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在輸送的過程中都會有大量的損耗,電網的損耗率是上升到經濟層面的綜合性經濟指標。電力系統的規劃和設計電網的水平、電網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反映了電網結構與管理經營的質量,這些是能夠有效分析線損管理中的不足和制定相應將損措施的基礎。由于電網的線損在整個電網系統中占據了較大比重,所以對它的將損措施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文章根據10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存在的現狀,著重進行其在管理上的分析,提出積極有效的策略來降低線損。
關鍵詞:10kV配電網;線損管理;將損措施
電網線的折損率是評定電網系統規劃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綜合經濟指標,它的高低不僅反映了電網本身結構和管理的質量而且可以讓相關電力部門有效地分析線損并制定線損措施,日常生活中10kV配電網是使用最為普遍的,因此對10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以及線損降低措施一定要重視。
線損主要有技術方面和管理方面的原因。技術線損是指在電力資源輸送過程中各種元件設備消耗電量的總和,其中又可以分為可變消耗和固定消耗。比如變壓器中電流通過電阻消耗的電量,固定消耗是與電力輸送中的電壓有關,比如變壓器中介質導體所消耗的電量。實際操作中不規范的電網設備安裝以及有關設備質量不合格等等都會導致電網的大量消損。
1 影響線損管理的主要因素
管理線損中存在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電能表的計數不準確、電網線路的不合理規范安裝、工作人員工作不仔細、電網設備日常維護不到位等等。同時,對電網的線損管理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可知性,但是只要加強管理并輔之先進的技術就可以降低線損。
1.1 電網的結構布局
配電網的結構布局對線損大小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配電網上超供電下路很多,且各線路之間的距離較長;迂回的供電線路以及公用變壓器多,配電線路上的負荷點分散分布,且距離用電負荷中心遠等。這種多分支的由中心向四處單向接線方式就不可避免的導致供電線路半徑長,各用電負荷由于分散導致負荷率降低。這樣就導致配電網功率低,網路線損大。
1.2 電能的計量設備
電能的計量設備裝置的準確度直接影響到電能的計量,隨著計量設備使用年限的增長,其精確度也會逐年降低,導致電能計量出現漏洞或者甚至停止計量的情況,這就大大增加了線損管理難度和風險。
1.3 電量計量過程中人為因素
抄表收費是電網管理中重要的環節,在工作中抄表的準確性直接影響電力相關企業部門的經濟效益。在現實中有許多不合理的計量現象,這不僅影響到企業對自身整體環節的評估而且對電網管理造成了麻煩。
1.4 竊電現象嚴重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個人、企業用電需求量越來越大,私人承包電網現象也越來越多。這些群體中存在著許多的不法經營者,他們越過電量表,非法竊電。隨著科技水平提高,他們的竊電手段也越來越高明、隱蔽,這樣大量的電力資源被非法竊取,就給電網管理造成了麻煩,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線損率。
1.5 電網設備日常維護不完善
本身有些電線設備質量就達不到標準要求,再隨著用電量不斷上升,超負荷輸電,加上線路規劃不合理,這些都會造成耗損。我國目前由于人口數量大,用電量大,相關電線設備多、鋪設凌亂并且沒有相關明確的的電網線路設備維修管理規定,所以電網維護工作疏于管理,造成由于線路本身問題產生了大量的線損。
2 10KV配網的降損措施
2.1 改善電網線路布局
由于以前電網設計的布局在結構上不合理,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區域間對用電量的增長也不同,所以現有的舊的電網布局已經不能再滿足現代社會電量需求量大的需要。所以,改善電網結構,合理安排電網布局是當務之急。電力企業應該對電網布局進行統一規劃,同時考慮新增加電網分點。并對電網格局中各個部分進行定期的電流、電壓監測以及電網設備線路的檢查,看是否存在由于年代久遠或者人為因素造成損害的情況。使電網格局合理既能夠靈活運行又能滿足客戶的要求,并且可以減少因電網格局問題造成的線損。
另外在電網建設之前需要充分考慮到電網結構的合理,比如需要注意到要縮短供電設備和用電設備的距離,杜絕凌亂線路搭建和迂回線路等。拿降損成果顯著的淮南電網為例,他們通過積極開展定期電壓、電流、線路的普查,發現某些變壓器負荷很大,就針對這一情況進行改造來平衡區域間的負荷。兩個月的時間將線損率成功由原來的11.3%降至8.7%。
2.2 完善計量設備
電量計量首先要保證電能表的精確,尤其是要保證大用電量用戶的電能表的高度準確,要定期做電能表的普查,進行定期維修、更換。定期檢查中要著重檢查互感器銘牌和存檔資料是不是一致,并及時對數據進行更新,除此之外還要檢查二次接線法、互感器是否有問題。
除了加強對電能表的檢查維修之外,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完善計量設備。比如使用精準度高的電子技能表,這樣電能表自身的損耗也會比著單相感應式的電能表少。針對高壓電企業用戶,應該把計量表管理和GPS負荷管理相結合,來集成多功能的高校的計量終端,實現遠程抄表,遠程付費,不僅可以使電量數據準確度增加而且可以避免人為的抄表數據不如實填寫、用戶竊電等情況。除此之外,在對電量設備的裝設過程中,要準確掌握當地區域的電壓、電流狀況并作出適合的調整。
2.3 加強建設健全的電網管理制度
要在原有的電網管理制度基礎之上不斷完善。成立由領導為主要負責的管理小組,積極貫徹我國對電網的行管行政法規,制定有效合理的管理體系。分共明確,素質考核、責任到人,相互監督、杜絕漏抄。實行崗位考核的模式,實行獎懲制度,對于專業水平較低,業績不合格的應給予斥退,對于業績和能力強的給予獎勵,來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全面實施分區管理政策,包括配電設備的承包、安全以及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對電量的核實以及加量的管理,并定期開展用電普查,建立完善的用電監測系統來避免偷電竊電行為。運用計算機技術運用網絡的力量,完善管理機制,繪制詳細配電網絡圖和運行電網監測系統,分析由計算機得出的數據,來更好完善管理機制中薄弱環節,較少因管理造成的電量耗損。
2.4 健全抄核收費管理制度
規范抄核制度的實施方法,加強對其制度的完善,強化對10kV配電網的檢測檢查,定期檢查管理工作并作工作報告,建立不同常規的反漏查制度。采用高科技手段提高反竊電、反漏查的效率。將前期的預防工作和后期的補救方式相結合來減少電力資源不明流失的現象,實現電力企業的經濟利益最大化。在10kV電網線損降損方法中,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系統是降損的有效途徑之一。更換輸電材質、縮短電線搭建距離,提高一般功率的負荷,在管理中采取責任承包制度,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建立工作人員培訓機制,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通過分析和聯系實際選擇制定降損方案,做到把線損率降到最低。
3 結束語
10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是一個復雜、龐大且十分重要的系統工程,現在我國對10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還不太完善,這就需要在管理中著重強調改善電網線路布局、完善計量設備、加強建設健全的電網管理制度、健全抄核收費管理制度這幾種方案來降低線損。另外還需要采取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結合完善的管理制度來真正做到降低我國電網中由于不合理因素造成的電量損耗,從而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為電力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偉.10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及降損措施分析[J].科技風,2012(03).
[2]王文彬.10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及降損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03).
[3]崔華.淺析10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及降損措施[J].價值工程,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