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某園區廠房基礎工程,對鋼筋和模板工程的施工工藝及操作要點進行了介紹,總結了螺栓、預留孔的固定方法,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質量控制技術措施,為今后同類園區廠房的基礎施工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廠房;基礎工程;質量控制
1 工程概述及施工方法
某廠房設備基礎輪廓尺寸40.3m×17.9m,基底標高-5.5m,施工內容包括降水施工、基坑開挖、鋼筋混凝土基礎、回填等工序。
1.1 鋼筋工程施工
1)鋼筋制作、安裝。施工按施工階段劃分,分期制作、安裝,基礎半部分,第一階段制作綁扎底標高-2.3以下部分,第二階段制作-2.3m 以上。2)南半部分底標高為-2.3m以下部分鋼筋綁扎在基礎四周外模支設完畢后進行。3)活套坑墻壁縱向鋼筋,在第一、三、四施工段施工時,插入下一施工段尚未開挖的土壤之中,插入深度大于500,各接頭之間位置相互錯開距離35d。4)直徑大于22鋼筋優先選用焊接接頭。5)墻壁側筋及底板下層鋼筋保護層,采用砂漿墊塊方法留置,基礎頂層鋼網,可以利用螺栓、預留孔的固定架橫梁作為托架(馬凳)。6)活套坑西側的底標高-7.00,在支設完底模之后,綁扎鋼筋,其上層鋼筋直徑20鋼筋馬凳支撐控制其排距。7)基礎層頂鋼筋綁扎,在其螺栓,預留孔固定完畢,預埋管線完成后進行,局部凹槽、凸臺鋼筋綁扎與模板支設配合施工。8)活套機墻壁鋼筋綁扎之前,將地下連續墻表面鑿毛,且鑿出預埋鐵件或墻壁鋼筋,焊接錨爪直徑12@600,伸入內襯墻壁 1/2d豎壁鋼筋綁扎利用錨爪焊鋼筋托架。
1.2 模板工程施工
1)基礎模板采用固定型鋼模板支設,不符合模板的部位用木板板條拼配。2)南半部基坑墻壁及北半部基坑墻壁外模在綁筋前支設完畢,內模板在綁筋后支設,內外模板用對拉片間距600~900固定屯對拉片相對應的位置,布設直徑48鋼管,每組2根用蝶緊固整體,以保證各模板之間的整體剛度。3)活套坑內襯墻壁模板,在各階段鋼筋綁扎完成后,分直徑12對螺栓與地下連續墻焊出的錨爪相焊接固定,對拉螺栓間距600。4)活套坑墻壁施工各階段的接槎部位用砌磚留置方法臺階,砌筑臺階之前,將鋼筋插入后一層土壤之中。5)南半部基礎底標高-2.35頂板支撐用直徑48×3.5鋼管腳手架,間距600兩根立桿并成一桿搭設,縱向間距500一根,水平桿三道。
1.3 螺栓、預留孔固定方法
1)螺栓、預留孔固定在基礎底板,側壁鋼筋綁扎完畢之后,采用焊接75×5的角鋼固定架方法進行固定。2)固定架底腳的固定采用在其下部施工混凝土或墊層施工期間預埋角鋼、鐵件,固定架拉桿與其焊接固定的方法。3)在確定固定架上枘梁布設高度的同時考慮起到頂層鋼筋的支托作用。4)懸臂吊基礎環形布設的螺栓,采用事先制作一個法蘭盤,確定中收及螺栓相對位置,打眼,然后再將螺栓插入孔眼中焊牢最后將整組螺栓用固定架固定。5)為確保螺栓、預留孔固定位置準確,在基礎四周布設中心線架,在基礎之外埋設控制坐標點。6)錨板套筒座用微調螺栓調整其平整度,然后用固定架固定。7)基礎頂面上的部分直徑20,24螺栓采用混凝土澆筑以后再打眼,用環氧砂漿或喜利得粘結。
1.4 混凝土施工
1)基礎混凝土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車運輸泵車澆筑,石子粒徑1cm~3cm,坍落度:(12±2)cm。2)南半部基礎標高為-2.3位置及北半部底標高-3.00,位置的施工縫采用鋼板止水帶,新澆混凝土之前嚴格按施工縫處理方法處理。施工縫外刷防水涂料,以提高防水效果。3)活套坑墻壁,“逆作法”施工縫處理:①上一施工段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5%之后,鑿除磚砌的臺階,清理干凈施工縫表面的全部粘物且鑿毛,同時鑿除松散混凝土。②下一施工段混凝土澆筑從模板支設出來的“牛腿”部位澆筑,高出上層混凝土槎水平線200mm以上,待混凝土強度達1.2MPa后,再鑿除“牛腿”。4)活套坑墻壁底板等部位混凝土澆筑施工自由拋落高度不小于2m時,采用串桶、留槽澆筑。5)各施工段接槎部位的磚砌臺階的高度不小于500mm,寬度大于1/2墻厚。且在同一平面上,保證其平整度。6)基礎混凝土在其澆筑完畢后,進行二次抹灰,表履塑料薄膜,澆水養護。
