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德經》是中國先哲留給人類文明社會的一部智慧圣典。在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它所閃耀的大智慧和大光芒,一直都影響、照耀著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對世界的文明史也有著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在老子的智慧體系中,既包含著十分豐富、精妙的生存智慧,又包含著博大、深刻的管理智慧,特別是它的管理智慧,對圖書館的柔性管理具有深刻的啟示與十分重要的借鑒作用。就這一問題發表淺見,目的是拋磚引玉。
關鍵詞:“上善若水”;圖書館;柔性管理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1-0288-02
一、“上善若水”是圖書館的最高價值理念
老子《道德經》中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其基本意思是說:至善的境界如同水一樣,水善于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相爭。最接近于“道”的至高境界。居處能夠適應于任何之地,心靈善于保持深淵一樣的沉靜,與人相處以善為本,與人言語信守承諾,行政善于治理,理事善于發揮才能,行動善于把握時機。只要如水一樣不與萬物相爭,就不會有任何過失。在這段論述中,老子極力提倡水的境界,對“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的境界做了“幾近于道”的高度評價,這一境界的具體啟迪意義在于:
(一)“上善若水”是圖書館奉行的最高價值理念
“善利萬物而不爭”是水最重要的品質,這一境界首先啟示圖書館應以“利萬物”作為最高價值取向,以造福人類、造福社會作為圖書館立身的最高價值理念。一個圖書館要想獲得廣泛、持久的社會支持與美譽,要想保持朝氣蓬勃的生命力,尋求長期、穩定的發展、壯大,就必須納容萬物、格局遠大、志存高遠。同時水能夠“處眾人之所惡”,具有甘愿謙下、低調的品質,啟示圖書館,注意從低處著眼,從小處著手,這樣才能找到有利廣大讀者的途徑,才有利于圖書館履行它的天職——一切為了讀者,為了讀者的一切。
(二)“上善若水”對圖書館立業之道的啟示
圖書館應把立業點、立足點建立在讀者的利益和需求上。就像水是萬物的需要一樣,圖書館也應成為廣大讀者之所需。要注意搞清讀者的具體需求是什么,這些需求中哪些己經滿足,哪些尚未滿足,哪些還沒有被圖書館界的同仁所注意到等等。在弄清楚這些之后,才可能把“立業點”、“立足點”落實到現實中,把讀者真正需要的文獻、信息送到他們手中,只有圖書館的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了讀者的需要,才會得到讀者的認同和贊許,為圖書館積累起良好的社會聲譽,只有這樣水“善利萬物”的品格才能真正轉化成為圖書館的品格。
二、“上善若水”是圖書館管理的最高境界
(一)柔性管理的思想精髓是“愛人”
盡管柔性管理的內涵包括多個層次,但其思想精髓卻是“愛人”,即充分尊重人的價值,發揮人的才能,承認人的勞動。通過館員自身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圖書館不僅要建設人性化的圖書館文化,創造“圖書館是我家,發展壯大靠大家”的人性化圖書館氛圍,同時要建立起“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如將傳統考勤制度中的“不準遲到”、“不準早退”等硬性規定,轉變為柔性的“當您由于身體欠佳、交通堵塞、家庭有困難,不能準時到館時,請及時告知相關領導?!辈⑶乙⑷诵曰挠萌撕图顧C制,建立“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制度,應當鼓勵普通館員多提合理化建議,被采納者有獎,未被采納同樣受到鼓勵、尊重。當圖書館真正能做到與館員同呼吸、共命運,真正關心、愛護、體諒、寬容自己的館員,保證館員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物質待遇和生活質量,并為他們充分提供展現自我價值的多種機會時,一定能極大增強館員的歸屬感、成就感、榮譽感和責任感,館員也必將懷著極大熱情去關心圖書館的發展、壯大,任勞任怨、刻苦鉆研,不斷提高自我職業道德與業務水平。
(二)柔性管理的核心在于倡導以人為本的“自我改善”
“自我改善”,是一種理念,一種精神,是“柔性”管理的靈魂所在。著名的馬斯洛需求理論提出人的需求有五個層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這五個層次的需求同時并存,且逐級遞升。隨著信息社會人們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愈顯強烈,更加看重成就感、尊重感、榮譽感和歸屬感,更加渴望有一種能夠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改善和自我實現的人性化的工作環境、崗位、方式?!白晕腋纳频娜嵝怨芾怼奔词且匀诵曰芾砝碚摓榛A,從滿足圖書館員的五層次需要出發,創造“自我實現”的文化氛圍和“自我管理、自我改善”的激勵機制,進而最大限度地調動館員的積極性,增強圖書館的活力和凝聚力。柔性管理倡導“自我改善”,絕不是隨心所欲,放任自流,而是以嚴格、規范的管理為基石,以高素質的圖書館館員團隊為條件,突出館員自我管理的主體,通過順勢而人性化的管理,強化管理的應變能力。它超越傳統的單純制約管理模式,把剛性管理制度的強制實施發展為館員的自覺行為準則和彈性約束機制,把被動的事后檢查考核管理方式轉變成事前預防性的相互協作、互為監督;把館員在圖書館中自我價值的實現與圖書館的發展目標相融合。為促使館員自我改善意識的形成,圖書館應注意及時對館員進行圖書館精神、圖書館文化教育,使圖書館的整體精神、管理理念和價值觀得到館員的充分認同,通過準則教育、崗位技能培訓,自我學習提高以及危機感教育等具體活動,充分提高館員的責任意識、團隊意識、競爭意識、自我改善和憂患意識。
(三)柔性管理的關鍵在于管理的完整化與體系化
圖書館的柔性管理不能只停留在某一部分或某一層次上,應當實施整體化、系統化的柔性管理,從圖書館的追求目標到創新法則、組織設計、人力要求以及制度安排等進行廣泛、深入的展開,由此才可使圖書館成為一個凝聚力極強,具備整體優勢的團隊。柔性管理應適應廣大讀者需求和快速滿足讀者個性化的要求為宗旨。海爾集團的“真誠到永遠”,小天鵝的“全心全意”,都體現出了“利萬物”、“愛民”的思想境界。
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柔性管理則要求館員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要求我們的館員同志能夠注重自我提高、全面發展自己,并以良好的職業道德、精湛的專業技能和過硬的身體素質來適應柔性管理的全面要求。作為圖書館的管理者,也要把館員的全面發展作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使館員能與圖書館同呼吸、共命運。在制度的制訂方面,柔性管理要求針對傳統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弊端與缺陷進行打造,建立任人唯賢、去留自由、能上能下、民主決策、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用人機制,要求圖書館能為館員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訓機會,建立適應圖書館工作任務和工作方式的績效考核制度,以合理、綜合評價館員的各項工作。這樣才可以充分而合理地利用人力資源、人力優勢,提高圖書館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總而言之,老子所闡述的“上善若水”的至高境界以及“以柔克剛”的行為方式,對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有著深刻的啟迪與借鑒意義,值得圖書館界的管理者們深思,關鍵是付諸實踐。
參考文獻:
[1] "[美]彼得·德魯克.有效的管理者[M].廣州:新世紀出版社,1986:87.
[2] "[美]邁克爾·哈默,詹姆斯·錢皮.改革公司:企業改革的宣言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63.
[責任編輯 "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