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是藍色的,草地是綠色的……學生們心中的夢想是什么顏色?雞西市南山小學正是用版畫的顏色繪就了學生繽紛多彩的童年夢。
走近雞西市南山小學,我們領略了印墨間的美麗,我們感受了多姿的版畫作品裝點的校園。率真、純樸、靈動的兒童版畫作品讓人欣賞到爛漫美麗的童稚煥發出的無限生命活力。經歷了萌芽初始、含苞待放、小荷初露……雞西市南山小學在特色辦學領域中,以版畫刻出了一張文化名片。
雞西市南山小學(以下簡稱南小)少兒版畫得益于北大荒版畫影響,沿著北大荒版畫的基因與發展足跡,南小版畫亦從無到有,由小到大。一脈相承的鄉土藝術與辦學特色結緣,黑白刀法與育人的心靈碰撞,現代版畫與美育的完美結合,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北大荒地域文化元素。
黑白線條,刻寫版畫情緣
黑白木刻,以其簡單的線條和色彩的單一走進師生的視野。它勾勒了南小版畫初始發展最清晰的印跡。
2007年,黑龍江工業學院版畫研究院院長孟憲華教授在一次家長理事會上感慨說:“版畫是一種極富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和發展潛力的創作形式,雞西的版畫家少之又少,雞西的版畫發展后繼無人啊!”一席話引起了校領導的關注。“版畫是北大荒文化的載體,是地域文化的精髓。發展版畫教育,它不僅能讓學生有版畫特長,也是培養學生對美的欣賞,對家鄉傳統文化的熱愛,更能填補雞西兒童版畫教育的空白,圓版畫家后繼有人的夢想。” 這是時任校長柏冬鴿的所想。
校長柏冬鴿和她的團隊幾經揣摩,幾經研討。在這一年的冬天,派出美術組老師利用假期時間到黑龍江工業學院跟隨孟教授學習版畫。雞西市南山小學的團隊就在這樣白雪飄飄的季節里悄然誕生了。初學時,拿刀割板子是第一個難題,原本兩三刀就可以割好的板子,對于力量不大的女教師每次總要割上二三十刀,每次割板子都弄得她們滿頭的汗水。初用刻刀時,角刀、圓刀、平刀、斜刀,交替互換,手的力量、輕重度的搭配都是很有講究的,她們使不好手勁兒,弄傷手是常事兒。學生們都納悶,平時神采奕奕的美術老師怎么都成“創可貼”代言人了。刻下的板屑弄得到處都是,印畫時厚重的油漆味充斥鼻腔,就連回家都感覺到處處彌漫著汽油味,看到飯就惡心。印制版畫后,須要用大量的汽油潔凈雙手。用汽油洗過的手,皮膚都變成了白色。不久,她們原本美麗、纖細的雙手,變得干裂、粗糙,還經常起刀槍刺。漸漸地,初始的那些新奇和喜歡被點點滴滴的困難所取代——雖然從南山小學到工業學院近在咫尺,但是她們學習版畫的路程卻顯得那樣的遙遠。
一次去“楓月橋”采風積累素材,給她們留下了永生難忘的記憶。由于路程很遠,美術老師張成坤就動員愛人開著自己家的車,載著全組的人上路了。沿途秋意濃濃楓林盡染,那絢麗的色彩使人贊嘆不已,一路上說笑著拍攝著,大家已經完全被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征服。天色漸黑,返程路上不料車子拋錨,將她們擱淺在深山老林里。電話信號中斷了,怎么辦?一雙雙眼睛盯著張老師的丈夫。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此刻已悄聲匿跡,月亮藏了起來,慢慢地刮起了一陣風,嗚嗚咽咽的,好像有人在哭,還隱約聽到深山老林里傳出熊的叫聲,陰森森的,大家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張老師的愛人已經50多歲了,不顧當時只有0℃的氣溫,躺在地上修車,他拿出了平時連釣魚都不舍得用的俄羅斯魚鉤,將它破壞,修車用。