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個喜羊羊,四年前被新聞聯(lián)播說成“老少咸宜”的動畫好模范,今年卻和《熊出沒》一起成了“粗俗暴力”的行業(yè)壞典型。這種尷尬,不能說是我們道德比喜羊羊進步得快,只能證明道德話語權太容易被個人好惡影響,左右搖擺。
雖然我個人并不喜歡喜羊羊,但我也不認為任何機構有權僅僅憑借道德判斷,就禁止或封殺一部作品。讓一個行業(yè)良性發(fā)展,而不能靠這個行業(yè)里的人良心發(fā)善。
很簡單,制度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而不是態(tài)度。多年來正是因為沒有國家相關部門設立影視和動畫分級制度,動畫才被認為只是小孩子的玩意,滑稽的是,連“成人動畫”這個詞,都含有不健康的意味。
沒有分級制的現(xiàn)狀,作用在觀眾身上就是——把小孩當大人,把大人當小孩。
孩子很容易會看到各種不適合的東西而早熟失真,而大人卻因為不應有的限制而變得幼稚愚蠢。所以,因為模糊的審查,喜羊羊和熊出沒那樣的成人趣味和對白,在孩子們中流傳。而同時,因為模糊的禁止,很多成年人卻把某些只有性暗示而內容卻糟糕至極的片子當寶貝收藏。
沒有分級制的現(xiàn)狀,作用在作者身上就是——把自己變殘廢,把觀眾當傻子。
本來創(chuàng)造和想象應該是自由無疆的,但卻因為模糊審查,甚至連思維的懶惰和不作為也有了好借口,我不止一次聽過年輕的動畫人說過,做什么啊?反正做了也通不過。我就想,未必你做的就有那么出格,更何況創(chuàng)作也不是以出格為唯一標準的,但模糊審查反而造成了這種犯規(guī)心理。
還有一種創(chuàng)作心理就是,反正這是給小孩子看的,或者說,做成給小孩子看哈哈一笑的玩意就行了,既安全又不必費腦筋,近年來國產動畫生產出那么多把觀眾當傻子的弱智產品,這也是其中重要原因。
也有人擔心,分級制會影響創(chuàng)作自由,我覺得就像沒有所謂完全的自由,創(chuàng)作的自由來自于作者的心,而不應受困于外部的力量。
有人說,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你是員工,上面讓你抄襲某國著名動畫你才有錢交房租活命糊口;你是老板,有關系能獲得所謂的扶持基金而只需要行賄不需要做出高質量的片子;你和幾個朋友弄了個小工作室,卻為了生存接活而趕量加工疲憊不堪。但對于動畫作者來說,卻又是個好時代,我們有取之不盡的題材和超現(xiàn)實情景,找到你最擅長的辦法變成畫、音樂、文字、電影及其他,不自由的世界是痛苦的垃圾場,也是精神自由的發(fā)酵地。
或許有一天,沒有了好大喜功的政策扶植,沒有了投機的動畫政績和動畫地產。慢慢有了分級制,有了市場規(guī)則,中國的動畫行業(yè)才不至于徘徊在天堂和地獄的假象,腳踏實地的開始,創(chuàng)作者遵從內心,產業(yè)規(guī)律循于市場,不販賣理想,不兜售惡意,一切回到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