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100分 時間:100分鐘)
一、基礎練兵場(26分)
1.閱讀下面語段,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低吟一縷清風,靜守安然;淺彈一闋弦音,追訴流年;陌上寒煙,闡shì青春個中深意。光陰流轉,歲月滲透憂傷,曾經的那人、那事、那段過往,千年輪回,隨著云煙蒼老。滿月風華,也許,只是一曲流觴,jì奠青春年華,或走,或停,或遙首……
縷 shì 滲 jì
2.下列選項中,加點成語的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有調查表明:由于現在中國社會住房、醫療、教育消費壓力過大,中產階層只好兢兢業業,不惜透支健康,以“健康”換“薪水”。
B.“神舟”十號飛船再次把我國三位航天員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這是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又一空前絕后的成就。
C. 老師找我談話的時候,我聽見一群小鳥在老師辦公室窗外的老梧桐樹上幸災樂禍地沖著我叫。
D. 我們對別人成功的經驗固然需要學習,但不可生搬硬套。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 為了避免交通運輸不擁堵,各地紛紛出臺交通管理新措施。
B. 這次比賽的獲勝,將決定我們能否進入決賽階段。
C. 通過“告別網吧”的主題班會,使同學們有了很大的啟發。
D. 2013年7月14日,《新聞聯播》節目以《最美90后消防戰士》為題報道了陳建在洪水中英勇救人的動人事跡。
4.默寫。(4分)
(1) ,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
(2)油蛉在這里低唱, 。
(3)默寫兩句描寫月亮的詩句(可出自同一首詩,也可以出自不同的詩):
, 。
5.勸告是一種常見的口語交際形式。勸告的關鍵在于雙方要處于平等的地位,要講究一定的技巧,以達到告之以理、導之以行的目的。某班的兩個同學,喜歡在課間追逐打鬧,如果你是班長,該如何勸說他們停止這種行為?(3分)
6.閱讀右邊的漫畫,回答有關題目。(5分)
(1)請給這幅漫畫擬一個標題。(2分)
(2)該漫畫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3分)
7.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學校準備組織一次以“魅力語文”為主題的活動,活動分為“成語廣告”辯論會和“名著推介會”兩個部分。請你積極參與活動,回答下列問題。(6分)
(1)當我們翻閱報刊、收看電視以及漫步在街頭巷尾時,總會發現許多廣告是篡改成語而成的,如“一箭鐘情”(箭牌口香糖廣告語)、“默默無蚊”(某蚊香廣告)、“食全食美”(某電視臺的美食節目)等,本次辯論會就是圍繞這些經過篡改的成語展開的。
參與辯論的甲方認為,這些被改頭換面的成語,是在糟蹋祖國的語言文字,會使廣大中小學生陷入成語學習的誤區,應當制止這種行為。如果你是參與辯論的乙方同學,你會如何反駁甲方的觀點?(3分)
(2)閱讀名著既可以豐富情感,又可以拓展思維;既可以追溯歷史,又可以暢想未來。請仿照例句,在“名著推介會”活動中向同學們推薦一本名著。(3分)
《簡·愛》中的簡,自尊自強,不卑不亢,她堅強獨立的人格是現代女孩學習的榜樣。
二、閱讀精品屋(34分)
(一)閱讀《兩小兒辯日》,完成8~9題。(4分)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p>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選自《列子集釋》,楊伯峻撰,中華書局1979年)
8.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2分)
9.請你替孔子為“兩小兒”作出判決。(2分)
(二)閱讀《我們家的男子漢》選段,完成10~13題。(12分)
他面對生活挑戰的沉著
當他滿了兩周歲的時候,我們決定把他送托兒所了。去的那天早晨,他一聲不響,很鎮靜地四下打量著。當別的孩子們哭的時候,他才想起來哭??蘼曕诹?,并無傷感,似乎只為了參加一個儀式。每天早上,送他去托兒所都很容易,不像我們姐妹幾個小時候那樣,哭死哭活不肯去。問他喜歡托兒所嗎?他說:“不喜歡。”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也就坦然地接受了這個現實,不作任何無效的掙扎。據老師說,他吃飯很好,睡覺很好,唱歌游戲都很好,只不過還有點陌生。然而,他迅速地熟悉起來,開始交朋友,打架,聚眾鬧事。每日里去接他,都要受到老師幾句抱怨。
在他四歲的那年,他的老保姆病了,回鄉了,他終于要去安徽了。他是極不愿意去的。他的父母對于他,更像是老師,嚴格有余,親切不足。并且,亦喜亦怒,全聽憑他們的情緒。走的前一天,他對外婆說:“外婆,你不要我了,把我扔出去了?!蓖馄艓缀跻獎訐u起來,想把他留下。上海去合肥,只有一班火車,人很多。車門被行李和人堵滿了,大人們好不容易擠上了車,留下他在月臺上。他真誠地著急起來:“我怎么辦呢?”我安慰他:“上不去,就不去了。”他仍然是著急,他認為自己是非走不可的了。車快開了,姐姐說:“讓他從窗口爬進來吧!”我把他抱了起來,他勇敢地抓住窗框,兩只腳有力地蹬著車廂,攀上了窗臺。窗口邊的旅客都看著他,然后不約而同地伸手去抱他。他推開那些妨礙他的手,抓住一雙最得力的,跳進了車廂,淹沒在濟濟的人群里了。
