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魯文博第6次站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法院被告席。以往那些諸如碩士學位、大學教師等光環,對如今的他來說,早已褪色剝落。在他的臉上,斯文、羞愧已然消逝……
曾經的人生輝煌
魯文博上世紀60年代出生在蘇北農村,父母都是農民。1980年,他憑自己的勤奮努力考上南京某知名大學英語專業。本科畢業后他留校任教,接著在職讀研。工作不久,他所在大學的校長識才愛才,把他從教學崗位調整到團總支從事管理工作。
23歲那年,魯文博成家了。妻子在銀行系統上班,工作穩定。戀愛、結婚、生子,幸福安逸的生活沖淡了魯文博感知現實的能力,也極大膨脹了他的虛榮心。
1991年第二個孩子的出生,是這個家庭變化的分水嶺。魯文博原本不打算生二胎,一來他已有兒子,二來當時計劃生育較嚴,超生必定會影響前途。但魯文博的妻子在岳父母的支持下十分想要女兒。拗不過妻子,魯文博在猶豫中迎來了一個女兒。因為超生,他被“雙開”(開除公職、開除黨籍)。
失去工作后再次遭受挫折
魯文博樂觀地認為,憑自己的好專業、高學歷,不愁找不到一份好工作。但他放不下身段,加上被單位開除的不光彩經歷,導致他在應聘工作時高不成低不就。時間一晃過去了大半年,他徹底淪為無業游民。
在焦慮煩躁中,一個老同學邀他一起搞托福英語培訓。他從事老本行得心應手,開業不久就收到很好的經濟效益。然而就在他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合伙人竟席卷了所有的資金不告而別,留下大筆債務,培訓班只好關門大吉。此后,他花了好幾年才還清債務。
債務危機和人情變故折騰得魯文博倍感世態炎涼,他只能靠打短工維持基本的生活。丈母娘對他的態度,從原先的暗中不滿轉為常常對他當面指責。生活重擔也磨去了妻子對他的最后耐心,夫妻關系大不如前。最終,滿懷沮喪的魯文博離家出走。
陷入屢次盜竊坐牢怪圈不能自拔
逃離南京的家,魯文博回宿遷老家“散心”并尋找機會。被朋友欺騙過的魯文博不再相信他人,也逐漸與親朋好友失去了聯系。為養活自己,他在工地上扎鋼筋、收料子、看大門,工作強度大待遇低,只能勉強維持溫飽。幾年苦力活透支了魯文博的健康,他除了惹上一身病,幾乎沒有積蓄。更不幸的是,他遭遇了一次車禍。年未老體已弱的魯文博,再也干不了繁重的體力活。再加上醫藥費用的支出,他有時甚至吃了上頓沒下頓。迫于生計,魯文博竟走上偷竊邪路。
魯文博第一次盜竊發生在2007年。那天,他將路邊一輛未上鎖的電動車順手推走,結果被行政拘留10天。此后,魯文博經常偷竊,陷入了盜竊坐牢、再盜竊再坐牢的黑色怪圈。
魯文博坐牢期間研究過法律,最終他選定只偷電動車,因為偷車難度小,也便于銷贓,而且即使被判刑也不會太久。幾年來,他多次偷竊電動車,刑期都在一年左右。
2013年7月22日,魯文博故態復萌,在宿遷市區將一輛未上鎖的電動車偷走變賣200元,用于買煙吃飯。第二天在同一地點,當魯文博再次故伎重演尋找買主時,偶遇“熟人”——曾多次逮住他的巡警。魯文博頓時神色慌張起來,扔下車子掉頭疾走,結果被當場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