汽車發動聲、風聲、樹葉沙沙聲交織在了一起,緊張、膽怯、不安、后悔……終于車子暫時能維持開動。回家路竟是那樣的漫長,那樣的令人窒息。遇到崎嶇的路面,她們還要下車跟著跑一段,就這樣反反復復,狼狽的她們回到家時已是第二天凌晨兩點。這是她們行走版畫路上永遠難忘的事件,直到今天提到那個場景的時候她們還心有余悸。但是她們誰都不后悔,因為在那里她們拍下了最美的秋色,記錄了最珍貴的版畫素材。她們靠著堅持,靠著彼此的支持走出了深山,和版畫的距離又走近一步。
已經54歲的張榮華老師,患腰間盤突出、美尼爾眩暈癥,每天也是堅持戴著老花鏡刻版畫,有時抬起頭,面前都是一片漆黑;姜雪老師刻畫到深夜不慎從樓梯上摔得膝蓋滲血,但雙手依然高舉版畫;柳樹華老師愛人住院,既要照顧愛人,又不能放下版畫,她就把版畫帶到了醫院;年輕的鄂學莉老師,為了不落在后面,提前結束了產假……
隨著孟教授孜孜不倦的教導,隨著在采風活動中大家豐富的收獲,隨著對版畫的慢慢了解,隨著創作中感受的點點滴滴,隨著版畫這門藝術帶給她們的吸引……老師們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版畫。這時的她們陷入了眼高手低的階段,版畫學習又停滯了。學校又請專家走進校園,讓老師走出雞西。爭取到了中國版畫協會、黑龍江省美術館、哈爾濱師范大學、雞西市美協等專家的支持與幫助,對6名美術教師進行一對一輔導;組織美術教師赴深圳觀瀾版畫基地、新疆奈曼、河南新鄭、浙江紹興、天津塘沽、武漢湖北哈爾濱美術館等地參加全國各種版畫教育研討活動。
學校的美術教師,是真正感受到職業幸福的一個優秀團隊,她們感受到了版畫帶給她們的樂趣,她們被版畫的魅力折服。在學校沒有硬性要求、沒有明確任務、沒有經濟報酬的情況下,她們始終堅持自覺主動學習,豐厚文化底蘊;自費采風寫生,積累創作素材。從沒有節假日,最冷、最熱的寒、暑假都是她們最有成果的創作階段。在銀白色的季節南小走近版畫,回報的是金色的收獲。
多重套色,沉淀版畫風韻
在黑白版畫色彩的單純簡潔上求色彩豐富的套色版畫,彰顯著學校多重的版畫特色教育從古樸走向多彩,富有韻味和情趣,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們發現美。
師資力量的日漸成熟讓學校開始摸索版畫教學的推廣,一張小小的 “兒童版畫問卷調查表”,開啟了學校的版畫教育之旅。最初,美術教師是以木刻版畫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嘗試版畫創作,它成為美術課一種很好的補充,對此喜歡的學生們創意靈動,學校又決定成立版畫社團,以點帶面。但是木刻版畫質地硬,要很有力氣,只適合高年級的孩子,想要實現學校所有學生參與的版畫特色教學真的很難。學校不惜經費投入派老師出去取經。河南新鄭的學習讓老師眼前一亮,原來少兒版畫還有學生刻起來更容易的膠版版畫。回來后老師們又在尋找同質地的吹塑板、雪弗板、密度板、橡膠版等,逐步摸索了多種版畫的制作材料。鄂學莉老師到浙江紹興,又學習到了脫膠版畫和綜合版畫。這些創新解決了版畫教育的瓶頸制約,提高了版畫學習的可操作性,極大地降低了版畫制作的成本,對于課程的推廣起到了積極的幫助。