10.文中寫上托兒所和回安徽這兩件事,表現了小男孩的什么性格?(3分)
11.“我們”把“他”送到了托兒所,“他”的哭和別的孩子一樣嗎?作者為什么要寫別的孩子和“我們姐妹”小時候上托兒所哭的情景呢?(3分)
12.文中寫“他”在托兒所熟悉之后,“開始交朋友,打架,聚眾鬧事”,這樣寫是否有損“男子漢”的形象?為什么?(3分)
13.文中的“男子漢”是個才幾歲的孩子,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中學生男子漢應具備什么樣的品格。(3分)
(三)閱讀《說說“壞孩子”》,完成14~18題。(18分)
說說“壞孩子”
林楚方
①這些天流行說“壞孩子”,我也想說說自己差點成為“壞孩子”的經歷。小學四年級前,我是一個“壞孩子”,老師不待見我。老師不待見我,我就不愿上學,不愿上學成績就更不好,老師就更不待見。同學看老師不待見我,就學著老師也不待見我。
②有一次和同學打架,他用磚頭在我頭上鑿了個洞,手法專業,瞬間我便滿臉是血。我爸認為學校該負責,就帶我找老師評理,老師當面表態一定懲罰打我的學生。爸爸走了,老師問為什么打架,打我的小孩先講,但每句都是謊話??擅慨斘抑赋鰰r,老師就狠狠地瞪著我說:“你沒錯嗎?你就沒錯嗎?”然后轉過頭輕聲輕語地說:“以后不要打人啊,你看,把他打出血了,他爸就來了,要打重了,也給你爸添麻煩,是不是……”
③那個年紀的我,常把人分成好人和壞人:日本兵,壞人;國民黨,壞人;我的老師,壞人?;氐郊?,我媽也很氣,記得她和爸爸的對話:“不就因為他們是大家(族)嗎?老師太勢利了……但學還是得上?!蔽野终f:“算了,忍了。”
④幾天后又發生了一件事。我和同學放學路過一片玉米地,他們一起把所有的玉米都拔出來再插回去,但我知道這是壞事,自顧自地走了。第二天,整片玉米都死了,農民找到學校。老師說:“沒拔玉米的舉手。”我自豪地舉起手,心想,老師該表揚我一次了吧,就我一個人沒干壞事??!但老師看了我一眼,說:“那你看到誰拔了?”我嘟囔著說:“反正我沒拔?!崩蠋熮D眼掃向大家,說:“你們覺得他有沒有說謊?”所有的同學都說:“有!”那一刻我哭了,帶著恐懼、無助、委屈,拎起書包就往外跑,身后笑聲一片。那一刻,是我一生中最絕望的時刻?,F在看是很小的事,但對一個十歲的孩子來說,是天大的事,并且刻在了記憶里。
⑤類似的事情在我四年級前反復發生。四年級前的我,像本沒有打開的書,里面很精彩,但終歸是堆廢紙。直到五年級轉學,黑色的日子才結束。
⑥新老師對我很好,因為我的成績好——因為新環境相對自由,同學比較友好,我第一個期中考試就拿了全班第二。于是我成了“好學生”,開始享受鑿我腦袋的同學的待遇——無論我和任何人起沖突,老師的第一選擇是懲罰“壞學生”,保護我這個“好學生”。又因為成績好,各種競賽、演講、表演……都屬于我,我還連續被評為“三好生”。
⑦老師對“好學生”有多愛,對“壞學生”就有多恨,因為在她看來,“壞學生”是累贅。她會想到各種辦法懲罰“壞學生”,她要求“壞學生”(考試排名后十幾名)每人自備木棍,上面貼著自己的名字,并將所有木棍掛在黑板旁,誰犯錯就用他的棍子打他自己。記得有一次,我和一個同學有沖突,老師拿起棍子就打他,打完發現拿錯了,她說:“不算,要拿你的打……”
⑧我無法衡量那十幾個學生后來的故事和老師有多大關系,他們中的大多數厭學,成績越來越差,初中沒畢業就離開了學?!液堋靶疫\”,有相對健康的心態和好成績,考上重點中學并考上大學,和那些同學徹底地相忘于江湖?,F在想起我的五年級老師,我總是很矛盾,她對我很好,但那十幾個學生呢?她對他們的態度,跟我在四年級前的老師對我的態度是一樣的。
后來,我經常跟人說,老師的作用太重要了,他走對一步,就把孩子送上天堂;走錯一步,可能把人送入地獄。
但現在,誰在當老師?誰在搞教育?
(選自《讀者》2013年第10期,有改動)
14.文章主要寫了哪幾件事?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3分)
15.閱讀第④小節,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那一刻,是我一生中最絕望的時刻”。(4分)
16.從全文看,第⑤小節中畫線的句子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
17.聯系全文,思考為什么轉學后,“我”能從 “壞孩子”轉變成 “好孩子”?(4分)
18.文中的兩位老師有何異同點?請簡要概括。(4分)
三、文筆展示臺(40分)
19.作為初中生,擁有最多的莫過于友誼,最親密的也莫過于朋友,而那正是在校園生活中收獲的。不知不覺中,新的學期又開始了。在過去,你和大家一起分享收獲,見證成長,請以“故事發生在我們小組”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力求寫出真情實感。
(參考答案請掃描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