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需要,我被學校任命為四年級某班的班主任。這個班級在我任別班班主任的時候就曾有過耳聞,班內(nèi)學生成績普遍偏低,紀律較為混亂,此前還有過學生將前任班主任氣哭、將其他任課老師氣走的情況。由于接手新班級前,我對學生們做了系統(tǒng)的調(diào)查,對學生的性格表現(xiàn)有了初步了解,所以班級管理和授課都較為順利。幾天的接觸下來,我發(fā)現(xiàn)這群孩子父母離異的很多,因為家庭教育缺失,造成孩子敏感自卑、性格叛逆。
在這群外人眼中的“差生”里,小超(化名)表現(xiàn)尤為不好,他上課時候總是趴在課桌上睡覺,當老師叫醒他讓他回答問題的時候,他要么站起來一言不發(fā),要么干脆在座位上發(fā)脾氣不起來。據(jù)前任班主任說,他從不做作業(yè),批評罰站等方式對他完全不起作用,想找他家長來談談,父母手機打不通,讓小超通知父母來,他寧可逃課也不通知。面對他的這種狀況,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正打算找他談一談,在這個時候,他又把一位任課老師氣得找我來告狀,于是我順勢把小超從班級叫了出來。
走出教室的時候,我注意到他眉頭皺著,不耐煩的情緒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對于四年級的孩子,小超的個子算是比較高的,只是偏瘦,此刻他的臉微微發(fā)紅,手垂在身側無意識地一抓一握,好像要抓住點兒什么。因為正是上課時間,我沒有帶小超去辦公室,而是去了操場。此時的小超心里應該是處于煩躁狀態(tài),小學生本來就還沒有完全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加之男孩子固有的自尊敏感和固執(zhí),如果將他叫到辦公室,無疑給他一種居高臨下的刻板說教感,非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讓他反感,從而更加叛逆。鑒于此前他的班主任從批評教育到不聞不問,我覺得小超已經(jīng)對這種說服教育麻木了,所以我決定換一種小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達到改變這個孩子的目的。
在操場上走了兩圈,小超跟在我身后從開始的一言不發(fā),到后來的頻頻看我,我默默地走著同時用眼角余光觀察著,表面卻不動聲色。最后小超到底沉不住氣,一下子坐在臺階上嚷嚷:“老師你要干嘛啊,不走了,我可不走了。”我回過頭微笑著看他:“怎么不走了,剛才氣張老師的時候不是挺有精神的嗎?”他看著我的笑臉,明顯愣了一下,然后梗起脖子想要說點什么,到底沒說出來。我坐到他身邊,看他褲腳不知被什么蹭起了毛邊兒,于是隨意地問:“褲腳怎么弄的?”他把腳往回收了一下,并沒有說話。我沒有在意,仍然隨意地說:“老師聽說你在班上有威信,好多男孩子都聽你的,看樣子,你到是個男子漢了,可是,男子漢是不欺負女生的,你怎么把張老師氣跑了呢?張老師也就有你姐姐這么大吧,欺負女生可不像個男子漢?!薄八约鹤叩模铱蓻]氣她?!毙〕銎痤^辯解。“那她為什么走呢?是不是因為叫你回答問題,你不站起來,就那么坐著瞪她?”“我不會?!彼€氣地把頭扭到一邊兒去。
接下來的談話都在我的預期之內(nèi)。小超雖然叛逆倔強,其實很聰明,只是父母離異,各自組建了家庭,把他放在年邁的奶奶身邊,每月只是拿點錢出來。奶奶身體不好,除了吃飽穿暖基本也沒有精力再管其他。導致小超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也無人督促教育,于是放學回家吃完飯就成夜地打電腦游戲。白天沒有精神,也沒有心思學習,小小的孩子性格敏感,脾氣暴躁,心中有種自卑感,也不太愿意融入同學中間,個性冷淡孤僻。
小超雖然倔強,但是對于我面帶微笑的循循善誘并不反感,我察覺出其實他很迷茫,很渴望和別人交流,有很多問題須要解答,也須要有人給他指出一個方向,只是有時候不知如何恰當表達,所以干脆就沉默不語,或者用不耐煩的表情掩飾過去。我就以一個知心姐姐而非班主任的身份定位自己,然后以一種平等、親切、友善的態(tài)度去和他接觸。
現(xiàn)在的小學生普遍早熟,由于接觸網(wǎng)絡等原因,他們的思維方式已經(jīng)和以前我們認知中的思想單純不知世事的小孩子不同,他們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見,渴望表達,也渴望大人們傾聽他們的心聲。如果這種心理期望被忽略,就會引起他們的反彈情緒,認為大人們不重視他,從而變得消極、不思進取,或是變得極端,用反叛的行為來引起關注。
找準了病因,就能找準治療的方法,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針對小超的問題,我從與小超溝通交流、改變班級氛圍、進行家訪等幾方面著手,通過與小超談心了解他的心理狀態(tài),有針對性地言傳身教,達到讓他信任,從而接受教育、改變自身習慣的目的。我對班級的環(huán)境也進行了整頓,多鼓勵學生們,使他們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多組織集體活動,讓他們更團結。與其他任課老師交流,使他們與我的班級管理理念達成一致,多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加以表揚和鼓勵,營造健康和諧的氛圍。與小超的父母和奶奶坐下來認真地談一談,跟他們反饋小超的表現(xiàn),同時為他們分析造成他現(xiàn)狀的原因,希望他們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經(jīng)過以上努力,小超和班里的孩子身心狀態(tài)逐步好轉,遇事能夠以積極的心態(tài)處理,成績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市江岸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