老師們便從簡單的實物拓印、吹塑版畫、紙版畫等適合兒童創作的版畫形式開始,普遍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懂得欣賞美;從版畫小品開始,培養學生的版畫創作熱情。因其小,在課堂上來得及完成,借此讓學生熟悉制作過程,嘗試自己完成。老師們想方設法地激發他們的興趣,逆道而行,先開展版畫欣賞課,把學生帶出教室,班級輪流參觀學校走廊的版畫作品,教師現場講述每幅版畫背后的故事。一個個鮮活的創作故事,一幅幅精美的版畫作品,深深地吸引了他們,視覺上的沖擊和心靈上的碰撞征服了同學們。學生們看到來自身邊同學的作品,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心底也產生一種參與創作的欲望,同時也讓學生看到原來版畫是他們觸手可及的,并不是高深莫測的。這樣的版畫欣賞課,掀起了一股學習版畫的熱潮。但學習版畫不只有快樂,還需更多的努力和堅持,部分學生最初的熱情過后,還容易在困難面前失去信心。美術老師們又在課堂開展競賽,進行鼓勵,在年組進行優秀作品展示活動。柳樹華老師的一個想法讓學生的參與熱情空前高漲。她把學生的作品征集集結,建立一個真正屬于學生們的空間,用“笑臉”對學生們的作品進行評價,集滿3個“笑臉”印章換一張“微笑”卡,集滿兩張“微笑”卡,可以到學生社團實踐一周;集滿4張“微笑”卡獲得“小小版畫家”獎章。她每天都去QQ群里,學生們也可以在那里找到他們感興趣的東西。這樣一來,學生們在網絡這個平臺上,看見了自己的作品和笑臉,都異常興奮。其他美術老師也都建立了這樣的版畫空間,這樣一來調動了同學們的參與熱情,吸引了更多的學生來關注版畫,喜歡版畫。
教材可以幫助學生們更系統地學習版畫,學校組織美術教師根據學情特點進行適合的版種設計,依據美術教材的標準在學生的創作中找作品,拍攝圖片,添加文字說明,編寫教材。一個奉獻的團隊默默工作著,一個研發團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版畫校本教材低中高段各自有了學習的樣本,從繪圖到刻法再到拓印方式,圖文并茂,生動形象。
一幅學生的“過山車”作品吸引了家長們的眼球。“這孩子才9歲,就能有這樣的作品,真是挺難啊!”這是學校抓住家長會的契機對家長進行的版畫特色辦學理念上的介紹,讓家長們了解版畫,讓家長們參觀專家、教師、部分優秀學生的版畫作品,這一舉動的確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有了家長們的支持,學校開始有計劃將版畫滲透進學校的選修校本課程。
隨著清脆的鳥叫聲我們走進了鄂學莉老師的版畫課堂——鳥的世界。老師像變魔術似的在手中展示了一幅以鳥為主體物的橡膠版畫,孩子們的表情帶著興奮和好奇,都想看看用橡膠版刻印的小鳥會是什么樣子的。接著老師進行現場展示進行刀法教學,木刻刀的刀法有幾十種,到底哪種刀法適合本節課學生們掌握使用呢?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老師精選了9種適合這節課表現的刀法圖解請學生學習觀察。這時老師手里拿了一把木刻刀,把最難的兩種刀法云狀斑和亂草斑做了詳細的講解和示范,學生也一起拿起刻刀和老師一起在橡膠版的另一面進行了練習。“刀痕刻的太淺,印不出效果;油墨要滾的均勻,并且不能過多過厚;紙和橡膠版一定不能動,要固定好,只要一動就會印的重影了。”老師在一一做著講解和示范,學生們開始嘗試完成創作。一節版畫課下來學生們忙得不亦樂乎。我們發現,老師讓每個學生用皮套將刻刀外盒和刀套住,這樣用哪個刀時就在皮套中抽出,保證安全。學生們左手把著板子經常會刻到手,因此每個學生在刻刀盒里都放上兩個創可貼。
