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在我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精神,是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這既是學生個性化學習發展的需要,也是語文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本文作者根據自身多年的教學工作實踐,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做如下探討。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語文教學是一門富有創新內涵的學科。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聽、說、讀、寫的要求,都含有大量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因素。學生的創新思維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我就教學中如何培養簡單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要不斷鼓勵學生敢于張揚個性,敢于質疑問難、敢問敢想,敢于對權威提出質疑。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通過鼓勵和激發的手段,引導初中學生獨立思考,通過組織學生對教材文本進行閱讀、開展語文基礎知識訓練等手段,不斷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去思考、去分析,從而有效誘發學生以創新思維來看待問題、思考問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還一定要想方設法鼓勵學生能夠用不同的思維角度來思考問題,從而不斷突破常規去探根究底,尋求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性也就自然而然地迸發了。筆者強調的是,教師不應怕學生會“節外生枝”,也不要求所謂的標準答案。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課文,不斷鼓勵學生發表不同見解,說說不同想法憑借教材有針對性鼓勵和引導學生在求異種創新。這就要求教師精心設計好創造性問題,通過問題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不斷放飛學生的思緒,在此基礎上,還要認真組織好課堂提問,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形式思考、盡可能多角度解答。
二、通過激發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必須要高度重視多媒體教學,通過科學適當、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體教學來提升初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創造性。語文教師一定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在聲音、動畫等方面優勢,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多媒體形象性和生動性,真正為學生創設身臨其境的教學情景,不斷將語文科學中那些抽象問題形象化,將那些乏味的文字敘述變得活潑有趣。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為學生提供直觀明了的感性材料,短時間地把學生帶入有針對性的情景中去。語文的形象性、表意性、靈空性、審美性決定了它具有廣闊的聯想、想象空間。馬致遠一首《天凈沙秋思》描繪的一幅“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的畫面,令人浮想聯翩,激發人們真摯、深沉、強烈、永恒的思鄉之情,教你無法抵御。如此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都是由語文富有聯想等特點決定的。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發揮這一優勢,養成學生善于聯想、想象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實施情感教學培養創新的思維
情感教育和創新思維可以開發學生的內在潛質,語文教學離不開情感教育和自己創新的能力,讓學生在情感和思維的活動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這樣將感情教育和創新思維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心理健康,才能促進學生的和諧全面發展。教師只有走進學生的內心,和學生融入到一起,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給他們激勵,讓他們相信自己也能成才,這樣學生才能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他們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初中階段是學生感情教育和思維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階段,在各個方面的知識接觸的累加,對什么事情都會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教師應運用情感教育與創新思維的方法,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思想,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積極向上的精神,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四、創新就是要敢于否定過去并培養學生質疑的良好習慣
創新始于問題。教師在課堂中,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誘發學生發現疑難,提出問題,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給課堂教學帶來活力。教師對課堂上出現的“神來之筆”,要以極大的熱情給予贊揚、鼓勵,學生置身于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之中,創造意識、創造精神就得到有效的培育。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意識,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觀念,探索新的模式,使活動充滿自我創造的激情。因而,在課堂實踐中教師要圍繞教材重點、難點,精心設計問題,而且抓住時機,以啟迪思維,開發思維,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五、指導學法、傳授規律,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讀書是為增長智力,獲得學習的方法和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明確科學的方法是現有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掌握了方法,就是掌握了多種解決問題的工具,因此我們要強化思維培養,尤其針對語文學科的特點強化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綜合思維和辯證思維的訓練,并將其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達到多元互補,多層鞏固,形成習慣的目的。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就要激勵學生大膽問問題(特別是重點難點問題),多側面、多角度、求新求異去解決問題,如指導學生運用比較規律,主動獲取知識,在比較中探索求知。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比較法,讓學生在相同點與不通點的辨析中,調動思維的積極性,掌握比較規律,增強自學能力和辨析能力。眾所周知,創新思維特點是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發展,良好思維品質是從教學實踐中獲得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選擇不同學具進行,從中培養興趣。有興趣,就能更好的去發展創新。
總之,教學過程是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新世界的科技變化日新月異,要提高素質教育的水平,必須加大力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廣大學生只有具備創新思維能力才能夠與時俱進,更好的適應社會的變化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