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慶石化新建化學水裝置開車過程中,需要用硫酸、燒堿對各床體進行預處理、再生等操作。操作過程中如果不注意可能引起酸堿泄漏,易造成操作人員燒傷事故。文章對酸堿在引入裝置及再生加酸堿過程都進行了分析,從而達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關鍵詞:硫酸;氫氧化鈉;再生
化學水裝置的陽床、陰床、混床等主要水處理設備在達到運行周期后,需用酸堿進行再生處理,從而恢復水處理能力。但是酸堿一般會腐蝕皮膚、粘膜組織等,嚴重的可以產生皮膚瘙癢、傷口結疤不易愈合、眼睛紅腫、呼吸道發炎干癢等等,有些酸堿甚至會對神經組織造成影響。在涉及酸堿的一些操作時,除了穿戴酸堿防護用品外,掌握在酸堿操作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等要點十分必要。
1 酸堿的性質
1.1 硫酸
純硫酸是無色、無臭、透明而粘稠的油狀液體,呈強酸性。工業硫酸顏色自無色至微黃色或紅綜色。濃度在78%以下的硫酸稱為稀硫酸,濃度在90%~99%之間硫酸稱為濃硫酸。80%以上的大量硫酸可直接用鐵或鋼制儲槽儲存,稀硫酸應采用鐵罐內的耐酸塑料包裝,儲存89%以下的硫酸時,冬季應注意防凍。硫酸與皮膚接觸能引起嚴重灼傷,與活潑金屬相遇,能產生氫氣,氫氣濃度達到爆炸極限,遇火種可引起爆炸。工業硫酸濃度一般為93%~98%,有較強腐蝕性。
1.2 氫氧化鈉
含氫氧化鈉95%以上的燒堿稱固堿,含燒堿在30%~45%的水溶液稱液體燒堿,簡稱液堿。液體燒堿的凝固點較高,因此冬季運輸液堿時需要在槽罐內部裝置蒸汽加熱管,必要時罐皮還需保溫。燒堿暴露在空氣中極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引起變質,貯運時應注意包裝容器完整和密封。
液堿:濃度一般為30%~40%,有較強腐蝕性。
2 化學水裝置處理工藝
2.1 離子交換處理
離子交換處理法是目前化學水處理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處理方法。裝置主要是利用外界送來的新鮮水,經過過濾、除鹽、精制等工序,處理成為符合鍋爐給水標準的二級脫鹽水。
2.2 流程簡介
工業原水→活性炭過濾器→陽離子交換器→脫碳器→陰離子交換器→混床。
2.3 其它水處理技術
反滲透處理技術是一種較先進的水處理技術。這一技術原理是通過將純水與鹽水的過濾、隔離,利用半透膜阻止眼淚通過的特性,在繼續除鈣、鎂硬度鹽的同時有效除鹽。
3 酸堿操作及防護
3.1 酸堿接收的要點
3.1.1 進行酸堿接收操作前,首先要確保酸堿防護用品齊全。主要包括防護面罩、防酸堿服、防酸堿手套、防酸靴等。
3.1.2 進行引入酸堿前,要對本裝置內酸、堿管線流程進行復查,將各閥門開關情況摸清楚。再確認無誤狀況下,將流程打通,做好引入酸堿的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做好后,再通知相關單位進行送酸、堿。要防止送酸堿后再打開閥門,因為帶壓進行操作時,易在管線閥門處發生泄漏,對操作人員造成人身傷害。
3.1.3 酸堿操作時現場至少要保證兩人,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監護,操作期間不得進行其它操作。在酸堿進罐時,造作現場會有酸霧等刺激性氣體,可將儲罐室的軸流風機打開,進行換氣。
3.1.4 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要密切對儲罐或儲槽液位進行監視。儲罐不要收得過滿,一般高2米左右的臥式罐在收完酸堿后液位在1.6米左右為宜。停止送酸堿前要提前對相關單位進行通知。如果電話聯系不上,要及時和調度部門聯系,并做好采取應急措施的準備。
3.1.5 由于液堿在管線中易結晶,且冬季堿存留在管線中已發生凍凝現象,所以一般在北方地區,堿線都帶有伴熱線。為防止意外發生,冬季收完堿后還要對管線進行吹掃。所以冬季收堿時,不能收得過滿,要為管線中堿液預留出罐體約1/3的空間。
3.2 床體再生的操作要點
化學水需要再生的床體有陽床、陰床和混床。陽床用硫酸進行再生,陰床用堿進行再生,混床再生時酸堿都要用到。
3.2.1 再生方法
各床體再生的方法基本一致。首先將再生流程打通,啟動再生水泵對床體進行通水。酸堿再生液通過噴射器被“吸入”管線中,通過調節閥的自動調節,與水混合達到要求的濃度后,流過樹脂層與樹脂充分反應。
3.2.2 操作要點要點
(1)再生前,需要對酸堿進行計量,將儲罐出口閥打開,使濃酸或濃堿流入小計量罐。計量時要帶好防護面罩和防護手套。計量完畢要及時關閉大罐出口閥門,防止發生意外后,計量罐中酸堿液回串入儲罐。
(2)在加酸或加減完畢時,要及時關閉計量罐出口閥。酸堿加完后,噴射器會將空氣吸入管線,將氣體帶入床體。這部分氣體積聚在床體上部不能及時排出,會使床體壓力升高,當壓力生意一定程度,水進入床體就會變得困難,如果不關閉計量箱出口閥,水容易經噴射器進入計量罐。計量罐內會有殘存的酸,酸與水混合會放出大量熱,使計量罐發燙,嚴重時水還可能進入大儲罐,造成相當嚴重的后果。
4 酸堿灼傷的應急處理
4.1 酸灼傷的應急處理
4.1.1 立即脫去或剪去污染的工作服、內衣、鞋襪等,迅速用大量的流動水沖洗創面,至少沖洗10~20分鐘,除了沖去和稀釋硫酸外,還可沖去硫酸與水產生的熱量。
4.1.2 初步沖洗后,用5%碳酸氫鈉液濕敷10~20分鐘,然后再用水沖洗10~20分鐘。
4.1.3 清創,去除其他污染物,覆蓋消毒紗布后送醫院。對呼吸道吸入并有咳嗽者,霧化吸入5%碳酸氫鈉液或生理鹽水沖洗眼眶內,傷員也可將面部侵入水中清洗。
4.2 堿灼傷的應急處理
4.2.1 不慎讓酸濺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碳酸氫鈉溶液。
4.2.2 不慎讓堿濺到皮膚上也要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硼酸溶液。
4.2.3 如果濺到眼睛里,要用水洗,邊洗邊眨眼,不可以揉。
5 結束語
酸堿在化學水處理裝置過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助劑,也是水處理裝置最危險的化學物質。使用酸堿時首先要保證安全,在操作環境安全、操作者人身安全、操作設備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各項工作。
參考文獻
[1]劉德君.同步法脫氮技術可行性討論[J].石油化工環境保護,1997(1).
[2]祝鐵山.煉油污水處理技術調查報告[J].石油化工環境保護,1995(2).
[3]劉學東.煉油廢水生化處理方案選擇[J].石油化工環境保護,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