課堂教學全面普及了學生對版畫的認知。版畫機、冷裱機、晾畫架等齊全的設備,高中低段不同需求的版畫專業教室,都豐富和滿足了版畫教學需要。由于版畫課得上美術大課才能完成創作,所以每班每月2節版畫課必須連上,加之專業教室的輪換,這也讓學校在課表編排上費盡了心思。
美術教師探討版畫課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手腦并用,找到了最適合的“激趣體驗——欣賞嘗試——評價交流”的教學模式 ,努力做到從“面”上普及,從“點”上深化。為更好地促進版畫教育的深入發展,學校還承擔了版畫方面的科研項目,探索讓版畫成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載體。對學生的版畫教育不能單純地停留在表象,要內化成一種文化,既要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又要磨煉學生堅毅、執著的人格。《讓每一名學生都具備版畫特長指導意見》中,明確了學校版畫課程發展目標:“課堂抓普及,激發興趣,發現特長;活動抓提高,增強興趣,培養特長;參賽促發展,強化興趣,展示特長;營銷促提升,收獲興趣,體現價值。” 通過分層指導、分類推進、活動提升、榜樣引領等方式讓每一位學生在校期間都具有版畫特長,進而熏陶其藝術氣質與精神品質。
靈動粉印,演繹版畫魅力
粉印版畫以其藝術表現形式的多樣性,讓學生體會到的是顏色的和諧之美。色彩以淺壓深,畫面豐厚耐看,多元的圖案正如學校多元的活動,裝扮著學生們的童年,讓學生們認識美,擁有多重的審美體驗。
為了給更多熱愛版畫的學生在藝術上引領和技能上的提高,學校安排每周一次社團創作活動,每學期一次版畫展,讓喜歡創作的孩子們有了展示和學習的舞臺。社團里的王溢同學這樣回憶到:記得去年的暑假,社團老師要求我們在假期都要創作一副高水平的版畫,這可讓我為難了!刻版畫行,但是太高難度的作品,還須要進行精心的琢磨和選材才行啊!找來找去,找了好幾天都沒有相中的素材。然而無意中我發現了一個隨意的五邊形,充滿活力。很好的素材,說畫就畫。開學上交畫的時候,同學們都看不懂我的畫,可是專業的美術老師卻很認可,她們覺得這畫與眾不同,有創意,這讓我特興奮。在數百名學生的作品中,我的“五星夢想”版畫被評為二等獎,還參加了版畫節的頒獎典禮。每年九月都是學校的版畫節,一個大大的調色盤神秘揭開每年學生的版畫大獎。每一屆都有新的構思、新的創意、新的形式。第三屆版畫節是“小版畫家”個人展,每個小版畫家都有展覽專區,進行自我介紹及個人優秀作品展。第四屆版畫節開展了“印記之美”校園文化藝術節,由版畫體驗、版畫巡游、版畫展演和 “以愛潤愛”向張麗莉老師獻愛心的版畫義拍、義賣活動組成,所得總計54 731元善款,全部捐給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大大的積木塊拼成了學校的藝術長廊,紅、黃、藍、綠七彩紙箱是第五屆版畫節推出的中隊版畫展區。第六屆版畫節暨“繁星杯”少兒原創版畫大賽頒獎儀式在“中國版畫藝術之鄉——雞西市版畫藝術展”開幕式上舉行,學校的37幅師生版畫作品在此次藝術展中展出。黑龍江工業學院領導、雞西市版畫家群體、校領導等十余位嘉賓出席開幕式并為獲獎學生和優秀團體頒獎。版畫節已經成為了孩子們翹首企盼的節日了!
