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22歲的“輪椅姑娘”盧凡,出生在湖北農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在她幼年時,因持續高燒不退又遭醫生誤診,導致她腰部以下失去知覺,永遠站不起來了。生性倔強的盧凡,不愿父母背她去學校上學,在家里自學了從小學到初中的全部課程。5年前,終日與輪椅為伴的盧凡迎來了命運的轉機,在大冶市殘聯的關心下,她得以參加輪椅競速訓練。經過頑強拼搏,盧凡不但在全國和亞洲殘疾人運動會輪椅競速比賽場上屢奪金牌、銀牌,而且成為大冶市、黃石市“十大杰出青年”……
幼年因誤診雙腿變殘,羞于見人在家自學文化
1991年12月23日,盧凡出生在湖北省大冶市保安鎮磨山村盧家嘴灣的一戶普通農民家。她降臨人世不久,就常常發低燒,愛哭鬧。父親盧友明和母親陳玉蓉便把她抱到私人診所治療,前前后后不知打了多少針,就是不見好轉,而且越燒越厲害。父母感到情況不妙,把盧凡抱到黃石市鐵山區兒童醫院,住院治療了59天,依然不見起色。醫生說,孩子患的是小兒麻痹癥,極難治愈。
盧友明夫婦不甘心就此放棄對女兒的治療,又把盧凡送到湖北省鄂州市醫院求治。經過醫生的一番精心診治,盧凡的高燒終于退了下來,可她的腰部以下身體已被燒得全沒了知覺。醫生說,孩子患的不是小兒麻痹癥,而是巴林綜合癥,主要是由于初診醫生誤診,造成了病情延誤,以至她將一生與輪椅相伴,永遠都站不起來了。愛女心切的盧友明夫婦,流干了眼淚,哭啞了嗓子,感到既無奈又無助。
1997年,盧凡6歲了,父母準備讓她上學,她卻一口回絕。父母試圖“強行”把她送到學校去,她就在爸爸的背上亂喊亂叫,又抓又撓。父母沒了轍,含著淚忍著心痛,不再強迫女兒上學。
倔強的盧凡人雖小,卻非常心疼父母。她不愿讓父母天天背著自己去上學,增加他們的負擔。另一方面,她認為讓父母背到學校,太丟丑,太沒面子了。
女兒不愿去學校上學,以前曾當過農村小學教師的盧友明,就在家里先教盧凡學拼音。他打算待女兒學會拼音后,再教她識字。誰知道,小盧凡居然不到兩天,就會寫父母和自己的名字了。
此后的七八年間,自尊心極強的盧凡在父親的輔導下刻苦自學,在輪椅上學完了從小學到初中的全部課程。
17歲開始輪椅競速運動生涯,吃得苦中苦在隊友中脫穎而出
盧凡15歲時,到黃石市的一所電腦培訓班學了8個月的電腦。她學會了用五筆字型打字,也學會了一般的電腦技術。
2009年4月,大冶市成德船舶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老板劉早香與妻子陳國蓮,到老同學盧友明家做客時,見盧凡已出落成一個大姑娘。坐在輪椅上的盧凡在與他們打招呼聊天時,扳著輪椅進進出出,顯得十分靈活和坦然。
陳國蓮是個非常有心的人。她通過對盧凡的細心觀察,感覺輪椅上的盧凡有一股不服輸的氣質。于是,她對盧友明夫婦說:“既然目前沒有適合盧凡所做的工作,倒不如鼓勵她向殘疾人體育運動方面發展。如果盧凡肯努力拼搏的話,興許還能干出一番事業來呢?!?/p>
不久,熱心腸的陳國蓮向她熟悉的大冶市殘聯主席肖佳平,介紹了盧凡的情況。肖佳平極為重視,于2009年5月親自到盧凡家,邀請她到黃石市輪椅競速訓練基地從事輪椅競速運動。
2009年5月30日,肖佳平帶著盧凡來到黃石市輪椅競速訓練基地。當時,教練看盧凡長得細皮嫩肉,認為她是個不能吃苦的女孩。肖佳平立刻說:“這個女孩,你們一定要收下。我見過不少殘疾人,決不會看走眼的。過一段時間后,她一定會練出優異的成績?!痹谛ぜ哑降恼\摯推薦下,教練終于收下了盧凡。
第二天,盧凡在運動場上看到男女隊友們坐在輪椅上,拼命劃動著雙手,圍著運動場轉圈進行訓練。她既感到好奇,又感到新鮮,同時也有一點點的害怕。因為,她以前在家只是悠然自得地劃動著輪椅,從沒像現在這樣坐在輪椅上飛奔。
第三天,盧凡看到幾位隊友走了,又新來了幾位隊友。有個女隊友臨走時,在她的耳邊說了這么一句話:“你一定要堅持練下去。不然,你回家又能干什么呢?”正在畏葸不前的盧凡聽了這句話,暗暗下定了決心。
從此,盧凡和其他4名隊友一起,開始了一個月的試訓。
剛開始,盧凡很不適應高強度的訓練,但她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一個月后,她在測試中以優異的成績脫穎而出,得以入選省隊,正式開始訓練。
