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創新職業教育模式,大力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三對接”。天津市教委以專業建設為重點,以教育部發布的18大類410個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為抓手,全面推進專業教學標準的落實與優化,不斷提升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水平。
一是從教學一線出發,全面落實專業教學標準。參照專業教學標準,全面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全面落實專業教學標準,優化、完善現行人才培養方案。各院校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組織的作用,對照專業教學標準,校企共同重新修訂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對于教育部尚未頒布的標準,也通過對照檢查,融合各院校的優勢與特色,對現有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梳理與提升,完成了市級專業教學標準的制定工作。
基于專業教學標準,開展核心課程教學標準建設。將“雙證書”教育融入教學全過程,重點建設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標準,實現教學過程根本性轉變。強調以項目為載體、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對接職業標準,整合教學內容,融入崗位技能,重構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評價方式,合理配置課程教學資源,編寫、出版了一批優質專業教材。
依據專業教學標準,開展專業教學檢查工作。2013年初,對近兩年來開設的新專業和部分招生人數過多的專業,開展了教學檢查工作。教學檢查工作從專業教學的實際出發,依據專業教學標準,重點檢查師資配備、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與下達、課堂教學實施等情況,全面地梳理與評價專業教學情況。
二是以項目建設為載體,提升優化專業教學標準。2013年,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進入驗收階段。以驗收為契機,在驗收過程中堅持“基于標準、高于標準”,將全市41個建設項目與專業教學標準比對。通過項目建設,各專業的師資隊伍結構和水平、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水平明顯提升,超過專業教學標準。
“十二五”期間市財政將投入6億元,重點支持高等職業院校開展提升辦學水平建設項目,包括建設18所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和3所優質特色專業建設校。我們將項目建設視為完善和優化專業教學標準的過程,各院校均要在達到已經規定的標準后進行提升與完善,形成具有天津特點的專業教學標準。
三是推進職業教育國際化進程,做好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的開發工作。2012年6月,啟動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開發工作,將其作為推進天津市職業教育國際化進程的重要契機。市各院校依托各自優勢特色專業,以專業教學標準為基礎,以國外先進國家同類院校相同或相近專業的人才培養標準為參考,以發達國家頒布的行業或職業崗位能力標準為依據,與一家或多家行業內領軍國際化企業合作,按照規定的建設路徑與體例,編制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在開發過程中,面對國際職業教育的飛速發展,各院校積極走出去,請進來,最大限量地融入國際社會先進的教育理念、施教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務標準,為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基礎。2013年順利完成了50個國際化專業教學標準的開發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