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得驚人的海水、白得耀眼的沙灘,還有神秘的海上傳說,哪片海域能比加勒比海更加野性不羈又美若天堂呢?天氣漸熱,怎能放過這肆意玩水的大好時節——浮潛、登陸無人島、海釣,頂著燦爛陽光和蔚藍天空,再加上新鮮的饕餮海鮮,這樣的Sea Safari不動心太困難!跟著我們的旅行達人一起開船出海,盡情享受歡樂的海上大冒險!
對于加勒比海,我們一直有種莫名的好感,大概是來自于電影《加勒比海盜》中那格外湛藍清澈的海水吧。游覽完瑪雅遺址科潘后,我們前往洪都拉斯的加勒比海小島烏蒂拉(utila)附近的寶石島(Jewel Cay)。
科潘到烏蒂拉需要先坐車到洪都拉斯的第二大城市圣佩德羅蘇拉,然后轉車前往海濱城市拉塞瓦,再從碼頭坐一個小時快艇,到了烏蒂拉再坐半小時的快船才能抵達最終目的地寶石島。即便如此折騰,而且圣佩德羅蘇拉還被稱為全世界最危險的城市之一,也抵擋不了我們前往加勒比海的熱情。
天堂在加勒比的海底
寶石島是一片小小的島礁,島上住的幾乎全是原住民,白人黑人都有,居民人數不到500個。唯一一條小小的水泥路貫穿這個小島礁,而且只需要5分鐘就可走完全程。島中間的一座小橋上,每天都有全副武裝的士兵執勤。
這是個非常安靜平和的小島,路兩邊大多是兩層的小樓,有著長滿植物的小院子,白色的籬笆墻上用了很多的海螺殼來做裝飾。偶爾還能看到蜂烏在花叢中吸食蜂蜜。島上最熱鬧的地方,就是學校的操場。白天有幾十個小孩子嘰嘰喳喳上學,黃昏時又有一堆十六七歲的年輕人在玩球。在這里生活,有一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到了加勒比海,不浮潛簡直對不起這世界上最美的海水了一當我們下潛到海里,巨大的腦珊瑚像恐龍時期的巨蛋一般散落在海底,樹珊瑚則把水下變成了叢林,海扇在海水中輕輕飛舞,美麗的紋路一覽無余。我們身邊的沙丁魚集結成群,像一團煙霧一樣不時在海底變換,而巨大的綠海鰻從珊瑚礁洞里探出頭來張開長滿利齒的尖嘴呼吸。在加勒比的海底,你能看到很多很有趣的海洋生物:海兔螺張開絢麗的觸角附在珊瑚上進食,旁邊就是憨態可掬的大剌純,加勒比珊瑚礁魷魚不時變換自己的體色,還有各種各種叫不出名的小魚在你身邊游弋。如果你要問我天堂在哪里,我一定會告訴你,天堂在加勒比的海底。
寶石島附近還有兩三個很小的島,沒有人居住,聽說其中一個小島附近有很不錯的白沙灘,我們打算自己劃皮劃艇過去玩玩。加勒比海的海水大部分時間比較平靜,在天晴無浪的日子,劃著艇在海上漂著也是特別的愜意。我也沒有忘記把魚竿支好,一路拖釣過去。從旅館的碼頭劃船到有沙灘的小島大概需要半個小時,除了可以通船的主航道,其他地方大多是淺淺的珊瑚礁。透過水面就可以看到很多漂亮的珊瑚礁小魚。
這里的鸚鵡魚數量非常多,浮潛時經常可以看到大群色彩絢爛的鸚鵡魚游弋于珊瑚礁之中,且不乏體格龐大者。按照科學家的研究,加勒比海沙灘的主要制造者就是鸚鵡魚,它們每天都要食用大量的珊瑚,而排泄物就是潔白干凈的白沙了。想象—下你躺在潔白的沙灘上曬太陽,其實是躺在鸚鵡魚的糞便上打瞌睡呢。
出發!破浪出海去釣魚
加勒比海實在是我目前為止見過最美麗的海域,水質清澈透明不說,珊瑚和魚的種類也非常多,我自然非常期待在這樣的海里釣釣魚。海上起了兩天海浪下了兩天雨后,迎來了一個風平浪靜的大晴天。我們約好船長,一起出海釣魚。
這邊的漁民釣魚談不上什么釣法技巧,基本就是開船時拖釣和潛水用魚槍打龍蝦。船長有一個船竿和幾個手絲,線都非常粗,估計拉力至少有五六十公斤。巨大的鐵鉤上綁了一些彩色的絲線和鉛頭,有時候直接大鐵鉤掛魚肉。