2 質量控制技術
2.1 土方工程
1)土方開挖前,地下水位必須降到基底以下0.5m~1m,并且持續到回填完畢后方可停泵封井;2)土方開挖后要設置排水措施,基底留設排水盲溝,用粒徑1m~3m的碎石鋪設;3)土方開挖必須接開口圖放置邊坡,土方隨挖隨運去人工配合要將基底(預留200mm厚)整平,并將邊坡修理好;4)土方開挖過程中或開挖完成后,若遇下雨天,宜用塑料布將邊坡覆蓋,防止雨水滲入邊坡引起塌方;5)回填土必須保證質量并分層夯實,達到設計要求的最小密實度,做好土壤干容量重實驗。
2.2 測量控制
1)必須專門設置測量標架和線架,且和其他搭設的腳手架分開;2)標架的線架要專人定時,定線路進行檢查,以確保測量準確性;3)測量前必須對所用儀器進行檢查、核對、確認符合要求后可使用;4)認真、真實地做好測量記錄,并且相關人員簽字蓋章,作為保證資料保存。
2.3 鋼筋工程
1)所有鋼筋必須有進出合格證及復檢報告,若沒有則禁止使用;2)鋼筋制作前必須除銹、除油污,進行表面清理;3)鋼筋制作安裝按圖紙及施工規范執行,鋼筋焊接接頭按規定取樣;4)混凝土澆筑前必須做好鋼筋隱蔽記錄,并以質量部門簽字認可;5)直徑大于22mm(含直徑22mm)的鋼筋連接采用閃光對焊時必須保證其接頭質量,其接頭的外觀檢查,在同一班內,由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參數完成200個同類型頭作為一批,每批抽查10%的接頭,并不得小于10個,接頭處的鋼筋軸線偏移,不得大于鋼筋直徑的0.1倍,同時不得大于2mm;6)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嚴格按設計及規定標準施工,其控制使用水泥砂漿墊塊,砂漿墊塊的平面尺寸為:當保護層不大于20mm時,為30mm×30 mm,大于20mm時,為50mm×50mm。當垂直方向使用墊塊時,可在墊塊中埋入20號鐵絲。
2.4 模板工程
1)模板進場前必須矯正,補孔修理好;2)模板支設前應涂刷隔離劑,并注意不要污染鋼筋;3)模板支撐系統嚴格按方案實施,混凝土澆筑期間安排專人對模板穩定屬性進行監護,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2.5 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等級嚴格按設計要求澆筑,對于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如防水、防凍等)必須保證其外填加劑配比和質量;2)在澆筑混凝土后的一段時間內,必須進行妥善養護(覆蓋草袋或塑料布)防止混凝土表面溫度降低太快,從而防止因混凝土水化熱造成結構各部分產生的溫度差所產生的溫度裂縫;3)振動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為了防止先將表面混凝土振實而與下面混凝土發生的分層,離析現象;慢拔是為了使混凝土能填滿振動棒抽出時所造成的空洞。
3 結語
根據本文所述方法控制和施工,所有分部分項工程評定均達到合格標準,說明此控制技術切實可行。
【參考文獻】
[1]高書艷.淺談建筑基礎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J].科技資訊,2011(05).
[責任編輯: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