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月28日下午,山東即墨市店集中心社區西棗行村喜氣洋洋,鑼鼓喧天。村頭懸掛的“歡迎韓杰回家”的大紅橫幅格外醒目,村中心大街上早早站滿了鄉親,村里的秧歌隊歡快地扭起秧歌,村民們人人笑容滿面,一派喜慶歡樂的氣氛。
原來,這天,村民韓黎明走失25年的女兒韓杰將在丈夫、養奶奶和網絡尋親志愿者陪同下,從廣東惠州回家,與親人相認。眾位親友、鄉親聞訊趕來,和韓家分享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下午3時40分左右,韓杰一行乘坐的商務車緩緩開到村頭。車子停穩后,最先走下車的是一位30歲出頭的女子,她就是韓杰。已等候多時的韓黎明和老伴袁秀彩快步上前,三人緊緊相擁,抱頭痛哭。
韓黎明抹著淚說:“孩子回來了,回家就好,回家就好!”韓杰82歲的奶奶拄著拐棍站在門口,一看到韓杰,便放聲哭起來:“杰杰,奶奶每天都想你啊!”韓杰淚流滿面,一面安慰父母,一面攙扶著奶奶走進了闊別25年的家。此情此景,令在場的鄉親們唏噓感嘆,不少人感動落淚,大家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
愛心人士相助,苦尋25年的女兒回家認親
2014年3月2日,韓黎明28歲的小女兒韓妮妮正在一家制衣公司上班,突然接到青島一位社會志愿者打來的電話,說在網上發現一則尋親啟事,與韓妮妮所發的尋找姐姐的資料非常吻合。韓妮妮一聽,激動不已,放下手頭的活,就跑到公司辦公室找電腦上網。她打開這位志愿者發來的“寶貝回家網站”網頁,一則尋親啟事跳出來:“性別:女;失蹤時間:1989年;失蹤人所在地:廣東省惠州市;失蹤地點:湖北省武漢市。記得家里有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還有一個2歲多的妹妹,不記得妹妹的名字。媽媽有精神病。還有叔叔、姑姑,離自己家不遠……”韓妮妮看完這則啟事,歡呼道:“這肯定就是我姐姐!”
“爸,我姐有消息了,我姐有消息了!”韓妮妮立即跑回家,把這則消息告訴了正在院子里忙活家務的父親。62歲的韓黎明聞訊怔在那里,眼淚簌簌落下,口中喃喃地說:“是真的嗎?”“這次肯定是真的!”韓妮妮急切地說。
好消息像長了翅膀似的,迅速傳遍了全村,鄉鄰們都替韓家感到高興。
說起25年前大女兒健健的走失,韓黎明記憶猶新,至今痛心不已。
那是1989年農歷二月初二,韓黎明患有間歇性精神病的妻子袁秀彩,帶著6歲的大女兒健健坐火車去武漢走親戚。傍晚,母女倆下火車后,在熙熙攘攘的武漢火車站廣場,健健走失了。當袁秀彩發現女兒不見了,拼命呼喊,急切地在附近的幾條街道來回尋找,可是找到半夜也不見女兒的身影。
得知寶貝女兒走丟了,韓黎明心急如焚,連夜從即墨趕往武漢尋找。然而,一個星期過去了,沒有任何消息。韓黎明無奈,只好返回山東。從此,一家人開始踏上了漫漫尋親路。他們發傳單,登報紙,找電視臺、電臺播放尋人啟事。只要能想到的辦法,他們都會去做。但凡有一點線索,韓黎明都會親自去看看。25年間,他先后到過東北、河南、廣東等地尋找。眼淚流干了,積蓄花完了,韓黎明依然沒找到女兒。
女兒的走失讓這個原本貧困的家庭陷于絕境,生活沒了希望,只有痛苦、悲傷和思念。韓黎明經常蹲在村頭傷心落淚,他在心里念叨著:“寶貝啊,你在哪里?你早點回家吧!”
