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嘉耕:著名書法家。現任職于解放軍總后勤部政治部,兼任北京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大校軍銜。書法作為國家禮品贈送多國國家元首。
沒有什么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正義的號角。
沒有什么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內心的愛。
沒有什么可以輕易把人打動,除了執著的追求……
在長沙星沙街道辦事處的美術館里見到丁嘉耕,他正執筆沾墨,稍做停頓,左手扶著宣紙,筆鋒時轉時頓。有一種情懷,正從他的筆尖悄悄襲來。不多時,一幅“寧靜致遠”躍然紙上。
與此前見到的書法家不同,丁嘉耕身著軍裝,周身自然而然散發出一股正氣。陽光打在他的臉上,溫暖留在每個人心里。
萬般豪情繞筆柔
交談中,丁嘉耕毫不掩飾作為一名軍旅書法家的自豪。
“軍旅書法家有個優勢,有機會走遍全國的名山大川,接觸著名的書法碑刻。北京是文化中心,全國的書法大家、名家,大多數都在這里。看的多,自然學得多。有人說我的書法既有江南的似水柔情,也有北方的豪爽大氣。應該和我走的路比較多有關。”
他的威嚴中又不失溫和,以至于讓“為人民服務”這般聽起來高上大的呼聲也變得觸手可及。
在他看來,名利真如浮云般飄過,這是他不需要的東西。“軍人走進軍營,就是為祖國獻身,為人民獻身,最重要的是為社會、國家、人民做點事情。”
盡管不求聞達,丁嘉耕的書法仍被人熟知。一是因為他的8幅書法作品,曾作為國家文化代表搭載神舟飛船升空,見證著科技事業的繁榮。二是因為他的作品曾經在北京西三環的交通要道和32個地鐵大廳做過展覽。
他欣賞東晉的“二王”,“最開始有種誤解,覺得寫的人多容易俗,后面覺得這是中國書法的精品,值得永遠學習。”
他喜歡杜甫的《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被他當作最高境界,終身追求的目標。
有追求,方凈心。丁嘉耕認為每一幅作品都代表了藝術家的水平和形象,樹立精品意識,是書法家應有的態度,要對自己的作品負責。
從零開始學書法
除了作品,丁嘉耕在理論研究上頗有心得,關于“書法究竟是什么,書法要怎么學”的思考,讓他總結了如何“從零開始學書法”。
“我經常給書法愛好者講課。書法入門其實很容易,但是要走進去很難。書法不可能無師自通,要讓一個好的老師領進門之后自學。選好字帖很重要,有兩條經驗缺一不可。第一就是這部字帖要是從古至今有定論的被認為是優秀的經典。第二是你自己要喜歡,才能堅持下去。”
出生在書香世家的丁嘉耕,從4歲就開始寫字,“外公對我的要求是每一筆都要一絲不茍。母親讓我做個文化人,一方面練字,一方面學文化。當時吃雞蛋是很奢侈的事情,但是母親說寫好一千個字就給我一個雞蛋,所以當年我為了雞蛋拼命練字,最多的時候是一個星期就寫完一千字。”
如今,丁嘉耕的創作主要靠晚上和周末的時間。“你要投身于這個事業,專注于書法,只有靠業余時間。我主要靠計劃來完成,比如說我的書法每5年有一個大計劃,每年有個年計劃。我當兵38年來,一直是按計劃進行的。一個人做什么事情,如果不按照計劃盲目進行,到頭來會收不到成效。”
這么些年來,丁嘉耕最滿意的是搭載神舟飛船的8幅作品。“神舟七號上的作品我寫了15個晚上,寫了好幾十幅,這是可以載入中國文化史、書法史和航天史的。下次到長沙辦展的時候要把這些手卷帶給長沙的朋友鑒定。”
明年,丁嘉耕的全國個展將來到長沙,“將來的書法道路很漫長,對于書法創作始終保持孜孜不倦地追求,這是終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