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房管局的朋友說,每天到房管局要求在房產證上“加名”的人是一撥接一撥,往往兩夫妻往柜臺前一站,互相還都沒好臉色。有時甚至兩親家也跟著一塊兒來,相互語言攻擊,最后走出大門時,幾乎都是彼此仇視了。難怪有人戲謔說:“加名熱”是“為婚姻提前料理后事”。
我家鄰居小敏就上演了一出“加名戲”。為了在房產證上署個名,她與老公以及雙方家長幾乎爭得魚死網破。婆家態度堅決,說這婚房是二老積攢了一輩子辛苦錢買給兒子的,兒媳有現成的住著已經享福了,至于署名,休想!而娘家人認為辛苦養育大的女兒,給婆家傳宗接代,房產證上卻連個名字都沒有,萬一來場婚變,他們家閨女豈不人財兩空?最后,這場“加名申請”宣告失敗,小敏便跑回去住在娘家,還拒絕生子。
其實,世上最不分彼此的兩個人,應該就是夫妻。母女、父子、兄弟、姐妹都不可能一輩子在一個鍋里就餐、在一個鋪上就寢。婚姻的意義就該是“我們的”,而非“你的”、“我的”。房產證上加個名,反而像在分割財產,彼此算計著這個房產可能面臨將來的分割。為這樣一個未知的“可能”而鬧得雞犬不寧,值嗎?
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嫁人與用人其實一樣,也該“疑人不嫁,嫁人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