韓黎明尋女的故事打動了很多人,眾多鄉親、當地政府工作人員以及一些好心人、尋親網站志愿者組成一個尋親隊伍,幫助韓黎明尋找走失的女兒。中心社區為韓家辦理了低保,而且逢年過節都登門慰問;韓黎明數次去外省尋女,每次村里都自發為他捐款籌措路費;熱心鄰居看他家地里農活沒人干,都主動來幫忙。
2011年,韓黎明托人幫自己寫了一則“尋女啟事”,寄給在北京居住的老鄰居韓貽國,韓貽國委托人把“尋女啟事”發到了新華網、人民網、大眾網等十來家網站上。3年多里,韓黎明不間斷地在一些網站上發布“尋女啟事”,雖然一直沒有消息,但他一直覺得,女兒一定會找到。
也許是韓黎明一家人的悲情和癡心感動了蒼天,2014年3月2日,終于獲得走失女兒尋親的消息。
2014年2月28日,有位在廣東惠州打工的叫韓杰的女士在網上發布了尋親信息,很快就被“寶貝回家”網站一位網名為“小梅”的吉林志愿者發現。經過比對后,小梅覺得像是韓黎明正在苦苦找尋的女兒。后來,小梅通過青島的志愿者,聯系到了韓黎明的小女兒韓妮妮。越來越多的相同點,讓韓家人驚喜不已。為了確定這個名叫韓杰的女子就是自己的親人,韓家人決定做DNA鑒定。“寶貝回家”網站志愿者積極聯系遠在廣東的韓女士做血樣采集。3月24日,DNA鑒定結果出來了,確認韓黎明與韓杰存在父女關系。得知這個結果,韓杰回家認親的心情十分迫切,韓黎明夫婦見女兒的心情更是迫不及待,雙方商定,3月28日韓杰回山東老家與父母親人團聚。
6歲女童生命危在旦夕, 武漢人民伸出大愛之手
6歲走失的韓杰是怎么走過這25年的呢?筆者采訪了韓杰,她眼含熱淚地回憶了往事。
1989年農歷二月初二那天,6歲的韓杰在武漢火車站與母親走散后,嚇得哇哇大哭。她在雨中的街頭四處尋找母親,天黑時過馬路被一輛車撞倒了,額頭上的傷口鮮血直流。她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生命垂危。幸運的是,一些好心人把她送到了武漢同濟醫院救治。同濟醫院在不知小韓杰身份的情況下,開通了綠色通道,調派了最好的醫生成立搶救小組,第一時間給她做了手術,把她從鬼門關前拉了回來。
小韓杰的生命雖然得救了,但她因為車禍中頭部受到重度撞擊,蘇醒后語言表達不清,意識時而清醒時而模糊,行走困難。武漢同濟醫院沒有拋棄她,依然精心為她治療,積極幫她康復。經過近9個月的住院治療,小韓杰的身體基本康復。
令韓杰終身難忘的是,武漢同濟醫院不僅挽救了她的生命,而且在她住院期間,醫生、護士給了她親人般的關愛。護士阿姨們在家做好吃的帶給她吃,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帶給她玩。一些護士阿姨還陪她做游戲,給她講故事,使她感受到家的溫暖。
小韓杰的遭遇引起了武漢當地媒體的關注,很多媒體進行了報道。在小韓杰的康復期,她的歸宿問題成為一些媒體關注的話題。小韓杰的遭遇得到武漢市民的同情和關懷,很多人到醫院看望她,送給她各種禮物和玩具。在大家的關愛下,遠離家鄉和親人的小韓杰一點也不覺得孤單,每天都樂呵呵的。
提起武漢這座城市,韓杰滿懷感動和感激,她說是富有愛心的武漢人民給了她第二次生命。
一位年輕軍人收養了她,她在養父家快樂長大
小韓杰在武漢同濟醫院住院期間,她現在的養父正在武漢當兵。時年22歲的養父從媒體得知小韓杰的遭遇后,非常同情她,經常去醫院看望她,每次都給她帶玩具,給她講故事。小韓杰非常喜歡這位解放軍叔叔,每次見到他都非常開心。
在跟小韓杰的交流中,養父問她叫什名字,她說叫“健健”。小韓杰的即墨方言讓養父聽成“杰杰”,這就是她為什么后來一直叫“韓杰”的原因。
