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讀者磨志堅:
看了這么多年的《上海故事》,最觸動我心靈的是“本鄉本土”欄目里的故事。其實誰的家鄉沒有故事呢,于是我試著寫鄉土故事,可就是寫不出來。自信能寫好散文、雜文也偶爾有些文章在地方報刊上發表的我,怎么就寫不出一篇好故事呢?聽說故事首先要會編,然后才是寫,是這樣嗎?請編輯指點。
廣西讀者李永山:
《上海故事》是我茶余飯后的好伙伴,更是我練習寫作的好老師。近幾年來,我在市級刊物上發表了短故事、小小說作品十多篇,我衷心感謝《上海故事》對我的點化。朋友,你想學習寫作嗎,那請來看《上海故事》吧。
編輯部:
兩位廣西讀者都愛好寫作,一位因為寫不出故事而煩惱,另一位因為《上海故事》而收獲到了寫作的技巧。很多讀者和作者經常跟我們說,自己的故事想發表在《上海故事》上,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其實說難還真不難,寫好故事并不在于你編得好。很多朋友在寫作過程中,不能很好地將生活素材提煉加工成一個好故事,因為他忽略了一個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的問題。相反的,有時生活中真實感人的故事你原封不動寫進作品,讀者看來反而覺得胡編亂造的,這就是沒能很好地進行提煉加工。生動的故事情節,需要作者豐富的閱歷,對人生、對社會的深刻感悟。單純的編造情節是沒有生命的。《上海故事》對人情味濃的稿件是非常歡迎的,在故事中注重人情人性描寫的故事往往容易打動人。另外《上海故事》對文字功底還是有些要求的。有些朋友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在文字上不愿下太多功夫,其實這也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