船行不久,魚上鉤了,是一條小小的金槍魚,身體兩側有輪胎一樣的花紋。船長介紹說這種金槍魚長不大,釣上來的體形多是這個尺寸,而且肉很老,吃起來像輪胎一樣,當地人都不愛吃,主要是用來做餌釣梭子魚的。釣這種金槍魚也很簡單,只要在魚鉤上綁上色彩鮮艷的絨線絲,在水面拖釣就可以了,拉力也一般。畢竟是第一條魚,有點小小的興奮。這條可憐的魚馬上就被船長剔下魚肉來做了誘餌。
畢竟還是新鮮的魚肉比較有誘惑力,在收獲了幾尾小金槍魚以后,我們釣到了第一尾梭子魚。這個尖牙利嘴的家伙有六七十厘米長、三四斤重,在國內還有個名字叫做海狼。很多人釣魚時,拉上來的魚經過梭子魚棲息的水層時,都被它們咬得體無完膚,甚至只拉上來一個魚頭。要想釣海狼,必須用鋼絲線做前導,這樣才不會斷線。梭子魚的魚肉吃起來是一片一片的,尤其是體形中等偏小的梭子魚,肉質更為鮮美。為了防止被它的尖牙利嘴所傷,船長操起斧頭,三兩下就把它敲死了,看得我倆一愣一愣的。
正在聽船長吹噓他有一次碰到一尾巨大的瓦胡魚斷線逃走的故事時,手中的魚線傳來一股巨大的拉力——大魚上鉤了,頓時整個人都精神起來了。我們常說放長線釣大魚,是因為大魚的警惕性都比較高,離人太近不容易索餌上鉤,所以我們的魚線也放了有三四十米。要用手把這三四十米魚線都拉回來,可不得不說是個力氣活。還好魚線比較粗,否則我的手都要勒出血痕了,沒有手套不要玩手絲。拉上來,果然是尾大魚,身長超過一米,大概有十幾斤重吧,這可是我在海里釣到的最大的魚,看我的樣子就知道我有多興奮了。
“捕捉”一頓龍蝦大餐!
大概開了兩個小時的船,才到了第一個捕捉龍蝦的點。近島的龍蝦已經捉得差不多了,只有經驗比較豐富的船長才知道哪些地方還有剩余。加勒比海的龍蝦數量算得上很多了,船長每次出海都能抓到三四十只,雖說不是人人如此,但這數量也已經夠嚇人了。這邊的龍蝦棲息在水深10至20米的珊瑚礁區,白天也會出來,躲在礁石下面。只要潛水下去,在礁石下細心尋找,發現后便可用魚槍或搭鉤鉤住,看他們的動作,那叫一個手到擒來。可惜水有點深,我自由潛下頂多到七八米,不然就可以親自爽一把了。
加勒比海常見的龍蝦有兩種,一種叫做Caribean Spiny Lobster,翻譯過來大概叫做加勒比刺蓋龍蝦,因為它全身的鎧甲上有很多尖剌,不戴手套去抓的話絕對是自找苦吃。還有一種叫做Spotted Spiny Lobster,體形較小,也是全身長剌,不同的是殼上有很多斑點,大概可以翻譯為斑點剌蓋龍蝦。這些龍蝦的殼非常堅硬,想要直接用叉剌穿它們頗費力氣。不夸張地說,我在海產市場都好像沒有見過這么多活的龍蝦,而且每只個頭都這么大,讓人看得垂涎欲滴,吃貨本色立現。
除了龍蝦,船長還順手打了條魚上來,據他說叫紅鯛魚,味道很好。不用他說,我也看得出來。在我的印象里,紅通通的魚好像都蠻好吃的,比如在印尼吃的大眼雞魚,這條絕對是既好看又好吃。
當天的戰果是相當驚人的,大概抓了三四十只大龍蝦,梭子魚兩條,金槍魚四五條。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已經吃了一個星期的梭子魚了。島上做菜比較簡單,食材也很少。我吃了煎魚排、炒魚片、西紅柿魚片湯,食材自然新鮮,不過少了大中華的各種輔料和精致的做法,也著實把我吃膩味了。都說出國的人最愛國,離開祖國越久,越懷念祖國的美食,誰讓咱們長著一個固執的中國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