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日常生活中,家具中有害物質已成為人們愈發關注的焦點。文章通過對家具有害物質檢驗標準的研究,結合工作的實際情況,對標準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對策,以便進一步完善標準。
關鍵詞:家具;檢驗標準;有害物質
為了解決室內環境的污染問題,國家于2001年頒布了十項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其中GB18584-2001《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是目前木家具中有害物質檢驗唯一依據的強制性標準。該標準在幾年的執行過程中,各級檢測機構在對家具有害物質檢測取樣、檢驗和檢測結果都存在爭議。為了進一步完善標準,提高檢測水平,做到檢測的科學、公正,有必要對該標準進行探討。
1 標準覆蓋面有限
1.1 適用范圍狹窄
《GB18584-2001》明確規定適用范圍為各類木制家具。而按家具分類,金屬材料與木制材料混合制作的家具以及沙發類軟體家具中或多或少地存在有害物質,尤其是甲醛,而這些家具不能直接用該標準作為檢驗、監督抽查或消費仲裁的依據。
1.2 有害物質來源廣、成分復雜
家具制造過程中使用的原輔材料通常有木材、人造板、塑料、金屬、玻璃、皮革、織物以及膠粘劑、涂料、五金等諸多材料,每種材料都或多或少釋放一定量的有害氣體。而該標準只規定木材質有害物質檢驗,顯然標準中無法對其他材料進行取樣。
1.3 有害物質不全
標準中有害物質僅限于甲醛、鉛、鎘、鉻、汞項目檢測,而社會上公認室內空氣質量產生主要影響的污染物質苯、TVOC(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放射性元素氨等在家具產品中也有體現。就人造板家具而言,除了有甲醛氣體釋放,其表面涂飾及內部連接所使用的涂料、膠粘劑等產品也同樣會帶來苯和TVOC等有害氣體的釋放,對室內空氣的污染起著不容忽視作用。
2 試樣制備存在問題
在GB18584-2001中檢驗甲醛釋放量規定:按不同種類的材料面積百分比,取10塊規格為長(150±1)mm、寬(50±1)mm的樣板測試;測試時每塊樣板的三個端面用不含甲醛的材料封邊,留一小邊(50±1)mm不進行封邊處理;試樣制備應在2h內完成;氣體收集過程為24h,環境條件溫度為(20±2)℃,濕度50%。檢驗方法引用為GB/T17657-1999《人造板及飾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試驗方法》中4.12規定的24h干燥器法。此檢驗有以下不妥之處。
2.1 取樣部位規定不科學
標準規定:試件應在距家具部件50mm內制備。而試件有薄、厚之分,隨著板材厚度的增加,甲醛釋放量增多。所以在日本標準JISA590821999規定,以板材厚度為依據來決定試件個數,隨著板材厚度的增大,所需試件的個數可減少。因此,我國的標準應該參照外國的經驗,以確保所測試件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2.2 取樣數量規定不合理
試件數量:10塊,規格:(150±1)×(50±1)mm。顯然,大小不一的家具放在相同的房間里,釋放的甲醛是不一樣的,因此,籠統規定每件產品不考慮其體積都取同樣數量的樣塊做檢驗,明顯不合理。
2.3 取樣數量百分比不明確
標準規定:若產品中使用數種木質材料,則分別按每種材料的部件占整件家具的面積百分比取樣。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就出現問題:例如檢驗一件刨花板材料的衣柜,產品分別使用不同厚度的刨花板制作不同部件,若只截取較厚的板材,則甲醛釋放量為1.3mg/L;若只截取較薄的板材,則甲醛釋放量為0.9mg/L;而如果把兩種不同厚度板材看做不同種材料,按面積百分比取樣,結果為1.1mg/L。可見同一件產品按不同方法實驗,結果相差很大。因此,取樣規定的不明確直接影響到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2.4 試樣制備時間不實際
標準規定:應在實驗室內制備試樣。制備過程應在2h完成,否則應重新制作試件。而試樣制作過程包括測量計算面積比階段、鋸樣階段、試樣封邊階段,在實際操作中時間很緊張。特別是試件鋸完后其端面采用熔點為65℃的石蠟封邊。封邊需要足夠長的時間使石蠟冷卻,否則其實驗結果會明顯偏高;還有“試樣制備后應在2h內開始試驗”這句話表述不確切,計算時間應從鋸樣階段開始,不應是其他階段。
3 標準對影響甲醛釋放的因素欠考慮
3.1 環境養護的影響
從甲醛釋放的機理看,甲醛的釋放與溫度、相對濕度有著密切的關系。標準缺少家具養護調節的規定,應明確家具在實驗室的溫度、相對濕度、存放的時間,否則在高溫下送檢的樣品,或在較高的實驗室環境存放的樣品,其檢驗的結果都會偏離正常使用時釋放的甲醛量。
3.2 吸收溫度的影響
溫度對甲醛收集有較大影響,22℃~25℃的測定值為20℃時的1.10~2.08倍;而15℃~18℃的測定值僅為20℃時的69%~91%,可見,在GB18584規定20℃±2℃范圍內,實際測定值與20℃時的測定值相比,上下可浮動-8%~6%。因此,環境條件對甲醛測定很重要,要恒定溫度與濕度。
3.3 含水率的影響
板材含水率對甲醛釋放量的影響較顯著。當試件的含水率為8.5%時,其甲醛釋放量最小,但隨著含水率的增加,其甲醛釋放量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同時水分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加快脲醛樹脂的水解而導致甲醛釋放量增大。但含水率增大到一定程度時,由于干燥器法測試時間較短,試件中大量的水和氣態的甲醛反應生成甲二醇,從而使甲醛釋放量降低。
4 檢測方法屬有損檢測,經濟性差,不利節能降耗
標準規定取樣時,直接在產品上截取并且距其邊材至少要去掉50mm。因此,檢測是破壞性的,對于檢測人員,要花費很大精力去取樣;對于企業,檢測費+產品的成本,要產生很大一筆開支;且在當前對于環境意識越來越重視的人們,而言這種試驗方法顯然是不利于節能環保的要求。
5 對標準修訂的建議
對GB18584-2001中的適用范圍和試驗方法進行修訂時,建議增加以下內容:甲苯、TVOC等有害物質檢測;采用大氣候箱法。靜置7天,收集的氣體利用分光光度計、色譜進行分析。
采用模擬家具使用環境的模擬艙,對家具中的有害物質進行檢驗。所謂模擬家具使用環境的模擬艙,就是用來模擬家具使用環境的氣候箱,測定家具向空氣中釋放達穩定狀態時的甲醛量。采用這種方法可以彌補以上幾點的不足;大氣候箱法相關技術參數主要包括:氣候箱體積;氣候箱試件暴露的面積(承載率);氣候箱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每小時空氣的變化(空氣置換率);氣候箱內標準環境;試樣放置在模擬艙時間,收集氣體時間(美國ASTM標準E1333-96規定是16h~20h)等等。
以上是作者對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標準(GB18584-2001)的一點看法和建議,有不妥之處,懇請相關專家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8584-2001.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S].
[2]羅菊芬.家具中有害物質甲醛與相關標準適用的探討[J]學術,2007.
[3]陸軍.干燥器法測定甲醛釋放量的影響因素探討[J].人造板通訊,2004.
作者簡介:雷彩虹,女,天津市質量技術監督寶坻檢測中心,從事家具、室內空氣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