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進化的加快,土地的開發管理工作也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將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進行的更加徹底,土地管理部門對土地資源規劃和設計應該更加合理化,而土地開發管理的基礎技術就是土地測繪技術,同時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土地測繪技術的信息化也發展成為測繪技術在土地開發整理過程中的普遍應用形式。信息化的測繪技術不僅將測繪工作變得更規范、更科學、更可靠,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測繪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測繪的工作效率。
關鍵詞:土地測繪技術;信息化;土地開發管理
1 土地測繪技術信息化的發展背景
土地測繪是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基礎性產業元素,尤其對政府決策有著十分重要的輔助作用,而土地測繪技術信息化的發展又是信息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打破了模擬產品的局限性,這種由模擬化逐漸變為數字信息化的轉型使得測繪技術變得更加的強大。土地測繪技術的主要工作任務是進行測量控制點、界址點等的觀察,一般常用于工程建設規劃設計和行政管理過程中,而其信息化則指的是采用以高科技技術為基礎,以全球定位系統為核心技術,將已有的土地特征點和界線用測量方法獲得反映土地信息的一種方法,該方法用來實現地面影像信息的高精度、高動態的獲取和顯示,實現高效快速的對空間信息的自動提取、空間數據的智能化處理、三維景觀的可視化與虛擬再現、3S技術和一體化空間數據的采集和處理。
2 信息化測繪的特點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國民經濟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和測繪技術的結合誕生了信息化測繪技術,同時該技術的基本發展方向則是自動化和一體化。信息化測繪技術的誕生極大的推動了測繪行業的現代化發展并且提高了測繪技術人員的綜合專業技能。信息化測繪技術的主要優勢有四點,分別如下:
第一,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不僅強化了測繪技術的支撐作用,同時還將測繪技術的發展向前推動,使得測繪服務的應用層面更加有保障;第二,信息化測繪技術結構明顯的改變了測繪保障的服務模式,不論測繪服務、測繪結果服務、測繪成果的應用模式服務還是后續的服務的提供都應該由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從普遍服務轉變為按需服務的服務模式;第三,土地測繪技術的發展有效地提高了測繪保障服務的質量,既實現了測繪產品和服務的優質化和增值化;第四,土地測繪技術信息化的發展明顯增強了測繪保障服務的效果。
3 測繪技術信息化在土地開發管理中的應用
國土資源部門的開發和管理工作都和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技術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到目前為止,主要應用在土地開發及管理中的信息化測繪技術有以下幾種。
3.1 GPS全球定位系統
GPS全球定位系統可以有效的提高測繪的精度,對各級控制點坐標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精度來確定,采用RTK技術不僅可以對定位結果進行及時有效的控制,同時也可以對各級定位精度有一個合理的把控,一般情況下,RTK技術測繪得到的實時定位精度是厘米級的。RTK測繪技術不僅具備高精度的優點,而且還應用范圍廣闊,例如RTK技術還應用在地形測圖、界址點點位和地籍測量等多方面。
3.2 RS遙感技術
和高分辨率的遙感技術相比,RS遙感技術已經在土地調查、概查、監測和更新等多個技術領域得到了推廣使用,例如RS遙感技術對土地利用類型的判別可以通過遙感來實現;也可以達到90%以上的人機交互式的科學辨別;可以采用遙感技術提取影響人機交互的邊界;可以使用遙感技術分化土地資源類型的分異特征,然后在在此影像地形圖基礎上對分析評價因子進行選擇,之后,將土地的分布和定級以該地區生態環境的特點為依據進行評估和分析。
3.3 GIS地理信息系統
GIS指的是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把地理信息依照其空間的分布順序進行輸入、存儲、檢索、更新、圖形編輯、數據庫管理、輸出和數據綜合分析的一種計算機技術系統。GIS主要應用在建立和管理土地的土地開發規劃的土地管理系統中,因此,土地開發管理信息系統模式的基礎就是地理信息系統,這這個系統平臺上,可以實現對土地的調查、登記、統計、地籍管理和評價等行為,還可以實現圖形和數據一體化和對數據的分析、管理和輸出等操作。
3.4 3S技術
3S技術的數據源是GPS,該技術以野外測繪得到的遙感影像作為參照,然后再利用GIS平臺在計算機中繪畫出圖形并對其各地的狀況進行標注,最后完成土地資源的調查任務。還可以將遙感資料數字化處理后導入到數據庫中。3S技術就是分別發揮GPS、RS和GIS的優勢,最快速最高效的獲得土地變化信息和空間數據及屬性數據,構成的土地測繪信息集成系統則是最完整、最實時、最系統和最動態的。3S技術的最大優勢就是節省了人力、財力和物力等資源,達到了國土資源開發管理的信息化、規范化、精準化和統一化。
3.5 數據庫技術
國土資源的數據庫系統隨著數據庫技術在土地開發管理中的不斷深入也得到了完善,例如徐州市銅山區國土資源部門通過“一張圖”數據庫,對徐州市銅山區的各類礦場和土地資源的質量、數量及空間分布等,都做了詳細的全面記錄,同時該數據庫的發展一直向著“以圖管地、以圖管礦和以圖防災”的目標前進,這種全過程管理信息系統管理主要業務的數據庫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辦公無紙化,真正做到了將銅山區國土資源的主要政務系統整合到了“一張圖”數據庫中,有效的提高了銅山區國土資源的各項資源監管和審批業務效率。這種數據庫技術主要包括有基礎地理數據庫和專項業務數據庫,其中的專項業務數據庫包括了土地的規劃、利用、征地、地籍權屬、儲備、供地、市場、礦產、地價、土地開發、復墾、基本農田、執法監察、占補平衡和地質災害等諸多內容,所以說數據庫技術給土地開發管理提供了全面高效的資源信息庫。
4 土地測繪技術信息化的要求
4.1 確定合理的測圖比例尺
確定測圖比例尺是否精確可以有效的保證土地開發管理的精確和精細。對于一些起伏小的地勢相對平坦的地區,一般可以以米為網格測試就可以保證多方部門的使用要求,對于一些起伏大的通視困難的地區,應布置合理的高程網點且測試高程點的網格間距應小于米。對土地開發管理進行信息化土地測繪之前確定合理的測圖比例尺是完成測繪工作的必要條件,同時,根據地勢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土地測繪要求。
4.2 重視關鍵點的測繪
關鍵點的測量尤其要引起重視,比如一些高程趨勢變化點和坎頂等。在測繪圖上不僅要有居民田地、林地、溝渠等的反映信息外,還應有舊城改造區的園林、林地林木種類、面積、年齡、墳穴的位置、房屋具體使用情況、居民住宅的面積和住宅容積率、邊界的限定等的反映信息。在進行關鍵點的測量過程中,最好有土地使用權的人參與測量,這樣既可以保證土地使用范圍和界限的精確,也可以避免日后不必要的糾紛。一旦完成測繪,后續工作會因為有了足夠的標識標注高程和坐標,施工會變得順利很多。
5 結束語
土地測繪技術的信息化發展在快速高效的完成信息的采集和更新形成數據庫的同時,還為土地開發和管理創造了數據化的平臺,給開發整理工作提供了全面、準確的參考數據,同時也實現了決策的高效性和精準性。如今,信息化測繪技術是實現土地測繪資料公益性、基礎性、權威性和精準性的最主要的途徑。
參考文獻
[1]趙秉武.測繪技術在土地管理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3).
[2]馬惠萍.信息化測繪在土地開發管理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縱橫,2012(5).
[3]秦浩.試論信息化測繪技術在土地開發管理中的應用[J].地球,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