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上午好!
昨天看了同學們的作文,說實在的,我覺得,好多同學是在故作深沉,無病呻吟,但大家都還蠻得意的,非常得意于自己的“呻吟”。其實,“文具盒里的紙條”,文具盒很小,但是紙條可以很大,文具盒是個限制條件,駱老師剛才說,限制讓我們顯身手。我們看同學們的作文,其實就是看同學們的表達、表述,你可以有一千種想法,但是你只有一種表述方式。今天我想跟同學們說三句話。
第一句話是我母親跟我講的。作為出生在農村的孩子,沒有人教我們寫作文。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老師是私塾出身,他教現代文的內容時吃盡了苦頭,他不知道怎么分段,也不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但是他教古文課的時候,腦門都發亮了,非常激動,仿佛等了好幾年才等到了一篇古文。他自己寫文章不行,就告訴我,你每天寫一篇吧。我回去就問我母親:寫什么呢?我母親識字不多,她就說,你看見什么寫什么。所以,我跟同學們講的第一句話是,看見什么寫什么。
模仿殘疾人是不對的,我們不能把殘疾人的缺陷拿來逗樂,拿來開玩笑,但是有一點我想告訴大家,不要以為走路有問題的人走路只有一種方式,不是的,我至少可以模仿20種殘疾人走路的方式,為什么?第一,我小時候生活水平不高,醫療條件不好,周圍有很多小兒麻痹癥患者,有很多殘疾人;第二,我觀察殘疾人,那么將來我寫到殘疾人的時候就很簡單,不用多想,我就能寫出他的個性,否則的話,我就不知道殘疾人是怎么走路的。所以,看見什么寫什么,這是第一句話。
第二句話是什么呢?看見什么,就要把什么看仔細了,再寫出來。就像駱老師說的,那個子彈要慢慢飛一會兒。李逵之所以不會成為打虎英雄,就是因為施耐庵不可能在《水滸傳》中塑造兩個打虎英雄,所以作者寫到李逵打虎的時候,李逵三下五除二地就把老虎打死了。但為了樹立一個打虎英雄,寫到武松的時候,他就寫得很仔細,寫得很慢,就在這慢慢的過程中,他把種種細節都寫了出來。
只要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生活還是很精彩的。如果你覺得很枯燥,沒有東西可以寫,那是因為你沒有看見,沒有把它看仔細了。剛才說,我的老師是私塾出身,我的母親識字不多,那么他們是怎么評價我的作文的?只有一個標準——寫得像,還是不像。寫得像,那就是好文章,寫得不像,那有什么意思呢?
第三句話是看見什么,什么感動了你,你就寫什么。你看到的東西很多,你看得仔細的東西也很多,但大家今天在這里比賽,都只能寫一篇作文,那么你就要想:我到底要寫什么?什么東西感動我?能感動自己的東西,一定是能感動老師的東西,如果你自己都沒有被感動,那就更不可能感動別人了。在賽場上,很短的時間之內,大家要做一個選擇:我看見了什么,把什么東西看仔細了,我就寫什么;什么感動了我,我就寫什么。
首先,看見什么寫什么,其實就一個詞,真實。同學們把昨天的作文回想一下,你有多少內容是真實的?真實的事情,真實的細節,包括真實的情感。我們看大家的文章,不需要看你的社會經驗,不需要看你的深沉,因為同學們再怎么深沉,也比不過我們。我們要看我們所不具有的、而你們在這個年齡所特有的那種純真,那種叛逆,包括囂張,包括瘋狂。要真實,這是一個標準。
第二,看見什么寫什么,就是一個詞,具體,因為寫文章還是要看你是怎么鋪展開來的。舉個例子,有同學在文章中寫道:“……眼睛越瞪越大,瞪得像銅鈴一樣。”同學們自己可以試一試,你的眼睛不可能越瞪越大,15秒鐘之后你就會流眼淚了,當然,你硬撐著,那是另外一回事。我們的眼睛其實是越瞪越小的,最后變成一條縫,不可能越瞪越大。所以,看見什么,要把什么看仔細了,再寫出來,也就是要具體。事情要具體,細節要具體,人物要具體,當然這也不是要求同學們寫流水賬,什么東西都展開來講,作文要求有詳有略,詳略得當,詳和略是辯證的。
第三,看見什么寫什么,那就是要生動。什么感動你,你寫什么,那就要寫得生動。寫作文其實是語言的藝術,最終打動別人的是你表述的方式。即便你有好的構思,也仍然要有好的表述方式。為什么有的人的文章能成為經典,為什么有的人的文章卻被風吹雨打去了,原因就在于表述的方式。同學們,無論你的作文怎么構思,怎么具體,怎么細致,怎么生動,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把它好好地表述出來。這種表述,我要完全引用駱老師說的話——要簡單,簡單地把它表述出來,在規律中簡單,在現實中顯身手,越簡單越好,簡簡單單地把一件事交代出來,簡簡單單地把你的情感說出來,簡簡單單地把一些東西表達出來,那真是幸福無比的事情,不怕簡單,就怕不簡單。
謝謝大家。
(根據祁智老師在本屆大賽頒獎儀式上的講話錄音整理,有刪節)
祁智:1983年畢業于揚州師范學院中文系。先后供職于學校、教科所、機關、新聞單位等,曾任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現在江蘇省出版總社任職。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南京市文聯簽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呼吸》《芝麻開門》,中短篇小說集《反面角色》,長篇童話《邁克行動》,中篇小說《天涼好個秋》《送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