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條—新聞術語。頭條新聞,是新聞焦點所在。2013年,因為歌星汪峰,頭條變成了一個網絡熱詞:2013年9月13日,汪峰發微博宣布離婚;這如無意外本該上頭條的,但當天歌壇天后王菲宣布和李亞鵬離婚,瞬間所有人的關注點一下子發生了轉移,使其無法登錄頭條;更悲催的是,隨后汪峰公開和章子怡的戀情、發布新歌等爆炸性新聞均被更多的熱點所淹沒,因此微博圈里“幫汪峰上頭條”成為網絡熱點。
2013年中國酒業,一直都是“反腐新政”政績最好的背景襯托,葡萄酒尤其是高端葡萄酒未能幸免。事實上,作為一種消費品,酒產品本身以及其所處的行業相對比較平淡,只是這年頭包子都能上頭條,咋就不能輪到葡萄酒啊?
《酒世界》點評:老大和老二打架,受傷的不一定是老三,也有可能是隔壁的老王。
頭條:中歐大戰,葡萄酒躺著中槍
2013年6月5日,傳了近一年多、業內早已沸沸揚揚的葡萄酒反傾銷事件正式有了結果。當日,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表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的相關規定,商務部決定,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
盡管商務部不愿意承認,但毫無疑問,對歐盟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就是一場貿易爭端,此前歐盟剛剛宣布對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葡萄酒只是一個談判砝碼而已。
《酒世界》點評:跨界這事吧,跨好了就是“劉翔”,跨不好就是“騎墻”。
頭條:跨界上位,娃哈哈抄底酒業
都說行業艱難,但偏有人知難而上。2013年11月初,飲料界“首富”宗慶后宣布150億進軍白酒業,并很快按照娃哈哈的節奏推出了首款醬香酒——領醬國酒。就在一年前,娃哈哈宣布了進軍進口葡萄酒業的消息,但在2013年,其代理的西班牙葡萄酒并沒有在中國市場掀起太大波瀾,不知道其白酒命運幾何?
《酒世界》點評: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
頭條:借機做大酒類電商虛火上升行業低迷使得“電商”這個以前酒行業壓根沒放在眼里的渠道一夜之間成了“香餑餑”。2013年,你要是不談電商,不談點O2O,不談互聯網思維,似乎你都不好意思出來和人打招呼——本來不怎么招行業待見的酒仙網一夜之間成了眾多廠商、代理商討好的對象。年底,銀基重金投入中酒網并主打O2O概念,宣告加入酒業電商戰場。
然而事實上,電商并非酒行業的“救市主”:酒類電商今天的熱鬧景象實際上是行業調整期的虛火,指望電商“救市”并不是一個理性選擇: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酒行業目前的問題并非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解決起來也并非一個新渠道的出現就可以擺脫困境那么簡單。
《酒世界》點評:我們的技術人才已經率先“走向世界”,中國葡萄酒,你就不要再等中國足球了……
頭條:中國驕傲—李德美榮膺
全球十大釀酒顧問
葡萄酒業權威媒體《The Drinks Business》公布的2013年“世界10大最具影響力釀酒顧問”,中國知名葡萄酒專家李德美先生榜上有名,位居第九。李德美目前的身份是北京農學院老師,同時他以釀酒顧問的身份活躍在中國的一些獨立酒莊之間,除了較早的中法莊園,李德美目前是賀蘭晴雪酒莊(He lan Qing Xue Winery)和類人首酒莊(Lei Ren Shou)的釀酒顧問,在新疆產區也有三個酒莊項目,其中天塞酒莊是其投入心血最大的項目之一。
在這份榜單中,因為簽約中糧酒業而被中國消費者所熟悉的、全球著名的飛行釀酒師米歇爾·羅蘭位列第二。
《酒世界》點評:不作死就不會死。
頭條:你死我活,葡萄酒培訓市場
競爭空前
雖然整個葡萄酒行業在銷售層面呈現低迷,但葡萄酒培訓市場的競爭卻日趨慘烈。緊隨澳大利亞的A+培訓計劃,新西蘭葡萄酒專業認證培訓計劃在2013年初登陸中國,4月加州葡萄酒協會鑒賞與培訓課程在華啟動,6月ISG與廣東省品酒師、侍酒師管理專業委員會簽署合作協議,而WSET也推出了中文版三級課程,最令人驚訝的是,臨近年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也宣布開始WSET課程。
除了這些明爭,暗斗也同樣不斷。培訓市場的龍頭逸香教育創始人文含“約架”知名葡萄酒講師林殿理就是這個市場目前殘酷競爭的一個縮影。
《酒世界》點評:天空飄來五個字:這都不是事。
頭條:西部崛起 寧夏酒莊列級管理引爭議
2013年國產葡萄酒大企業的整體低迷無需贅言,與之相對應的是獨立精品酒莊的崛起,尤其是以寧夏為首的賀蘭山東麓酒莊群,更是成了國際葡萄酒關注的熱點。
2013年9月底,寧夏出臺相關制度,對賀蘭山東麓的葡萄酒莊實行列級管理,業內一片嘩然。其實早在4月份,寧夏就放出了這個風聲,行業內支撐者有之,但大部分依然是討伐之聲。有媒體指出,以目前中國葡萄酒產業的發展水平和情況來看,真正實施列級酒莊制度至少還需要100年!
寧夏是不是太心急了?其實未必。如果說由于我們的葡萄酒行業起步太晚,客觀因素制約了分級制度(全國范圍內)的實施,在區域范圍內實施列級酒莊管理倒有可能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酒世界》點評:呼喚業界良心,別讓酒商心寒。
頭條:魚龍混雜 葡萄酒大賽亂花迷眼
2013年,以葡萄酒為主的展會略顯低迷,連一直持續增長的TOPWINE展會也不得不縮減展廳面積,只舉辦了一屆的Vin China更是在2013年宣布延期,最令人驚訝的還有VINEXPO北京展會宣布取消
展會雖然低迷,但以葡萄酒為名義的比賽卻是越來越多:影響力較大的葡萄酒比賽已經接近2位數。比賽多本來是好事,但很多賽事的質量卻令人不敢恭維,更有一些比賽壓根就是奔著賺錢的目的去的——組織賽事可以賺錢,但更重要的是自身要提供平臺、提供服務、提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