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資源的匱乏大大制約了人類的發展,提升水利澆灌能力,合理利用水資源,能夠給缺水地區的生活、發展和建設帶來相當大的作用。文章主要研究探討了水利灌溉水利資源、調配過程中存在的缺點與不足,簡要介紹了這些缺點不足的處理方法,從而推動農村的經濟發展。
關鍵詞:水利灌溉;水資源調配;問題;對策
引言
水是立國之本,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種寶貴資源,在我國有相當多的地方存在嚴重干旱、缺水的現象,使得當地人們過著相當貧困的生活,土地也種植不出莊稼,因此這樣的地區大多經濟建設發展一直在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由于水資源分布相當不均勻,北方地區耕地較多,水資源較少,而南方卻大大相反,南方地區雨水豐富,可是土地耕種卻較少,南北水資源地區分配不合理,給北方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增加了一定的難度。所以說,要及時有效的發展灌溉排水方案,從而調節地區水情,改善農田水資源狀態,并處理好此方案中間存在的不足之處,使其更好地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1 水利灌溉水資源調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可利用的水資源過少,水體含量標準低,在水利灌溉、水資源分布的體系中,河流與水庫占著相當主要的地位,不過,缺水的地區河流跟水庫是非常匱乏的。有的河流和水庫被人們肆意污染、破壞,當地也不采取一些治理措施和防治水段,造成了能夠調動的水資源水體品質特別差,不能夠很好的給農作物進行灌溉,有時河水上漲,還極有可能給農作物造成災害。
1.2 調配過程中浪費嚴重
調動分配中存在的兩個浪費問題:第一,水資源浪費大部分水資源主要是浪費在了最初制定調配路線的設計理念和實地考察監測上,還有一部分被個別企事業單位、工廠私自截獲。第二,施工建材浪費一般是指那些過度使用、消耗施工所需原材料,而且實際操作中也沒有進行有關這方面的管理規定。
1.3 調配過程中施工質量差
促使水利灌溉、水資源分布工程的質量不合乎標準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涉及較為主要的方面有自然原因、管制體系和施工力度要求等方面。自然原因體現為調動分配時地表形態的高度、高差和坡度陡緩差距過大,使施工實施較為復雜,困難程度加大;管理體制上大多是施工工作人員對工作執行的態度不夠認真仔細;施工力度不達標,施工團隊對待工程的建筑草率了結,沒有按照設計計劃來實行,從而大大降低了工程的效用和質量。
1.4 調配費用過高
限制水利灌溉水資源調動分配工程進行時的最首要問題就是調配資金投入較大,資金的限制通常會造成工程建設無法實施或是已經開始著手建設遭遇停工狀況。導致調配資金周轉不開的原因有工程最初預算不準確、工程施工品質以及選擇施工材料的好壞等差別。
2 解決問題的對策
2.1 針對可調配水資源緊缺,水質較差問題的對策
對于我國現今水資源調動分配過程中所呈現的稀缺狀況,通過調查研究選擇適合的防治手段,結合該地區的自然狀況,采用修渠引流和修建水庫的辦法。詳細施工步驟是:先是需要了解該地區是不是含有一些較廣泛的河流與支流,假如具備這種資源,水利建設相關部門就能夠設計出修渠引流的施工計劃,資源和條件都能確保的話,結合計劃測算出工程所需費用,前序要求都完成之后,就可以對修渠引流工程進行施工。假如不具備修渠引流所需河流及支流的標準,就需要建設一些水庫。水庫的建設要從相當遠的地方調動水資源,要用到的資金也相當多,不過利大于弊,建成的水庫能夠在很長的時間里為當地廣大的人民和種植戶帶來方便。而且水庫也可以算做一個超大的儲水池,在雨量較多時保留雨水,再在缺水時,把水庫存水進行妥善分配,對農作物進行澆灌使其更好的生長。
解決可調動水資源水體含量較差的情況,需要水利有關部門提升調動水源防護以及嚴格執行檢查職能。防護的主要內容分為兩點:第一,直接保護工作,在水源周邊設置網欄,使人們觸及不到水源,已達到防治垃圾和人為對水源的破壞行為。第二,間接保護工作,全面展開關于保護水資源的信息發布,借助媒體傳播,提高公民對水體保護的認知。有關水質含量檢查的執行標準,水利部門可以安排檢測人員按期對可調動水資源實行檢驗,把檢驗內容整理歸納,并且按時遞交給上級人員。
2.2 針對調配過程中浪費嚴重現象的對策
針對水利灌溉水資源調配過程中水資源浪費嚴重的現狀,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出發來解決此問題。首先,監督和審核調度路線的可行性。具體工作為:設立相應的部門,專門負責調度線路的質量審查和監督工作,給設計和規劃部門施加壓力,優化篩選出路線短、成本低、施工方便的合理路線以減少由于調度線路設計不當而造成的水資源浪費現象。其次,增加調度線路施工完成后的沿途監督和管理工作,防止部分企業和單位對水資源的不合法堵截和利用現象的發生。在沿途埋設警示牌,大力宣傳水資源的保護工作。針對調配過程中出現的工程材料浪費的現象,有關施工部門應該提前做出工程材料的相關預算。將工程材料的使用方量進行詳細的記錄,并定期進行比對,使材料的浪費降到最低,做到工程材料的充分合理利用。
2.3 針對調配過程中施工質量差問題的對策
針對由自然因素所導致的施工質量問題,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分析調度線路的可行性,選擇最佳的調配路線;其次,增加工程施工的技術投入,在調配線路施工前,多進行工程所需解決技術問題的研討;最后,增加水泵等引水設施的投入力度,用先進的設備代替由自然因素所引起的調配動力不足問題。
針對調配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首先,我們應加強對質量管理方面的管理工作。具體工作為:將工程質量落實工作責任到個人,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定期對施工質量進行審核和檢測,如果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質量問題,應及時向質量管理部門舉報。質量管理部門應向施工隊伍普及工程施工質量重要性的知識,減少由工程質量問題所導致的工程事故的發生。
針對由施工隊伍自身因素所導致的調配工程質量問題,質量管理部門應提前做好工程質量重要性知識普及工作,讓施工隊伍充分認識到施工質量的重要性。其次,對施工隊伍進行嚴格的施工資質檢查,增強對于施工隊伍的培訓和考核工作,嚴禁無證上崗現象的發生。
2.4 針對調配費用過高問題的對策
針對調配費用過高的問題,首先,應做好工程的預算工作。工程預算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對于工程建設的前期投入,如果出現預算和實際工程投入差距較大的現象,工程建設工作就會很難開展。所以,在進行工程費用預算工作時,一定要做到全面化、詳細化、綜合化。在初步預算工作完成后,還要加強對于初步預算的審核和完善工作,使預算工作能真正地服務于水利灌溉水資源調配工程建設的實施。其次,還是要強調工程的施工質量問題,防止因部分工程的重建造成的工程費用的增加。最后,在調配施工之前,要明確調配工程的施工等級和使用年限,根據這些指標選擇合適的工程材料,防止因材料質量不匹配所造成的工程費用過高的問題。
3 結束語
充分把水利灌溉水資源調配工作做好、做完善是持續穩定的提高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首要基本。在實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缺點與不足,我們要針對問題進行研究解決,不斷的改進工程的使用效用,提升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有創新和鉆研的精神,這樣才能更好的確保水利灌溉水資源調動分配工作的有效實施,給我國的水利發展上創造出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曉云.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水資源問題[J].河北工業科技,2006,23(2).
[2]王花.淺談農田灌溉中的節水問題[J].甘肅農業,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