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助學金是國家用于資助在校學生學習,幫助在校學生解決生活困難的基金。1952年7月8日,政務院發出通知,決定在全國高、中等學校學生中實行人民助學金制。1977年12月17日,中國教育部、財政部印發《關于普通高等學校、中等專業學校和技工學校學生實行人民助學金制度的辦法》,規定:研究生、高等師范、體育和民族學院學生,以及中等師范、護士、助產、藝術、體育和采煤等專業學生一律享受人民助學金,享受比例按100%計算。其他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和技工學校的學生,其助學金的享受比例按75%計算。
1983年7月1日,教育部、財政部頒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科學生人民助學金暫行辦法》,對人民助學金的管理規定進行了細化。在一定時期內,人民助學金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教育的發展。1986年7月8日,國務院批準將普通高等學校人民助學金制度改為獎學金制度和學生貸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