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與不斷進步推動了科學技術革新的進程,當前變電站的發展建設已經進入了智能化、自動化的歷史新階段。在電力系統的結構優化升級與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建設的工程活動中,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及其工程調試技術越來越獲得工程技術人員的廣泛關注與認可。文章擬對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結構進行具體的研究介紹,以深入探討智能化變電站工程調試技術,切實促進智能變電站穩定持續發展。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調試技術
引言
智能變電站是在新的歷史機遇下采用新型科學技術所建立的新型變電站,它在變電站建設過程中采用集環保性與集成性于一體的智能設備,大大提高了變電站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質量。與傳統的變電站相比,智能變電站在信息的采集、測量、控制、檢測等各方面,均具有更強的靈活性,因此成為當前變電站工程的建設方向和主流。自動化系統結構和工程調試技術是智能化變電站技術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促進智能變電站持續穩定地發展,變電站工程技術人員應當深入了解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結構及其工程調試技術。
1 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
1.1 結構技術與結構作用
智能變電站的自動化系統結構繼承和發展了傳統變電站的綜合自動化系統結構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智能變電站的自動化系統結構技術更為成熟,數字連貫性更好,連接速度更快,其工程應用方式也具有更高程度的標準化要求[1]。完善成熟的結構技術能夠有效促進智能變電站及時進行系統的擴展、維護和更新工作,進一步推動變電站的智能化進程。由于其結構技術運用于變電站一次設備上,這就說明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的基本作用是以優化結構的方式保障變電站一次設備的安全,并在保障設備安全的基礎上滿足實際電網的運行要求。
1.2 結構功能
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擁有諸多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功能以變電站一次設備為對象的功能。智能變電站的結構功能從功能的性質上可以分為系統功能與基礎功能兩方面。系統功能指的是工程人員通過自動化系統有效實施監控管理、遠程操作、站域控制、綜合決策等一系列變電站運作活動,基礎功能則具體指工程人員對自動化系統進行保護、監視、排查的基本工作[2]。系統功能是基礎功能得以實現的基礎與前提,這就要求工程操作人員在對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結構進行分析研究時,要求將系統功能與基礎功能有機結合進行綜合討論。
2 智能化變電站工程調試技術
智能化變電站工程調試技術能夠對變電站工廠運作的各個環節與流程實時進行有效的調試和監管,以切實提升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水平,增加變電站經濟收益。智能化變電站工程調試技術在智能化變電站運行活動中的應用具體來說包括調試基礎、調試原則、現場調試活動等三方面。要深入理解智能化變電站工程調試技術,應當從這三方面進行具體闡述。
2.1 調試基礎
在智能化變電站中采用工程調試的方式,是以自動化系統具體工程運作活動為工作對象的。一般來說,變電站為了優先實現工程建設與完善的目標,就會將工程調試技術運用于建設活動中。因此,智能變電站工程調試技術應當以自動化系統及其智能設備軟、硬件的集成工程建設活動為前提和基礎,以變電站一次設備為對象,為了實現變電站功能的有效應用發揮而實時進行調試。與此同時,系統設備集成、調試分系統技術等都屬于工程調試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智能變電站工程調試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及時有效地滿足智能變電站從監控、操作到信息安全、檢測排查等各個方面的技術要求。
2.2 調試原則
工程調試原則能夠有效指導智能變電站工程調試技術的實際應用活動,因此在工程調試活動中占有不可獲取的重要地位。工程調試原則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指導特點分析與指導探究調試的內涵與目的兩方面。在實際工程調試過程中,工程技術人員如果發現變電站目標智能設備需要重新更新配置,這就說明自動化系統的集成工作并未完全完成,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針對這一情況,工程調試人員應當在對職能設備進行配置更新的基礎上調校智能設備。系統工作調試過程中,工程調試人員對單體設備進行合格調試后,還應當對所有的系統設備從整體上再進行調試檢測[3]。此外,原則上工程調試人員在調試工作中只能修改單體設備的定值和參數,在調試活動的最后,工程人員應當核實自動化系統各組成部分設備軟配置的完好性和有效性,用以檢驗整個系統設備硬件配置的完整性。
2.3 現場調試
現場調試工作是智能變電站工程調試技術應用的核心與重點。在現場調試過程中,工程調試人員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工程調試人員應在及時對現場環境條件做出判定,檢查網絡的有效通信情況與相關電力設備的使用情況,在滿足調試要求情況下才能正式開展調試工作,檢查過程中,工程調試人員應當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對系統設備的軟、硬件配置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符合標準化數據的系統設備才能投入使用;其次,工程調試人員應當注意工程現場設備的命名與調度文件的可靠性,應當注重站控層設備與數據庫的有效效,對于失效的設備、文件與數據均應及時摒棄并進行更新。在此基礎上,工程調試人員通過安裝相關應用軟件,重新配置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各項功能界面,著力在現場調試試驗中促進智能變電站工程調試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3 結束語
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與不斷進步推動了科學技術革新的進程,電力系統的發展革新同時也迎來其歷史新階段。在電力系統革新發展的過程中,智能變電站的建設及投入使用獲得越來越多技術人員的支持與認可。自動化系統結構和工程調試技術是智能化變電站技術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力系統工作人員只有對二者進行深入透徹的理解和認識,才能不斷優化自動化系統結構,才能不斷發展革新工程調試技術,以促進我國智能變電站在新時期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翔,張沛超.數字化變電站的主要特征和關鍵技術[J].電網技術,2012,11(23):67-69.
[2]劉成君,張愷凱.數字化變電站及其對繼電保護的影響[J].電工電氣,2011,2(4):4-7.
[3]吳俊興,胡敏強.基于IEC61850 標準的智能電子設備及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測試[J].電網技術,2012,31(2):70-74.
作者簡介:林平(1976-),男,陜西省榆林市人,大學本科,陜西省地方電力(集團)榆林電力分公司變電運行處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