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路勘察設計理念是建設好一條公路的先決條件,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個國家社會發展的前進方向。文章提出以自然、和諧、可持續的發展觀作為公路勘察設計理念的原則,進而揭示出公路勘察設計理念的重要意義,旨在為公路勘察設計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勘察;設計;理念
引言
公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杠桿。一條公路的建設,公路勘察設計是先導,是需要前期準備的,也往往是衡量公路建設質量的標準,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公路勘察設計的總體思路、指導思想就是公路勘察設計理念的核心,是公路勘察設計的靈魂所在。
1 公路勘察設計理念總體思路和原則
公路勘察設計理念應該本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科學合理地進行。在對生態環境最小破壞的基礎上,從我國的國情和地區實際情況出發,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設計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公路。勘察設計人員也應該轉變舊有思想,以全新的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為重點,努力設計出自然之路、環保之路、生態之路。文章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公路勘查設計理念。
2 自然理念
“自然永遠是最美的”,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公路建設上。在公路線路選擇上,盡量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保存原始地形、地貌的完整性。公路勘察設計人員應該對公路途經地區的自然環境有一個整體上的了解和把握,進而分析公路對其影響度的大小,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民風、民俗及民情,特別是少數民族聚集地,更應該多多考慮當地的民族特色,所設計出的公路最好能夠與當地的屋舍村落較好的融為一體,最大限度地體現其特有的民族性。對于公路兩旁的花草樹木也應以當地實際情況為主,自然的融入當地,這樣不僅可以體現自然美,更為深遠的意義是適合當地生長的花草樹木其生命力比較旺盛,能夠最大限度地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環境保護。公路一定會對當地的土地和水源有一定的破環性,對此設計時要有對其進行修復的方案,從而將公路建設施工造成地破壞降到最低。勘察設計時應該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隨機應變、靈活變通,隨著地勢而走,減少大興土木。一般情況下,公路都是比較長的,沿途不可避免地會有名勝古跡、旅游風景區、受國家保護的瀕危樹種、重要的河流、珍稀名貴樹種夾雜在其中,這些事物都具有不可恢復性,破壞將造成極大地損失,這種情況下能避免則避免,不能則要事先想好保護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風貌。
3 舒適平坦理念
我國每年都有人死于公路上的交通意外,公路上的安全是必須要考慮的關鍵因素。公路上的車輛都是在運動中的,公路的舒適平坦度將直接影響駕駛員的行駛體驗度,還將影響其心情。舒適平坦的公路能夠給予駕駛員充分的安全感,減輕駕駛員的工作,為其提供順暢的行車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4 經濟理念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事關國計民生的百年大計,它的成敗與否、實施效果的好壞對國民經濟能否健康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我國的經濟不發達,交通運輸不能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如何把有限的資源分配到合理的用途上去,這是需要探討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進行大量、不間斷的探索。項目的后評價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在項目后評價起源階段,人們主要側重于財務分析,以財務的好壞作為評價項目成敗的關鍵的主要指標。公路項目后評價是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對建設項目決策、設計、施工和運營階段工作及其變化的成因,進行全面的跟蹤、調查、分析和評價,為不斷提高決策、設計、施工、管理水平,合理利用資金,提高投資效益,改進管理,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依據,以保證建設項目和整個公路基礎設施的可持續發展。公路建設必然造成大面積土地的永久占用,節約土地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之一。受到經濟建設的影響,近年來我國土地沙化越來越嚴重,土地資源也隨之緊張,這是在公路勘察設計中值得重視的問題。公路工程在達到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的同時,也要講究自身的投資回報。德國在這方面是比較先進的,他們的服務設施盡量的和當地的旅游設施及其他重要設施聯系起來,這樣不僅滿足了旅客審美需要、方便了旅客的出行,也給當地帶了豐厚的收益,同時也大大增加了公路部門的收益。在公路工程策劃及設計中,就需要每一個工程技術人員時時刻刻都有經濟理念,在問題出現時,要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權衡,找出最佳方案。在未來的工程中,工程人員既要發揮現有的實用技術,又要采用高新技術,謀取綜合效益以及交通戰略現代化,促進社會、經濟、環境、資源等方面的協調發展。
5 服務理念
服務理念是一種全新的勘察設計理念,是要求勘察設計人員秉承著服務的思想并將其不僅反映在公路勘察設計過程中,公路在施工和營運的過程中也同樣需要。跟蹤服務作為勘察設計工作的一部分,是將勘察設計理念進行總結和完善的重要階段。勘察設計人員需要換位思考,站在建設、施工、監理、使用、管理的角度上來判斷公路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確保公路營運的安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交通工具的要求度也在上升,勘察設計人員需要與時俱進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力爭達到群眾滿意的服務度。
6 生態理念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公路建設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出行要求的提高,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建設生態公路成為公路建設的必然方向。“生態”是目前使用十分廣泛的詞匯,在英語中,生態與生態學是同義詞,從字面上可直接理解為生物存在的態勢。1969年德國科學家赫克爾首先提出了生態學的概念并賦予科學的意義,指出生態學是一門生物之間、生態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科學。生態學研究的基本內容是兩個方面的關系:(1)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2)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人類生態學的研究從傳統的動植物領域擴展為人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研究。生態公路工程是從公路工程的角度出發,以生態學基本理論和方法為基礎,以提高公路安全和環境保護為目的,對路域生態系統進行人工設計,采用自然恢復和人為生態重建相結合,即注重土木工程材料,又注重生物材料,建立生物群落結構合理,景觀生態優美,視覺效果和諧而且高效經濟的公路。生態理念是以建設可持續發展生態公路為出發點,從水環境、聲環境、動植物資源、水土流失等多方面,分析公路建設對其直接、間接和潛在的影響。“生態設計”是尋求公路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建設與經濟發展,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平衡點,樹立該理念不僅能潛移默化的提高設計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戰略觀念,而且能提高公路勘察設計產品的藝術品位。
7 結束語
公路上的勘查設計理念是公路建設工作的先導更是靈魂。勘察設計人員應該轉變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全力設計出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公路。
參考文獻
[1]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設計指南[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張琪.公路勘察設計理念更新的幾點認識與思考[J].西南公路,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