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土地資源日益緊缺,用地逐漸向城市周邊擴張,農村土地受到嚴重威脅,而且這種態勢愈演愈烈,如何保護現有耕地成為現在乃至將來都需要解決的問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耕地保護不僅是土地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也是今后我國經濟發展和土地管理工作面臨的艱巨任務。
關鍵詞:耕地;保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 F3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6-01-1
保護耕地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亟需解決的重大課題。如果耕地保護得不到認真執行,耕地面積會日益減少,糧食安全得不到保障,由此會引發一系列問題。所以耕地保護問題是一個重要問題,要從思想意識,從行為上認真落實相關政策、法規以及相關保護措施。
1 土地復墾的落實
土地復墾是指生產建設活動和自然災害損毀的土地,對這類土地進行整治措施,使其達到可供利用狀態的活動。比如:生產建設過程中,由于挖損、塌陷、壓占等原因造成的土地破壞,采用整治措施,讓其恢復到可利用狀態。根據2010年之前資料顯示,我國土地以每年433萬畝的速度遞減,而人口卻以每年1300~1400萬人的速度遞增,這樣突出地顯示出人地矛盾的尖銳化。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所造成的土地破壞已經達到2億畝,約占我國耕地面積的10%左右,所以加強土地復墾是十分必要的。但現實是占補及時能做到平衡,但是占的是好地,而補的耕地是差地,表面上達到了目標,實現了占補平衡,可是從質量上難以達到標準。所以不僅要提高對土地的復墾率,而且還要保證復墾質量,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和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 耕地紅線不可逾越
耕地紅線是指經常進行耕種的土地面積的最低值。耕地紅線分為國家耕地紅線和地方耕地紅線。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18億畝耕地是未來五年內不可觸及的約束性指標,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并且在2006年,國務院領導強調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不可突破,而且要管制到2020年甚至更長時間。2009年6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國土資源部提出,堅決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耕地保護紅線不能碰。這說明國家對耕地的重視程度,也是給相關部門下達的硬性指標。
3 嚴格耕地征用審批
要對原有耕地進行規劃、整理,從而抑制城市的無序擴張。嚴格耕地征用審批程序,有效控制用地數量以及用地范圍,只有這樣才能保護耕地。就現在而言,土地利用格局、構建和諧社會和生態安全很不和諧。耕地不僅僅是糧食安全保障,更是生態屏障。人類利用耕地首要目的是運用耕地系統的功能生產糧食以及其他生物產品,與此同時其自身又提供了一種新的生物生存環境,形成耕地生態系統特有的種群結構和食物鏈,為生物多樣性的存在和延續提供了條件。而且在涵養水源凈化空氣上有一定的作用和功能,形成了與城市不同的生態系統和環境質量。
4 加強農村土地整理
對于農村來說土地浪費現象是比較嚴重的,要加強對這些土地的整理,保證土地可持續利用,統籌城鄉發展的新平臺。對農村土地整理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村生活環境,促進農村土地集約利用。農村宅基地整理是工作重點之一,農村宅基地分布廣且分布散,所占用的土地面積大,浪費現象也十分嚴重。要根據農村實際情況來規劃居民的宅基地,科學管理,對于瞞報或者違法建筑進行沒收恢復成耕地。農村尤其是東北農村宅基地院落不規范,土地沒有集中或集約利用,每戶占地面積較大,而這部分土地并沒有形成有效生產。所以對于有條件的農村可進行集中規劃建設,比如可建造高層樓房滿足居住者需求。
5 提高耕地保護意識
一切行動從意識開始。耕地保護也要從意識形態開始,提高相關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以及其他人員的保護意識。加大對耕地保護的宣傳力度,把耕地保護理念深入到人心,讓人民自覺發起耕地保護行動。同時加大執法力度,讓法律發揮其應有作用,對于一切不符合法律程序的用地堅決給予處理。加強巡查,建立土地動態巡查制度,成立土地巡查小組,堅持定期巡查,巡查到位、不留死角,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將違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加大對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對重大違法案件要公開查處,一抓到底,既要處理事,更要處理人,構成刑事犯罪的,要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在法律的配合下思想意識才能滲透徹底。
參考文獻
[1] 國土資源部土地管理中心.土地整治實施模式創新的探索和實踐.土地整理動態,2014,(12).
[2] 嚴全明,等.土地整理.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8(12).
作者簡介:王英,東豐縣三合鄉國土資源所,研究方向:土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