在省隊,盧凡每天坐在輪椅上,彎著腰,匍匐著上身,要訓練5個小時以上。訓練中,她的雙手常常因扳動車輪快速前進、后退、左右轉動而磨破流血,經常是好了舊傷,又添新傷。當時正值盛夏,烈日當空,氣溫很高,車輪的鋼圈被烤得很燙,她的雙手手指每天都被鋼圈打出血,可她依然沒有停下。在高強度訓練中,她的雙臂窩和兩邊肋骨的皮肉磨破了,她就纏上好幾層膠布繼續練。幾個月后,盧凡的手指上長出了厚厚的一層硬繭。
2009年7月的一天,肖佳平給盧凡打電話,讓她去參加在黃石市體育館舉行的黃石市殘疾人運動會。因女子45公斤級舉重項目中差一個人,肖佳平就把盧凡給推薦上去了。盧凡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趕去參加了比賽。沒想到,盧凡獲得了女子45公斤級舉重的金牌。
在全國和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上屢次斬金奪銀,如今她滿懷信心盼望進軍世界殘奧會
2009年11月,進行輪椅競速訓練不到半年時間的盧凡,參加了在杭州舉行的全國殘疾人(20周歲以下)田徑錦標賽。在這次比賽中,盧凡一舉奪得了女子輪椅競速的兩塊金牌,并打破了賽會紀錄。這兩塊金牌給了盧凡繼續練下去的信心和勇氣,她覺得只要自己付出了,就一定會有回報。
這次比賽結束后,盧凡被調入輪椅競速國家隊,備戰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和世界錦標賽,她是參加此次冬訓的唯一一名新隊員。
在集訓隊里,盧凡的資歷最淺、年齡最小,她看到了自己與奧運選手之間的明顯差距。因此,她在訓練中更加刻苦。在一次爬坡訓練中,當她下坡時,被同組的一名男隊友不小心從后面撞上了。頓時,盧凡的輪椅兩個輪子被撞飛了,人也摔在地上受了傷。然而,盧凡僅僅休息了一個月,傷還沒痊愈,她又出現在訓練場上。
2010年9月,盧凡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殘疾人田徑錦標賽。她是湖北省唯一一位參加國家隊集訓的T53級輪椅競速運動員。在比賽中,她和3名隊友團結協作,勇奪女子輪椅競速4×100米接力項目金牌。接著,她又參加了女子輪椅競速4×400米接力項目,奮力打破了保持近10年的世界紀錄,再奪一枚金牌。
2010年11月28日,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中國代表團在北京成立。在中國輪椅競速組女運動員名單中,盧凡成功入選。
2010年12月18日,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盧凡在第十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上,奪得女子400米T53級輪椅競速銅牌。
賽場上一秒鐘,賽場下百日功。盧凡的獎牌,凝聚著她平時艱苦訓練的心血和汗水。
在輪椅競速訓練中,是不分春夏秋冬的。夏天訓練,運動員只穿一件襯衣,常常是練完后,襯衣像從水里撈出來一樣,人也像剛從水里鉆出來。而到了冬天,運動員仍只能穿一件襯衣,因為穿多了衣服,就坐不進輪椅。輪椅跑起來的時候,運動員基本上不覺得冷。但只要停下來,就凍得渾身打哆嗦。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只能一直不停地訓練。
2011年10月,在杭州舉行的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盧凡一舉奪得女子100米T53級輪椅競速銀牌、女子4×100米T52-T54級輪椅競速銀牌和女子4×400米T52-T54級輪椅競速金牌,并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
由于盧凡在體育運動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她先后獲得大冶市“十大杰出青年”、黃石市“勞動模范”和“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稱號,并被選為“大冶市人大代表”。
2011年8月,在大冶市殘聯和保安鎮黨委、政府的關心下,盧凡被安排在鎮礦業公司工作,月工資1500元。她終于有了自己的工作,能養活自己了。
談到自己今后的打算,盧凡滿懷信心地說,爭取參加2016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辦的世界殘奧會,用新的成績回報社會,回報所有關心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