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紀上半葉,美國公眾對神童的追捧達到空前高度。大約在1926年,美國的“神童熱”達到頂點,美國作家、講師維妮弗蕾德·薩克維爾·斯通納,還創建了一個名為“天才培養聯盟”的機構,她自己的女兒小維妮弗蕾德·薩克維爾·斯通納位列之中。那么,這些神童都擁有成功的人生嗎?最近,《史密森學會雜志》選擇了其中4名具有代表性的神童,對他們成年后的人生做了追蹤報道。
11歲上哈佛大學的天才男孩西迪斯
威廉·詹姆斯·西迪斯可能是20世紀初最著名的神童。西迪斯1898年出生于美國紐約市,他的父母是俄羅斯移民,父親是心理學家,母親是醫學博士。西迪斯很早就展示出了驚人的語言和數學天賦,在他還是個嬰兒的時候,就能從1數到100;他18個月大時,就能閱讀《紐約時報》;他在3歲時,自學了拉丁語。
西迪斯8歲上高中,11歲被哈佛大學錄取,這令他登上了報紙頭條。在哈佛大學數學俱樂部,西迪斯曾就他最喜歡的主題“第四維度”做過講座,盡管很少有人真正懂得他在講什么,但是他的這次講座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報道。
從哈佛大學畢業后,西迪斯的名氣達到頂點,甚至有記者像狗仔一樣追著他跑。他偶爾教課,還花部分時間在法學院學習。不過,他最感興趣的似乎是收集有軌電車的轉換器,并曾用筆名就此話題寫了一本書。后來,他還用其他筆名寫過幾本書,其中包括一本有關美國印第安人的歷史書。
1937年,《紐約客》雜志曾發表文章《他們現在在哪?》,追蹤當年一些神童的蹤跡,其中就包括西迪斯。根據文章描述,西迪斯住在波士頓破舊街區的一間小屋子里,表示“一看到數學公式就惡心”。后來,時年39歲的西迪斯起訴《紐約客》,指控該雜志侵犯自己的隱私。這個案件曾轟動一時,但他最終敗訴。
西迪斯1944年因腦溢血去世,終年46歲。他到底是一個從未實現年少時志向的可憐人,還是一個擺脫了神童的束縛、成功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的人?
超智商少女伊麗莎白·本森
由于智商測試達到了驚人的214分以上,是當時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分,伊麗莎白·本森在8歲時就成了名人。214分以上的成績,意味著本森在智商測試中打破了極限。在測試現場,她成功地回答了每一個問題,直到考她的人沒有問題可問。
本森1913年出生于美國得克薩斯州韋科市,由母親安妮·奧斯汀撫養長大。奧斯汀是一名記者,后來她寫了很多流行的推理小說,比如《橋上的謀殺》、《復仇鸚鵡》。隨著奧斯汀事業的發展,本森不得不隨著母親到處奔波。她們曾到過艾奧瓦州、加利福尼亞州、密蘇里州,以及得克薩斯州的其他幾個城市。本森12歲高中畢業時,已經上過十幾所學校了。
盡管本森看起來做什么都很出色,但她的興趣主要集中在文學上。她3歲時就自學了拼寫,然后很快她就能一周看完十幾本書。13歲時,本森成為紐約市巴納德學院大二學生,這一年她出版了自己的書《更為年輕的一代》。當時的《名利場》雜志主編弗蘭克·克羅寧謝爾德為這本書寫了前言,其中贊揚了本森出色的寫作技巧。
大學畢業后,本森自1930年起從公眾視野中消失。4年后她再度出現,一名記者發現她住在紐約的一間小公寓里,當時她已經結婚了,做著出納員的工作?!稌r代》雜志后來也對她進行了報道,讓她進一步贏得了公眾的好評。《時代》的報道不是贊揚她的天才,而是贊揚她最終變成了一個平凡的普通人。
20世紀70年代初,本森拿到了法律學位,教授房地產法律課程,并擔任勞工律師。本森1994年去世,終年80歲,曾經關注著她的一舉一動的媒體對她的去世沒有任何報道,她真正成為了普通人。
10歲成為全美聞名詩人的科瑞恩
娜塔莉亞·科瑞恩出生于1913年,10歲時就已經是全美聞名的詩人。她和她的詩作,被全美媒體爭相報道。
編劇、導演南納利·約翰遜年輕時曾是一名記者,對于科瑞恩的年少成名也十分關注??迫鸲骷业脑鹤永飻D滿了攝像師和攝影記者,約翰遜曾寫道,“人們問她無聊的問題,比如:她對愛情的看法,她長大后想做什么。”
然而,公眾對科瑞恩的追捧并未持續多長時間,很快就有人懷疑她對語言的使用過于純熟,懷疑她的天才是個騙局。有人猜測她的詩作出于他人之手,甚至有人懷疑科瑞恩的詩實際上是她的父親所寫。科瑞恩的父親是一位新聞人,不過后來他被證明在寫詩方面沒有什么天賦。最終人們的疑慮消退,科瑞恩到青少年時期結束時,已出版了至少6本詩集和兩本小說。
從20世紀30年代到1998年去世期間,科瑞恩基本沒有發表任何文學作品,而是相繼到幾所大學擔任了教師工作,最終她選擇了圣迭戈州立大學。在生命的后期,科瑞恩基本淡出了公眾視野,撰寫她傳記的作家凱西·皮特曼表示:“她似乎變成了一個非常安靜、跟以前非常不同的人,也許她只是厭倦了人們一直將她當作神童看待。”
12歲會說8國語言的小斯通納
小斯通納1902年出生于弗吉尼亞州諾??耸?,是“天才培養聯盟”維妮弗蕾德·薩克維爾·斯通納的女兒。
在9歲那年,小斯通納就通過了斯坦福大學的入學考試,到12歲那年,她已經會說8國語言。此外,她還會彈奏小提琴、鋼琴、吉他和六弦琴,難怪媒體會給她“奇跡女孩”的稱號。
隨著小斯通納被冠以神童的名號,她的母親也作為神童背后的教育者而出名,并出版了好幾本關于她如何撫養出神童女兒的書,還到處做講座宣傳她的教育理念。
到20世紀20年代后期,小斯通納卻因混亂的私生活而非藝術成就而出名。在還是名少女時,她嫁給了一個法國人。
后來,小斯通納受到這個法國人的欺騙,以為他去世了,于是她又改嫁,最終卻發現自己居然有兩個丈夫。她從法國人那里拿到了離婚協議書,但后來還是跟第二任丈夫離了婚,因為他“侮辱她煮的咖啡”。此后,小斯通納還有過幾次不愉快的婚姻。
小斯通納于1983年去世。她在一篇寫于1930年的文章中,描述年少時期的自己“被捧到天上,然后又狠狠地摔到地上”。在這篇文章的結尾,她寫道:“聽我一句話吧,親愛的母親們,讓你們的孩子遠離那些所謂的名聲,因為這名聲很容易就會變成恥辱。如果你有一個健康、快樂、滿足的孩子,你就應該感到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