1989年臘月十八,身體康復的小韓杰要出院了。這天,穿著軍裝的養父來到醫院,抱著小韓杰問她:“杰杰,愿不愿意跟叔叔回河南老家過年呢?”小韓杰一聽,高興得親吻養父的臉頰,小手緊緊抱住養父的脖子。養父履行完有關手續后,帶著小韓杰回到了河南安陽的農村老家,那天正好是1989年臘月二十。
養父的家里有養父的父親、母親,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妹妹比小韓杰大不了幾歲。小韓杰來到這個陌生的家里,開始了新生活。韓杰叫養父的父母親“爺爺奶奶”,叫養父的弟弟、妹妹“小叔”、“小姑”。很快,小韓杰就融入了這個新家庭,她和小叔、小姑成了好玩伴,每天過得都很開心。在家里,養奶奶對韓杰十分寵愛,有什么好吃的,總是先給韓杰。養父每月總會寄回錢,盡量讓韓杰生活得好一些。
由于小韓杰不記得自己的生日,養奶奶就把她來河南家里的日子臘月二十作為她的生日。每年的臘月二十,家里人都要給韓杰過生日。
1990年,養奶奶將7歲的韓杰送進了小學的校門。韓杰上小學期間,每天上學都由養奶奶接送。
在養奶奶一家的關愛呵護下,韓杰讀完了初中。養奶奶希望她接著讀高中、上大學,但調皮愛玩的韓杰自己不愿再上學了。
2000年,已經退役的韓杰養父來到廣東惠州工作,初中畢業已一年的韓杰隨養父養母來到惠州,進入一家企業打工。幾年后,韓杰跟同企業的河南小伙馬振雷相戀,并于2004年喜結良緣。婚后,韓杰先后生了兩個兒子,一家4口生活得十分幸福。
骨肉團圓,走失女孩的悲歡離合見證人間大愛
韓杰長大懂事后,最大的心事就是尋找親人。養父一家都支持韓杰尋親,這么多年,他們一直沒有給韓杰改姓,就是希望有一天韓杰能找到親生父母,早日骨肉團圓。
在韓黎明苦苦尋找女兒的同時,養父一家也在努力給韓杰尋親。20多年里,這場尋親行動差不多也遍及大半個中國,除了到處張貼尋人啟事外,多年前,韓杰還曾在養父支持下到中央電視臺做過一個尋人啟事,但并沒有得到線索。
韓杰結婚后,丈夫馬振雷也一直在想方設法幫她尋親。一天,馬振雷聽說有個“寶貝回家”尋親網站,便建議妻子在上面發帖尋親。韓杰趕忙寫了個尋親啟事發上去,沒想到,尋親帖剛發出兩天,就有志愿者發現了線索。當看到志愿者轉發來的父親韓黎明發在網上的她小時候的照片后,韓杰激動不已,立即找到養父確認。
養父看到照片,確認照片上的孩子就是幼年時的韓杰,馬上帶著韓杰來到當地公安部門,抽取了血樣等待DNA鑒定。沒想到,25年的尋親夢,在幾天的功夫,竟然變成了現實。
韓杰回家那天,養父養母和河南的養奶奶、小姑、小叔都陪同韓杰一起,來到山東即墨韓杰父母的家里,親手把韓杰送到韓杰的生父母韓黎明夫婦身邊。低調的養父養母沒有在公開場合顯露他們的身份,只有韓杰的生父生母知道,眾多的媒體都一無所知。第二天,養奶奶一行就離開了即墨。韓杰說,養奶奶跟她感情很深,返程前的晚上,老人家哭得很傷心。
骨肉團圓,親情寶貴。韓杰在即墨的家中度過了7天幸福的時光,因為單位假期有限,她不得不回惠州上班。離別前,韓杰含著淚塞給奶奶和父親各一個紅包,說等暑期時,她要帶著兩個孩子回家認親。相見時難別亦難,韓杰和親人們相擁而泣,依依不舍地灑淚而別。
多年的心愿終于實現,如今的韓杰人生再無遺憾,日子過得平靜而幸福。她依舊在廣東惠州的一家企業上班,丈夫在惠州開出租車,兩個兒子在上小學。筆者試圖電話聯系韓杰的養父,可身為國家公務員的他拒絕了采訪,也謝絕在報道中提及他的姓名。惠州的相關部門派人去韓杰的養父家里做工作,想推薦他為“惠州好人”,也被他婉言謝絕。
談到自己走丟25年的經歷,韓杰感慨萬千。她說,這些年里,她遇到了給她溫暖的社會大愛,更遇到了無私養育她的養父一家,她覺得自己特別幸運,特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