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境內的武當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這里四季皆景,可謂春如夢,夏如滴,秋如火,冬如玉。每年的冬季,武當山瑞雪紛飛,山川田野銀裝素裹,玉樹瓊花世界,分外妖嬈。
自2014年2月4日(正月初五)起,武當山景區迎來新春第一場雪并開啟連續降雪模式,晶瑩剔透、冰雕玉砌的冬韻奇觀,深深地震撼了來此度假的各地游客。
雪僅裹住了山的軀體,像是長滿了潔白的苔蔓。道家的鐘鳴,清脆得產生一種空茫,以強大的穿透力,越過時空,傳到很遠的地方。風雪中的金殿也變成了玉宇瓊宮,宛如來到人間仙境。
武當四季皆勝景,春雪堪稱最銷魂,相比其他季節,雪中的武當更加美麗動人。一夜之間,八百里武當披上圣潔的雪衣,銀裝素裹下的丹墻翠瓦分外迷人,冰雪世界里的玉宇瓊樓恍如仙境。置身于如畫美景中,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們一邊興奮地按動相機、手機的快門,一邊情不自禁地打起雪仗,盡情感受冬雪帶來的快樂。浙江游客林小姐與剛剛結識的幾位小朋友邊搓手邊堆著雪人:“好興奮!堆個超級大雪人,與大家分享。”
“一直聽說武當山的雪景很漂亮,沒想到這么美、這么夢幻。”來自深圳的杜小姐第一次來武當山,碰巧趕上了下雪,她格外開心,與同事們一邊踏雪賞景,一邊不停地拍照發微信,讓好友們分享這奇幻美景。武當雪景更讓攝影發燒友喜出望外,北京攝影愛好者楊先生就是奔著雪景來的,一個月前就開始做準備,幾乎天天都關注武當山的天氣預報。“我與朋友在下雪當晚趕到。武當山的雪景非常壯觀,特別適合拍大場景,冰掛、霧凇還有松鼠等小精靈,適合拍特寫。”楊先生在武當山待了四五天,過足癮再走,“喜歡雪花飛舞時拍片子,那時的山,那時的人,特有感覺。”
踏雪武當,還有一處景觀不得不看。那就是武當南巖,又名“紫霄巖”,是武當山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結合得最完美的一處。在南巖,一座伸出懸崖的石雕,歷來被人們津津樂道。這座石雕叫龍首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龍頭香”。龍頭香長3米,寬0.55米,是古代工匠采用圓雕、鏤雕、影雕等多種手法鑿刻的渾為一體的兩條龍。在萬仞峭壁上懸空伸展的兩條龍傳說是玄武大帝的御騎,玄武大帝經常騎著它到處巡視。正因為龍頭香的神秘和其地位,信士弟子們為表虔誠,每次來朝武當,都要燒“龍頭香”而走上那陰陽生死的邊界。由于下臨萬丈深淵,燒龍頭香的人要跪著從窄窄的龍身上爬到龍頭點燃香火,然后再跪著退回來,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
武當山自古就有“亙古無雙勝景,天下第一仙山”之圣譽。元成帝赦封為“武當福地”;明世宗復封為“玄岳”。位居五岳之上。尤其是明成祖朱棣曾三尋張三豐不遇,于是在公元1412年,修建北京故宮的同時,參照故宮的圖紙,在“皇權中軸”的總體規劃原則下,修建武當皇家道場,最終形成了以天柱峰金殿為中心,以九宮、八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為主體,140里神道為軸線,160萬平方米的中國較大皇家道場,是北京故宮建筑面積的10倍之多。這是大明王朝歷時較長,規模較為宏大的國家工程,史稱“北建故宮,南修武當”、“補秦皇漢武之遺,歷朝罕見;張金闕琳宮之勝,亦環宇所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是被“云中故宮”的建筑藝術所震撼,授予武當山古建筑群為“世界文化遺產”稱號。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進行擴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宮,丹墻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回環畫鏡中”的建筑奇觀,達到“仙山瓊閣”的意境。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處,廟房1182間,猶如我國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覽。金殿、紫霄宮、“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巖宮、玉虛宮遺址分別于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古建筑外,武當山尚存珍貴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稱于世,故被譽為“道教文物寶庫”。
武當山神奇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其物華天寶又兼具人杰地靈的特質給世人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