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新安小學,是一所與共和國同齡的學校,五十多年的風雨歷程,使這所學校發展成為辦學目標明確,辦學理念先進,教學設備現代,師資隊伍素質較高的一所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學校。
多年來學校始終把創建市特色學校、省示范學校作為本校的辦學目標;把“科研興校,教研興師”作為本校辦學特色。尤其是以科研為先導,加強教師校本培訓工作方面,始終結合實際情況,結合教育新理念,結合教師的需求開展培養和培訓工作,保障教師不斷學習,養成良好的科研習慣,促進教師教育理念與時俱進,不斷成長,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
工作中,我們發現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許多問題都值得我們從科研的角度進行研究,教師課題研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和教育教學實踐有密切的聯系。從教師課題的來源看,直接來自于他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所謂“教室就是實驗室,教師就是研究者”也正是指和教育教學實踐密切聯系的課題研究。從教師研究的過程來看,它是在教師的教育教學中進行的,與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不可分割地交織在一起。研究的過程也就是嘗試改進教育教學的過程。從研究方法上看,教師的課題基本上都是采用行動研究。教師在面對實際的教育問題時,不可能有現成的、直接可以拿來享用的東西,而必須以研究的態度,審慎地對待教育教學情境、自身的教育教學行為,以及這種行為背后所依據的東西,進行考察和反思,才能達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目的。從教師研究的目的來看,主要在于改進教育教學實踐。教師研究對教育教學實踐的改進作用,主要體現在學生的變化、教育活動方式與機制的變化,以及教師自身的變化等方面。
在這樣的研究中,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鍛煉,于是學校決定進行小主題研究活動。
那么,在培養教師科研習慣上,我們首先選擇進行由個體主宰的寫教育敘事研究的教師個體培訓模式對教師進行培訓。教育教學敘事研究是培養教師發現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然后針對該問題進行的一系列反思研討的教學行為。大致分為3個板塊:
在教育教學中發現教育教學現象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的教學也如此,只教不研,就會成為教死書的教書匠;只研不教,就會成為紙上談兵的空談者。只有成為一名科研型的教師,邊教邊總結,邊教邊反思,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作為校本教研第一特征的教學反思也因此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是一種教學行為研究,它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基本點。教學反思不是簡單地回顧教學情況,而是教師針對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理性思考,探索實踐之路。教學反思強調,教師不僅應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學行為,而且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從其理性的層面上多問幾個“為什么”,這種“追問”(為什么)的習慣,往往促使教師增強問題意識和“解題”能力。它以追求教學實踐的實效性為目標。通過反思,進一步改進教學,使之向更合理的教學實踐努力;通過反思發現新問題,進一步激發自己的責任心,在改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實踐水平。教學反思可以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教學前進行反思。這種反思具有前瞻性,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并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第二階段:在教學中反思,即及時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具有監控性,使教學高效地進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第三階段:在教學后進行反思。這種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學經驗理性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
該板塊指導教師用審視的眼睛發現問題,用研究的眼睛提煉問題,用敏銳的眼睛記錄問題。敘述的時候用第一人稱、形式是小記敘文、用流暢的文筆娓娓道來、不加修飾。
對教育教學現象進行診斷
該環節指導教師善于學習,善于求教。教師可以向同行求診,可以向自己的業務領導求診,可以向書籍中的學者求診,可以向網絡平臺求診……教師在自我進修、自我學習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教師既是培訓對象,又是培訓者。教師應通過不斷的自學反思,促進自身的專業化發展,要不斷地加強理論學習,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作為研究對象,學會反思技術,進行反思性教學,并讓反思成為習慣,成為一名科研型教師。一學,學習教育理論文章,以及別人的先進經驗;二讀,堅持讀業務文章,讀與校本課題有關書籍,掌握最新的,特別是課改方面的信息;三寫,寫讀書筆記、寫評課記錄、寫讀書體會等,教師是新課程的促進者,在培訓資源相對缺乏的情況下,我們要以主動的態度,反思的精神去努力學習,不斷探索、提高自身素質。教學的實質是師生間的對話,溝通與交流。對教學進行反思,也需要教師樹立起溝通、交流的意識,大家可以針對某個問題進行“解剖”,通過相互的研討交流,通過多種觀點的交鋒來多視角,多層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清楚意識到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后的教育觀念,并提出改進意見、理論依據和策略。在交流中展開教學反思,有利于拓展思路,把握實質,共享成功的快樂。
該板塊是一個多方求證以達真知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定指導教師認真求異反復求同去偽存真。
整理反思再回歸課堂求證
教師成才的重要途徑是參與教改實踐活動,在教育科研項目中去體驗研究性學習,在經驗反思的基礎上,體會新課程改革的深刻內涵,形成新的教育觀念。
該板塊要科學地指導教師使其把班級作為試驗田,把求來的方法再回歸課堂,再進行演習觀察,以求突破該問題。該板塊在實驗的過程中一定要認真而又有耐心,告訴教師按照自己求得的方法不折不扣地進行,不做作,不走形式,實事求是。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并且還能夠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最后學校教研部門要做好文本收集取樣工作,為形成自己學校的科研文集做好準備。
發現教學中的問題是教師教育科研的基點和起點。教師解決好教學問題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教師認識和解決教學問題的過程是教師成長與發展的過程。通過近兩年的教育教學敘事研究,學校老師的科研意識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目前學校的小主題研究已經從第一階段寫個人的教育教學反思式敘事模式上升到小組互助式小主題研究階段,也就是已經從個體研究進入到合作研究階段。堅信,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斷努力,一支充滿活力的科研性教師隊伍一定會茁壯成長起來的。
(作者單位:牡丹江市新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