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礦區野外巖礦石如何描述、定名、巖性描述格式及基本要求。作者在文章中總結了一些經驗技巧,可供同行者借鑒學習。
關鍵詞:巖礦石命名基本要求;巖礦石基本名稱;礦石描述基本要求;其它要求
1 巖礦石命名基本要求
巖石:顏色+典型構造+主要蝕變+巖石基本名稱
礦石:顏色+主要蝕變+巖石基本名稱型+氧化(混合或原生)金礦石
1.1 顏色
主要描述原生色,同時應用組合色,說明其深淺及其明亮,若觀察不到原生色而只觀察到風化色,應加括號說明,如灰黑色、淺白色、青灰色、灰黃色(風化色)等。
1.2 結構
巖礦石結構可從多層次觀察與描述,抓住主要礦物含量特征進行描述。巖礦石的結構與成分的關系密切,結構與成分描述必須對應匹配。
1.3 構造
應從多個層次進行觀察,抓住主要特征進行描述。以下幾個方面必須包括:
層理特征,雖然該區多為平行層理,單層與層系基本上為按單層描述,但存在部分斜層理或波狀層理等,應引起注意。
在砂巖觀察時應注意粒度變化,是否存在粒序層理。
應注意觀察層理間的組合關系,是否為韻律層理、包圈層理。
注意鮑馬序列的觀察確認。
1.4 主要蝕變
礦區主要為硅化、黃鐵礦化、高嶺土化及毒砂化、輝銻礦化、磁黃鐵礦化,部分具相應的金礦化。
硅化主要為脈狀和彌散狀兩種。脈狀硅化主要體理為細脈狀穿插巖石,但達到編錄要求時(大于10cm)且有一定延伸規模時按石英脈編錄、延伸不遠時按硅質團包編錄。彌散狀硅化主要為后生石英呈浸染狀較致密均勻分布,不含成巖期膠結石英。兩種硅化與金礦品位高低存在一定關系,可按蝕變分層編錄,如木梳寨金礦TC20-1。
黃鐵礦化應從晶形、顏色、粒度及分布狀態確定其期次并分別描述,如該區可能存在三期以上黃鐵礦化:淺色細粒狀,多呈團包狀或浸染狀分布;淺黃色中粒五角十二面體,多沿裂隙邊部呈稀疏浸染狀分布,其邊部常見硅化脈;亮黃色粗粒五角十二面體,多沿裂隙面分布,為后期熱液成因。黃鐵礦化的描述應剔除同生沉積黃鐵礦。
高嶺土化為礦區普遍分布的一種蝕變,主要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沿層間滑動帶的層間滑動面分布。主要分布于較硬砂巖與柔性泥巖接觸帶柔性泥巖一側,如百民一帶,其附近或長向上常存在較大的構造活動帶。該層在地表風化破碎和堆積作用下,常形成似強高嶺土化破碎帶,在該區可能廣泛存在。
(2)含長石或泥質、火山質較高的巖石在熱液或構造活動下長石或泥質蝕變為高嶺石形成白色巖類。礦區主要分布于P2w、T2b2層位中,可能為該區含礦巖石之一。
(3)沿層間破碎帶角礫間呈似泥質分布,如木梳寨金礦TC20-1上段,與金礦化關系密切。
以上幾種類型應在工作中加予區分。金礦化為各種地質作用下地質體發生金成礦富集作用,其富集程度達不到邊界品位,但其分布范圍基本可圈定礦體分布帶的一種綜合蝕變。其圈定按樣品分布態勢圈定并命名。本礦區初步定為0.2g/t參與金礦化定名。
其它蝕變主要分布于原生礦中,今后工作中加強地質觀察。
蝕變描述時按弱、中、強三級分類進行區別,指明其與金礦化或品位高低的關系。蝕變描述還應同進描述其爭布狀態、含量等特征。
2 巖礦石基本名稱
巖礦石基本名稱描述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2.1 巖礦石結構
巖礦石結構可從多層次觀察與描述,本區工作主張主要從顆粒大小、填隙物與顆粒物關系兩個進行。顆粒大小主要指明為細、中、粉砂巖及泥巖的基本類型。填隙物與顆粒物關系指明碎屑巖中兩種主要成分物質的關系,為劃分砂巖、雜砂巖及泥巖與粉砂巖的主要依據之一。
2.2 巖礦石的命名
嚴格按巖性分類表及各類巖石命名細表進行命名,定準巖石基本名稱。
2.2.1 巖礦石物質成分描述
碎屑巖由碎屑顆粒、雜基、膠結物、孔隙四部分組成,其中雜基、膠結物合稱為填隙物。據礦區實際,按碎屑顆粒、填隙物兩大類進行分類描述。碎屑顆粒按顆粒大小、形態、成分描述;填隙物按結構描述、指明其物質成分。同時查明兩者間的關系。
2.2.2 其它特征描述
其它特征主要包括次生蝕變、風化特征及其碎裂程度、解理及裂隙發育程度、產狀等。
3 礦石描述基本要求
由于金顆粒細小,肉眼難于分辨,按金屬礦物、非金屬礦物大類描述進行描述。結構、構造按含礦巖石特征加主要金屬礦物分布特征描述。
金屬礦物描述金屬礦物種類、期次、顏色、晶形特征、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非金屬礦物按礦物分類描述,指明與碎屑物質成分含量間的關系或與構造作用間的關系,如高嶺石,即可為顆粒成分長石蝕變,也可為填隙物中的長石或泥質蝕變,更可為構造作用下的泥質物,其三者可明顯不同。
蝕變特征描述,描述其種類、期次、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其它次要特征,如次生蝕變、節理、裂隙、辟理發育特征。
總體特征,如風化狀態、碎裂程度等。
4 其它要求
巖性描述要求實地描述完成,對應,各種要收集齊全各類數據,特別是產狀、層厚等。描述完后應從總體上實地總體檢查一下是否素是否齊全。編錄完成成圖時文字描述隨圖走或單獨附頁由圖面結構定;填圖完成當日整理完善,定期或對某一主題初步完成、對某一地質現象認識完成時在填圖記錄本上寫出總結。
參考文獻
[1]邱家驤.巖漿巖巖石學[M].地質出版社,1985.
[2]曾允孚,夏文杰.沉積巖巖石學[M].地質出版社,1986.
[3]賀同興等.變質巖巖石學[M].地質出版社,1998.
[4]徐耀鑒,徐漢南,任錫鋼.巖石學[M].地質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