這是2014年初春的一天,金國容女士穿著單薄的白色喪衣,早早地到了場。逝者是一位19歲的女孩,因急病猝然離世,難以接受的家人為她操辦了一場隆重的葬禮。金國容與逝去的女孩素不相識。她直直地望著女孩,低聲啜泣,哀唱著“婷婷呀婷婷,娘的好娃娃,黃泉路好冷,奈何你獨自過,娘心痛……”,繼而大聲哀嚎。哭到最后,她身體癱軟,幾乎跪倒在地,突然凄厲地喊了一聲“婷婷!婷婷你怎么就走了……”在她的哀唱聲中,聞者無不落淚。
金國容是一名職業哭喪人,入行已17年。1997年,22歲的金國容新婚不久,公公就離世了。她和丈夫張建請“吹吹兒”來操辦喪事。“吹吹兒”是土樂隊,主持人竟然一邊搓腳皮,一邊讀祭文,張建差點跟他們打起來。一個樂隊成員告訴他們,一場演出純利潤近500塊,經濟拮據的小兩口動心了。于們他們組建了一支小樂隊。金國容從此入行。第一次哭喪,金國容緊張得不行,她說,那時候根本哭不出來。但想到創業艱難,自己其實怕死人、怕黑,還要演這個,終于哭得稀里嘩啦的。此后,她和丈夫的生意逐漸走上正軌。
除了哭靈,哭喪人還得會唱歌跳舞逗樂子。儀式一結束,親友們吃飯打牌,無所事事,想看點“鬧熱”。哭喪人哭完靈,就得馬上把喪服脫了,打個紅臉蛋,換上大紅大綠的演出服,說相聲,演小品,講葷段子。喪事辦得越熱鬧,主人家越覺得有面子。
“寡婦和老光棍”、“姐夫和小姨子”之類的小品會把氣氛推向高潮。但金國容不齒這些做法,她的樂隊里,更喜歡《小白菜》、《喜兒買頭繩》這些悲情而嚴肅的曲目。近年來,競爭越發激烈,當初羞澀的金國容現在不僅能熟練地哭靈,還會演小品、說相聲,甚至找師傅學會了川劇變臉。
金國容有一把好嗓子,靈前煙熏火燎加用嗓過度,使得聲音略有些沙啞。金國容最愛唱的是《感恩的心》,她邊說邊翻出了手機圖片,給記者看她攢的跟“感恩”有關的段子:“感恩父母,養育我身;感恩愛人,陪伴我心……”朋友圈里,她分享最多的文章也跟“感動、親情,珍惜”主題相關。金國容說,看過太多生死,對她影響太大了,一切來之不易,隨時可能失去,必須珍惜,享受當下。
金國容給4000余人哭過喪,但金國容至今沒學會最重要的一點—把自己的情緒脫離出來。葬禮很快結束,悲傷卻時常伴隨著她,“最近兩起,一個才30歲,另一個根本沒幾個人來葬禮,人生無常,人這一生是為了什么?”今年3月她在QQ空間寫道。2013年夏天,她極度抑郁,沖動之下剃了光頭。哭喪人常常遭人誤解,很少主動提起自己的職業。“吃酒席的時候,別人打個招呼就走了,不想挨著我們坐,怕晦氣。別個看不起算了,我們要自尊。”外出表演時,他們會互稱“老師”,司儀也說,“下面有請某某老師表演。”
管著一支樂隊,生意遍布西南的金國容已經坐到行業頂端。用著最新款的蘋果手機,抽中華煙,她看上去更像個文工團干部。金國容最慶幸的是,家人都支持她。女兒跟她去現場,見媽媽哭,也難受得跟著哭。丈夫是同行,把她寵得不行。
摘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