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及新農村建設的進一步深入,涉及到農村的資金越來越多,然而由于諸多原因,導致農村財務管理出現一些問題,引起很多矛盾,影響農村的和諧穩定和經濟發展。因此,需要加強對農村財務的管理,確保農村財務的透明度,做到專款專用。本文簡要論述了目前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如何做好農村財務管理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F30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6-07-1
1 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農村資產管理不規范
農村資產管理不規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家底不清、產權不明;二是村里的土地、道路、林地、宅基地等集體資產的管理不規范;三是村里資金的收繳和運用管理不規范。
1.2 挪用資金現象時有發生
目前,某些農村還存在挪用資金的現象發生,沒有做到專款專用,農村的專用款項主要有征地補償費、“一事一議”資金等,部分農村挪用這些資金用于村里其他經費的支出,這樣就會使失地農民得不到應有的補償,就容易造成糾紛,影響農村的和諧穩定。
1.3 農村財務管理不規范
報賬不及時,經常使用白條,尤其是工程款和招待費經常不開具正規發票,而是用白條或者是收據直接支付,入賬很不規范,甚至有些支付憑證后邊沒有附任何附件,財務管理的不規范直接影響資金的正確使用。
1.4 零招待費很難施行
農村仍舊有招待費,零招待費的規定很難施行,有的村招待費用還很高,很難遏制住隱性招待費,隱性招待費的存在對農村財務的影響非常惡劣。
1.5 農村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較低
農村的財務人員大多是被指派的,沒有經過正式培訓就上崗了,甚至有些財務人員都不是財務專業人員,僅僅就會記記賬,完全不懂財務的正確操作規程,更無從談起會計法規,所以就很難發現村里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問題,也就無法及時解決問題,更無法為決策提供正確的經濟依據,造成農村財務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1.6 缺乏民主管理與監督
村務公開監督小組雖然是由村民選舉產生的,但是由于小組成員普遍存在文化素質不高、法律意識不強、責任心不夠的情況,因此,監督小組就很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經常會出現依附村委的意見或者與村委對著干兩種極端情況,這樣的監督就沒有任何意義。
2 對策措施
2.1 加大法制宣傳力度,加強法律意識
加強對村委、財務人員法律知識的培訓,使他們明白法律的重要性、法律的威嚴,使他們明白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違法,村干部和財會人員開展黨性教育、財經管理、法律知識的培訓,提高綜合素質,使其真正知道什么是違法,什么是合法,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所有事情都要按章辦事。同時,也要加強對村民的法律宣傳,使村民懂法、守法,并知道利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將村民調動起來監督村委會。
2.2 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是管理好農村財務的基礎,使農村財務管理有章可循,首先應該嚴格遵守新的 《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同時也要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更加細致的制定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財務管理制度,例如:現金銀行存款管理制度、開支審批制度、民主理財和財務公開制度、債權債務管理制度、資產臺賬制度、票據管理制度、會計檔案管理制度、村干部任期屆滿經濟責任和離任審計制度、“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土地補償費監督管理制度等,使財務人員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2.3 加強集體資產管理
明確集體資產的歸屬,科學評估確認資產價值,建立資產臺賬,完善集體資產的監管辦法。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建立集體經濟組織的清產核資小組,對本村或本社的資產進行徹底清查,對現有的資產進行產權界定與評估,對賬上有而實際已經不存在的資產要按規定程序進行核銷,明確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存量、結構、分布和運用效益,了解整個資產狀況,明晰資產所有權,并進行產權登記。其次,根據清產核資的結果準確無誤地建立資產臺賬,做好集體資產的登記工作,做到賬實相符,并及時反映資產的使用及其變動情況,防止資產的流失,保護集體資產的安全和完整。
2.4 公開農村財務情況
農村財務活動情況應該進行公布,要求定期、如實地公布,公布的內容包括村里的全部財產、債權債務、收支情況、專項資金使用情況、收益分配情況等等,接受廣大村民的監督,對村民有異議的款項,要進行解釋,直到村民無異議為止。公開農村財務情況活動能夠還干部一個清白,給群眾一個明白,進一步融洽了群眾關系,以實際行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新農村建設積聚發展“正能量”。
2.5 加強管理與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財務管理既需要有很強的業務能力同時也需要具備較高的道德素質,因此,培養具有較高素質的財務工作人員是做好財務工作的關鍵。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財務人員的管理與培訓:一是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每年都應該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包括業務技能的培訓,也包括法律道德教育,在提高工作人員業務素質的同時也要為他們時時敲警鐘;二是建立崗位責任制,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感;三是建立審查制度,賞罰分明,一定要要嚴肅財務記錄,出現問題追究責任到底,對工作業績突出,有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
作者簡介:趙亞茹,本科學歷,梨樹縣金山鄉農村經濟管理站,農業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