2013年5月24日,雞西市南山小學作為全省“中小學美術教育興凱湖高層論壇”的培訓現場,聚焦了全省美術教師的目光。黑龍江省美術館副館長于承佑對學校的版畫教育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中國藝術研究院版畫院院長廣軍對學校版畫教育發展之快感到震驚,中國工業版畫研究院院長宋恩厚老先生親自來到學校參觀了版畫教學和版畫作品,對學校的版畫教學特色給予肯定。
學校先后與雞西市內的特教中心、杏花學校、恒山實驗小學等兄弟學校成立“手拉手”聯盟校,雞西市文聯授予學校“雞西市青少年版畫創作基地”,學校的版畫特色教學在雞西藝術教育領域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動和輻射作用,擴大了雞西地區版畫創作群體。學校借助青少年版畫基地的優勢,邀請版畫家輪流入駐版畫家創作工作室進行分層指導,這一做法使師生能在校園內欣賞名家作品,受到感染和啟迪;版畫家們還把展出作品贈與學校永久收藏,為版畫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給學校積累了一筆寶貴的藝術財富。美術教師鄂學莉、王莉受黑龍江省版畫院的邀請免費入住一個月創作版畫,受到了于承佑院長的細心指導,無論是從構思上還是技法上都有一個突飛猛進的進步。目前,學校6名美術教師均是雞西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市版畫協會會員;2位教師是省版畫家協會會員;1名教師是中國教育協會美術教育研究會會員。
凹凸堆疊,綻放版畫異彩
堆疊版畫,在色彩的基礎上,以其層次的魅力和造型賦予版畫靈動的生命力,從畫到文化,孩子們感受到創造美的價值,再現了版畫異樣的光芒。
嘩嘩,浪花拍打著岸邊,濺起了幾尺高潔白晶瑩的浪花;湖水涌到岸邊,輕輕地撫摩著細軟的沙灘。一群學生在嬉戲玩耍,在撿拾晶瑩剔透的貝殼。這是老師帶領學生們去興凱湖采風。來到農家小院,院子里的布置讓學生們問個不停,回來后學生創作出了“一間茅草房外掛著一條興凱湖大白魚”等一系列地域特點濃厚的反映興凱湖風光的作品……在這樣的采風活動中學生們將穆棱河公園、麒麟山等風景區,用連環版畫的形式一一記錄了下來。怎么能讓外界認識少兒版畫,讓外界了解家鄉雞西了解北大荒風貌,讓少兒版畫贏得更多的目光和青睞,學校多年來承擔所有的參賽材料費用,開始選拔優秀作品定期組織參加各級各類大賽。在全國首屆“同根同源 共譜華章——少兒小版畫作品展”、紀念魯迅先生倡導的新興版畫運動八十周年全國少年兒童版畫精品展、教師版畫作品邀請展、天津塘沽版畫展、黑龍江省第十二屆“群星獎”比賽、中國重慶綦江農民版畫藝術節全國畫鄉作品聯展、中俄婦女文化交流展、黑龍江省第九屆版畫作品展、第二屆全國藏書票暨小版畫藝術展、中華第十五屆國際版畫雙年展(臺灣)、國際倫敦版畫展等國內外美展、首屆中國工業版畫三年展、“迎國慶、頌清廉”全省首屆廉政文化優秀作品評選都有雞西市南山小學師生作品入展、獲獎。 “第六屆‘黑龍江之冬’國際文化藝術節——黑龍江院校師生版畫優秀作品展”在省美術館展出,此次展出的師生作品一共280幅,其中雞西市南山小學獲獎作品有19幅,教師的獲獎作品有8幅;紀念魯迅全國版畫展,學校6位美術教師作品獲優秀獎。美術老師和我們說起了五年一班屈原淞他媽媽講的一件事。 “當時孩子想參加比賽,回家后像著了迷一樣地刻版畫,我便嚴厲地訓斥他:學你該學的,別整沒用的!沒有辦法,不敢和我反抗,他就在我睡著后在被窩里點著手電筒繼續刻。一天夜里,我被一陣陣‘咔呲咔呲’的聲音吵醒,原來這小子和我‘斗智斗勇’了一個多禮拜了。結果完成的作品《紙飛機》,參加省首屆少兒版畫展,不料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還被省美術館永久收藏。當我得知這個好消息時真是大吃一驚,還和孩子一起參加了這個意義非凡的開幕式。‘寶貝,媽媽支持你!只要你喜歡!’我也被孩子教育得改變了。”
近三年來,雞西市南山小學師生版畫作品在各級別展覽、交流、評選中屢獲佳績。學生獲獎達到近500余人次,教師獲獎達到近百余人次。王麗老師作品《晨曲》被英國倫敦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作品《裕》在臺灣“版畫風情展”獲金獎;鄂學莉老師的《瞬間》被大連中山美術館收藏;姜雪老師的《聚》被湖北美術館收藏,《紫圍巾》被農業博物館永久收藏;有4名學生的作品被省美術館永久收藏。在省美術館的展廳中,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藝術家駐足于雞西市南山小學的兒童版畫作品前,他的眼神是那樣的專注,神情是那樣的欣慰。因為這位北大荒版畫的知名開創者,看到了北大荒人后代的成長,北大荒版畫后繼有人。
