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就業難問題日益突出。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促進大學生就業,成為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重要課題。美國高等教育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條比較成熟的職業生涯教育實踐經驗,在指導高校大學生就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美國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體系特色
1994年,美國聯邦政府教育部和勞動部共同發起“從學校到就業”項目,重點圍繞大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技能和職業生涯規劃等,設置相關職業教育課程,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項目的實施,意味著美國高校職業生涯教育形成了從職業意識、職業發展、生涯規劃到職業選擇的完整體系。
政府高度重視 美國政府非常重視大學生就業工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制定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相關政策;二是及時準確地提供信息指導和幫助。美國的就業指導開展比較早,就業方面的政策制度比較完善。
1946年,美國政府頒布了《就業法》,明確政府應負責協調和利用自己的一切計劃、職能和資源來幫助實現最大限度就業。20世紀70年代初期,時任美國聯邦教育總署署長馬蘭博士認為,應該將職業生涯教育融入傳統的學業課程中,引導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自我設計。1973年,美國政府頒布實施了《就業與培訓綜合法》,實施就業訓練計劃。在一系列勞動就業法律的基礎上,1974年,美國聯邦政府頒布了第一個生涯教育法案——《生計教育法案》,將職業生涯教育的重點放在以學校為基礎的生計教育模式上,由學校設立專門的機構和人員對學生進行生計教育。該法案是學校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法律依據。之后,美國政府又相繼頒布《國家職業生涯發展指導方針》《學校工作機會法案》等法律政策,積極推進職業生涯教育改革,對美國高等教育產生了重大影響。1994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學校與就業機會法》,把讓畢業生具備必要的知識、技能以及必需的工作經驗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項主要工作。
在行政管理體制上,美國聯邦政府勞工部設有勞工統計局,主要負責收集不同時期美國就業市場的職業需求狀況、不同職業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等數據,重點預測經濟發展對未來就業需求的影響以及就業環境的變化,作為政府決策和大學生擇業的參考依據。
行業協會組織作用顯著 美國行業協會組織在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和大學生就業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早在1913年,美國就成立了“全國職業指導協會”(簡稱NVGA)。1984年,NVGA改名為“全國生涯發展協會”,是一個專業學術組織,通過開展學術研究、設立職業指導標準等形式,引導著職業指導運動逐步向科學化、正規化方向發展。
全美大學與雇主協會(簡稱NACE)成立于1956年,擁有近2000家高校的5200多名大學職業生涯服務專家和3000多名就業服務專家,每年為100多萬名大學生提供就業服務。NACE旨在預測就業市場走勢,為雇主和大學提供專業基準,幫助雇主制訂招聘計劃,幫助大學生選擇滿意的工作。NACE每年出版一些定期刊物,對就業市場現狀、發展趨勢和擇業信息進行調查分析,為大學生就業和求職提供指導和幫助,成為高校、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橋梁和紐帶。
高校積極實踐 美國高校十分重視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工作,有一套完整的體系,貫穿于學生整個大學生涯,服務對象不僅包括所有在校大學生,也包括已經畢業的學生。美國高校大都設立職業生涯服務中心等專門的職業教育機構,配備專業輔導人員,所有輔導人員必須經過考試達標或者具有培訓資格證書才能上崗。輔導人員分工明確,有職業生涯探索顧問、就業輔導導師、就業主管、就業顧問、學生就業助理、職業項目經理等,并配備就業指導課程專職授課教師。職業生涯服務中心專門開設職業生涯指導課程,并通過講座、研討會等多種形式對大學生進行職業輔導,同時針對大學生不同的職業就業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
美國高校職業生涯規劃堅持全程化的服務理念,覆蓋各年級的大學生,幫助大學生熟悉職業生涯服務內容,探索職業興趣,開發工作技能。學生入校第一年就對他們進行職業生涯基礎教育,所有學生必須將個人信息在專門網站上注冊,有利于職業顧問提前對學生的性格、興趣、能力、價值觀等進行評估,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輔導服務;入學第二年,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引導學生自己進行評價,幫助學生選擇專業;第三年幫助學生了解求職的外部環境,參加社會實踐和一些招聘會,讓學生直接感受就業市場,幫助確定就業意向和進行職業潛能開發,最后形成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第四年輔導學生撰寫求職信和個人簡歷、傳授求職要領和面試技巧、如何簽約等專門技能,以及為畢業生提供進入工作前的準備。同時,針對大學生的多種需求,高校不但面向大學生就業和創業,還面向升學、臨時就業、志愿服務等,滿足了大學生的多元化需求。并且兼顧各個需求主體的利益,對少數群體的特殊情況和職業興趣,也提供專門的服務。
此外,美國高校大都設有強大的網絡咨詢輔導系統,學校校園網站能夠為大學生提供詳盡的就業信息服務。為了保證服務的品質,美國高校整合了學生、校友、教師和家長等各方面力量,為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提供幫助。
對我國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重要啟示
目前,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才剛剛起步,無論在重視程度,還是在就業理念、規劃內容、指導方法等方面都與美國存在較大差距。應借鑒美國職業生涯教育的先進理念、科學方法和成功經驗,深入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工作,從職業設計、人生規劃的高度去認識和把握就業行為,提高大學生成功就業的機會。
積極構建政府、社會和高校共同參與的大學生就業服務機制 大學生就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涉及千家萬戶的利益,關系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需要政府、社會、高校和用人單位的協調配合和共同努力。各級政府要加強宏觀管理和調控,進一步完善就業市場服務體系,做好大學生就業市場的分析預測與信息發布,對未來產業與就業發展趨勢作出及時預測,收集大學生就業信息,分析就業市場變動趨勢,建立全國大學生就業信息服務系統,實現全國各地、各高校、各用人單位的統一聯網,實現信息公開、資源共享,為大學生提供準確及時的就業信息服務。要從我國實際出發,鼓勵和引導社會中介機構為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提供服務與幫助。
健全完善高校職業生涯教育體系 高校應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建立健全專門的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及咨詢輔導機構,逐步建立由學校統籌協調、主管部門牽頭抓總、各職能部門協調、各院系積極參與的職業生涯教育工作機制,系統開展職業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工作。要注重培養一支職業化、專業化、高素質的職業生涯教育師資隊伍,積極開展職業生涯教育課程教學。把職業生涯教育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貫穿于大學生的學習生涯和人生規劃當中。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不同需求,將職業生涯教育課程納入教學計劃,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生涯教育課程,制定不同的職業生涯教育教學和實施方案。
積極開展個性化專業化職業生涯服務 學習美國高校職業生涯教育的先進經驗,在大學生中普遍開展個性化專業化職業生涯教育服務,讓大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特長、愛好、能力等職業特征,并根據大學生的不同興趣、不同要求、不同條件等進行分類指導,有針對性地做好職業咨詢和職業輔導。同時也要針對大學生中的弱勢群體,開展一對一的職業輔導和心理引導,鼓勵他們增強信心,提高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理性面對社會,積極參與就業競爭,適應社會的發展和職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