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地質行業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本文主要介紹地質行業在國內外的發展現狀,并闡述了社會環境、技術環境、行業競爭等對地質行業的影響。詳細的分析了我國未來地質行業的發展趨勢,地質行業將會走向信息化、多元化及制度化。
【關鍵詞】地質行業;社會環境;發展趨勢
0 引言
在解放初期,地質行業從不走入我們的發展視野。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擴大,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地質行業逐漸變成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地質行業穩步發展,使得資源經濟和礦業經濟都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地質行業已發展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新興行業,并為社會帶來了具大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環境效益。與其他行業相比,地質行業有其明顯的獨特性。它不僅具有對資源分配、保障性和社會服務性,而且還有很高的科研工作性。但是隨著經濟發展的改革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地質工作也暴露出許多不適應的問題。例如,缺少熟悉地質行業的精英人才、創新能力不足、項目資金缺乏等。隨著我國的世界地位逐漸上升,各國交流不斷增加,地質行業將會成為未來幾十年的交交流重點,分析地質行業的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很有必要的。
1 地質行業的發展現狀
在國外,地質行業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大多國家采用的是行業管理模式,行業管理模式的主要作用是維護市場秩序,處理行業之間的利益關系。行業管理連接著政府和企業的關系,在國家調控的作用下,政府起控制作用,企業起服務作用。
行業管理模式有著自己的一套地質體系,主要包括公益性地質管理體系和商業性地質管理體系。公益性管理體制是一種非盈利的管理體制,十一國家需求主中心,為社會和人民提供服務。其工作人員、工作內容、工作資金都是由國家統一安排。商業管理模式是以企業為主,以國家政府輔的管理體制。個人企業或者合資企業負責地質勘察等工作,國家政府起監督作用。
在國內,我國的地質行業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主要包括解放初期的起步階段,對資源需求的蓬勃發展階段,經濟發展的體制改革階段。初期階段主要是完成地質考察和調研,對地質行業全面的了解和分析。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資源的大量需求,加快了地質行業的發展步伐,大力度的開展礦產的勘探和挖掘,以解決資源短缺的問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到來,地質行業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模式,適時的進行開展地質改革工作,促進地方經濟與國家經濟的發展,也有利于地質行業的自身發展。
2 地質行業的環境分析
隨著地質行業的發展,仍然存在這許多不足之處,主要有地質單位的體制不穩定,地質人才的稀缺等問題。許多促進發展的因素和問題產生的根源都是由目前地質行業所處環境所造成的。比如社會環境、技術環境、行業競爭環境和管理體制環境。
2.1 社會環境對地質行業的影響
隨著國家對礦產資源的重視程度逐漸增加和地質行業的穩步發展,大量的社會資金已經投資到礦產投資和礦產經濟中。這使得地質行業與社會經濟逐步的融合在一起。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國外資金也不斷涌入中國的地質行業。在國家政府的監督和良好的社會環境下,有大量的國內外資金,使得地質行業將會迎來突飛猛進的發展。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隨著地質行業的地位日益增高,在地質工作中不可預知的費用也會隨之增加,提高了其成本。
2.2 技術環境對地質行業的影響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地質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平臺。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位置勘測系統、高效的鉆巖技術等技術都為地質工作帶了極大的方便。科技水平的提升帶來了先進的應用技術,為地質行業創造了更多的機遇。同時也降低了地質工作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地質行業在社會經濟中的競爭力。
2.3 行業競爭對地質行業的影響
由于地質行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金和外資企業。地質行業面臨的競爭越來月激烈,競爭對手也逐漸增多。如果不能合理的分配資金的運轉,各方面的資金不能有效地融合,會導致市場秩序混亂,
2.4 管理體制對地質行業的影響
雖然地質行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我們仍要認識到我國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上仍相對落后。管理體制的的不科學,運行機制的不合理導致地質行業不能長期有效的發展。
3 地質行業的發展趨勢
地質行業的范圍不僅僅涉及煤炭、石油和礦產的勘探,也涉及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比如,青藏鐵路的修建需要建設沿途的很多的地質資料以及非常詳細地地形;西氣東輸的管道修建需要每個省份的地下情況和地形分布;黃河的治理需要大量地理結構知識,這些都和地質行業密不可分。在未來,地質行業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和不同形式的發展方式。
3.1 地質行業趨于信息化
地質行業信息化對于地質行業的發展以及地質專業人才的吸納等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話的建設通常不僅僅是通過互聯網對于服務或者是產品進行宣傳,更是能夠把自身的核心業務進行信息化處理,從而利用網絡來簡化業務流程以達到提高運轉效率的目的。除此之外,信息化的建設還能夠實現非業務的流程管理,或者是業務的流程管理以及協同工作。
3.2 地質行業趨于多元化
地質產業的多元化不僅指的是產業的多元化、投資的多元化,還有技術的多元化。
產業多元化對產業結構優化的推動和促進功能,技術多元化是地質行業的重要優勢之一,多元化技術和產業以適應多元化經營發展的需求。進一步加大地質行業技術的密度,努力實現技術優勢向品牌和效益優勢的轉化。
3.3 地質行業趨于制度化
從全國地質行業的發展情況看,合理的管理機制對于地質行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經營模式。管理機制已為企業管理和企業化經營模式的改革帶來了極大的轉變。
由于國家政策和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管理體系,制度化才能有利于地質行業更好的發展。
4 總結
在國家政策和經營環境不斷變化中,對地質行業進行合理地分析、規劃,對地質行業的穩定和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聯系實際的基礎上,切實的對地質行業的管理體制、經營模式等相關體制做出正確的分析,對未來地質行業的發展做出創新性預測,都會為地質行業帶來更好的機遇。
【參考文獻】
[1]張文駒.再論地質行業改革與發展的結合[J].中國地質經濟,1989,01
[2]袁志潔,宗子懿.地質行業及其門戶網站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網絡天地,2012,04.
[3]巫靜.新形勢下地質行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與實踐[J].經營管理者,2013,11.
[責任編輯:謝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