2009年初,學校著手研發以版畫為內容的旅游工藝品。目前已經研發出工藝杯、書簽、版畫禮盒、印有學生版畫的文化衫、學具袋等具有雞西地域特色、南小特色的郵、卡、冊和版畫創作精品等旅游工藝品。在不斷深化版畫特色辦學的基礎上,學校的版畫營銷已成為一種產業,版畫禮品現已成為對外交流的一張名片。目前,已經有1 000余幅版畫作品成為各級單位對外交流的紀念品,學校成為雞西市教育局、雞西市委宣傳部、雞西市政府、黑龍江省教育廳等對外交流的文化作品基地。學校還借助地域優勢,開拓版畫市場,與雞西市旅游局合作,參加了雞西市旅游工藝品展、國際煤炭工業博覽交易會。學校探索師生版畫作品對外銷售渠道,建立版畫營銷產業鏈。出臺《南山小學師生版畫創作激勵制度》,提出了要尊重作者勞動創造、尊重版權,將優秀作品的營銷利潤進行了分配說明,提高師生創作積極性,調動了教師和學生的創作熱情。真正做到了取之于版畫,用之于版畫,實現了版畫教學經費投入的自我循環。
在第23屆中國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上,雞西市南山小學少兒版畫作為表現地域風情,突顯時代特點的地方興凱湖文化特色產品營銷,得到省雞西市領導的好評,并引來了國內客商,達成多項合作意向。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張偉在雞西市領導的陪同下參觀學校版畫時說:“南山小學的少兒版畫做得很好,宣傳地域特色,弘揚了興凱湖文化。”省市多家媒體對南山小學的少兒版畫予以報道。
學校曾先后榮獲省首屆青少年版畫展創作組織獎、全國首屆少兒小版畫作品展先進集體、第十八屆國際少兒書畫展優秀集體等。學校特色辦學成果刊登于《黑龍江教育》《輔導員》雜志,《校園文化報》曾兩刊專版刊載師生作品及活動。國家、省、市領導多次親臨學校,視察指導版畫特色教育,并給予高度評價。蘿北縣教育局、鐵力五中、綏芬河阜寧小學、俄羅斯遠東、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青少年生態體驗團”、澳門數學研究會等到校參觀和交流,對師生版畫作品贊不絕口。
全國著名版畫家牟成來到學校看到了一個落款為10歲孩子的版畫時,激動地說:“南山小學的版畫難能可貴的是非專業的教師隊伍卻收獲了更多的精彩。”并為學校題詞——“雞西版畫,后繼有人”。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全國政協文聯主席張世俊為學校題詞 “藝苑奇葩”。
如今的南小從一所傳統的文化學校,正發展成以版畫為教育載體的具有濃厚的北大荒文化底蘊的品牌學校。版畫啟蒙著未來的創造與希望,凝聚著地域文化的靈氣和感悟,抒發著對美的描繪及向往!版畫激發了學生的藝術靈感,版畫教育也正成為學校特色發展的推動力,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認可。老師們的文化氣度、職業氣度、專業氣度更厚重了,有效地促進了師生健康的發展。
一位家長這樣說: “在學校版畫義賣為張麗莉老師捐款的活動中我把為孩子拍下的一副版畫掛在家里,這不僅僅是孩子學習版畫和熱愛版畫的一種表現,更是引導孩子走進靈魂深處的憑借。做人要有思想,有境界。學校的版畫教育,讓我的孩子在藝術修養上有了提高,精神上富足了,面對困難嬌氣少了,勇氣多了,面對生活成為一個自信、樂觀的好少年。”
校長柏冬鴿這樣說:“生活處處皆教育,來源于北大荒生活的版畫教育,不僅是作為學科教學對學生美術技能的訓練和提高,也是一種對學生精神力量的引領,它正向學生們傳遞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從熱愛版畫到熱愛家鄉北大荒、熱愛祖國,它豐富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培養了學生堅毅的性格,讓學生們更懂得熱愛生活。”
也許今天雞西市南山小學學生們緊握刻刀的小手還有些稚嫩,也許今天學生們的夢想才剛剛刻畫,但是,在廣袤神奇北大荒的天空下,一群追夢人一定會劃出最優美的印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