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老油田諸多特點,文章立足老區,充分挖掘油藏潛力,實施精細化油藏管理,以“穩定并提高單井產量和注水開發基礎年為基礎”,依托“一井一策”精細管理模式,加強管理,合理調控開發指標,摸索了切合油田實際的現場管理方法。
關鍵詞:老油田管理;精細管理;穩產;開發指標
針對老油田油藏類型多、井距大、井站區域廣、低能井、報廢井、長關井多、注水油藏少(非注水油藏12個),穩產難度大的特點。我作業區立足老區,充分挖掘油藏潛力,實施精細化油藏管理,以“穩定并提高單井產量和注水開發基礎年為基礎”,依托“一井一策”精細管理模式,加強注水區塊注水管理,優化措施選井,努力提高低能井、長關井開采效益,合理調控開發指標,取得一定效果。
1 主要做法
1.1 加強注水區塊注水井管理,油藏確保地層能量
以開展“注水基礎年”活動為契機,以“注好水、注夠水、精細注水、有效注水”為核心,根據作業區油藏開發形勢及壓力變化情況,實施動態調水、間注、變水量相結合的多種注水方式。確保注好水、注夠水,保持地層能量。2014年水井維修20口,增注7口。重點抓好股份公司重大實驗“530八道灣組注水專項治理”研究,上調水量39井次,下調水量14井次,油井逐漸見效,井組增油1501t,含水由80.3%下降至78.5%。
對油井含水實行分類,對部分高含水井實施控關、堵水、補層等措施,控制無效水采出,提高注入水利用率,除530克下組油藏因物性差注水不滿足地層壓力下降外,530八道灣、烏爾禾組等主力油藏地層壓力均保持穩定或上升,油藏整體含水穩定并呈下降趨勢。
1.2 以勞動競賽為載體,充分挖掘油井潛力
積極開展群眾性活動中,實施了調參、低能和高含水井定期搗開、加密調開時率、控制套壓、長停水井撈浮油、低能不出改進單罐等一系列管理上產會戰措施,工作量180井次,實現會戰老井超產856t。
作業區通過以歷年挖潛上產思路為基礎,以勞動競賽為載體,針對“低能井、報廢井、長關井”多特點,開展“一井一策”綜合挖潛,制定詳細的挖潛上產思路,并及時與各部分溝通、協商,加快措施進度。2014年實施管理上產231口,增油1830t。實施定期搗開共103口,增油600t;加密開井時率13口井,增油150t。對長關水井放壓撈油4口,共撈油30t;低能調開井進單罐生產96口井,增油900t。合理控制套壓15口,增油150t。2014年作業區實施檢泵270口,累計恢復油量81000噸。通過各項上產措施全面展開,有效的保證了作業區原油產量穩定,遞減速度明顯減緩,實現增油8.47萬噸,絕對遞減率遞減3.6%。
1.2.1 加強低能井挖潛、復產。對九區、八區、446井區等低效層塊長期停產潛力井進行復產。累積檢泵復產48口(主要在2013.9-11月長關井扶正),增油1540噸。
1.2.2 加大搗開井上產挖潛力度。月均搗開挖潛生產低能井28口,累積增油600噸;月均11口低能井進罐搗開、放壓生產,降低原油生產阻力,提高油井出油率,增油900噸。
1.2.3 加大高含水控關、低能井增產措施挖潛。對高含水控關井撈浮油月均14井次、低能井壓裂提高油層動用7井次,累計增油2130噸。
1.2.4 變“冬關井”為“冬管井”。作業區低能井較多,其中2013年申報冬關井93口,作業區提前做好低能井保溫工作,制定詳細調開計劃,1-3月實現穩定開井54口,做到冬關井不關,變“冬關井”為“冬管井”。累積增油830噸。
1.2.5 加大部分油藏提排潛力。主要針對530八道灣組油藏供液能力較強,實施換大泵以及地面調參16口,累積增油1060噸。
1.3 重點組織,加強跟蹤,優化上產措施,提高成功率
在優化注水的基礎上,采取動態與靜態結合、平面與剖面結合、理論與實際結合、工藝技術與地質需求結合的“四結合”方法油井實施綜合措施,摸清家底,分析潛力,優化上產措施,跟蹤分析措施效果,2014年實施增產措施58口,有效48口,對比2013年同期分別增加17、13口,年措施增產量1.72萬噸,對比2013年同期增產5000噸左右。措施增產量以壓裂、補返、擠液為主,酸化效果差。其中壓裂27口、擠液17口、補返層9口、酸化5口,壓裂措施主要集中在530烏爾禾組油藏、擠液主要為530八道灣組組油藏、酸化主要為530克下組油藏。
1.4 狠抓異常井管理,為異常井早發現、早診斷提供保障
加強抽油井異常診斷、處理、跟蹤及信息反饋,對液量增減幅度大于30%或日產油增減幅度大于3.5噸的油井當日進行現場校產、校樣、診斷、處理;對地層能量低、供液不足的井及時摸規律、優化工作制度;對沉沒度低的井摸索規律控制合理的套壓值等,2014年共跟蹤處理異常井646井次。特別是自2014年3月底,作業區對所管理的抽油井實施“計量、憋泵同步制”管理辦法,為異常井早發現、早診斷、早處理贏得了時間,確保異常井及時恢復生產、油井實現穩產、措施組織迅速、減少躺井占產、節約生產成本。
1.5 完善地質資料A2系統錄入前移,加快異常井處理和上產進度
自2013年10月地質資料A2系統錄入前移試點,后期不斷完善,實現地質資料A2系統錄入前移合理化,加快了異常井處理進度及上產步伐。地質資料錄入前移對比實現了“5個及時”錄取資料及時、發現異常及時、現場落實及時、現場處理及時、跟蹤分析及時。使異常占產時間縮短24小時,平均單井減少異常占產1.0t。
2 實施效果
油井開井時率80.7%,高于要求標準4.7%;絕對年油量遞減率3.4%,低于要求標準3.6%;綜合含水上升率-1.0%,低于要求標準2.2%,以上開發指標均在要求標準內。
作業區開發指標
3 取得的認識和結論
3.1 通過油藏優化注水、加強水井維修、水井日常管理,確保注好水、注夠水,使油藏能有效保持地層能量,并采用合理開采手段提高油井產能,是提高油藏的開發效果的關鍵。
3.2 科學的組織生產、加強基礎管理水平、精細的生產運行,有效的改善了油田開發指標。
3.3 作業區管理的油藏開發時間長,低產、低效井較多,通過“抓落實,重細節,強基礎”的管理手段,運用積極探討分析、制定對應措施,實現了作業區多年穩產,形成了一套作業區管理穩產技術。
3.4 立足老區,精細化油藏管理,以“穩定并提高單井產量”為重點,深入開展“一井一策”精細管理模式,通過提高基礎管理水平,可改善油藏開發效果。
3.5 強化精細注水,提高注水利用率,改善注采關系,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夯實穩產基礎。
3.6 要廣泛開展“向管理要油、向潛力要油、向責任要油”的活動,落實崗位責任,強化日常管理,精心組織各項增效挖潛措施,踏實做好各項上產工作。
作者簡介:關照靈(1964,10-),男,錫伯族,新疆伊犁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油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