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高中教學中,語文是一個極其基礎的學科,這主要是讓學生對一篇課文在結構和內容上能夠很好的進行把握。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正確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這一理念,而教師是引導作用,引導學生來讓學生擁有對語文的興趣,并在語文學習中找到樂趣,教師還應該提高教學質量,讓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能夠有一定的提升。正確的高中語文教學方法,可以不只是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更會讓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轉變思想;互動教學
語文教學是高中教學任務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每個教育者將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傳遞給學生的最佳時機。隨著新課改如火如荼的進行,高中的語文教學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人性的培養。新課改不但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更是激發了無數教育者的創新思維,他們讓高中語文教學變得更加充滿生命力。
一、轉變教學思想,優化課堂教學
現在的語文教學課本只是課堂的一小部分,很多老師過分地強調課本,跟著課本走,沒有擴展其他課外的知識,一味地死板地講授課本上的文字知識,講臺下也是一群眼睜睜看著老師的眼神,絲毫看不見學生有什么興趣。這樣的課堂限制了學生自身素質的發展,思維受到禁錮,沒有自己的思考空間,任何新奇的想法都被扼殺了,學生們也對課堂漸漸失去了興趣,甚至是厭惡情緒。高中課堂應該是充滿活力的,現在的學生都處于活力迸發向上的年齡,應該充分體現在課堂上。教師要根據新課改要求,改善教學方法,激活課堂。課前老師可以給學生們講一個冷笑話,這樣先激發起學生的精神,讓他們感覺到樂趣,從而就精神飽滿地投入到課堂上去了。老師應該鼓勵學生發言,不管對與錯,都是可以激活課堂的,有時候學生發言引起的小笑話更可以很好地讓課堂不再死氣沉沉。語文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把課堂搬到課外,無疑會令絕大部分學生感興趣的,不要被“一切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所束縛。人文教學,就是要以學生為本,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開發學生思維。
二、要強化互動教學,讓學生活起來
在強化互動教學課堂時,應根據實際制定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所謂三位一體的新課程教學目標就是要求我們在教學時心中始終要想著學生,人的發展是設置一切目標的依據。教學只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學習體驗,才是可持續的有遠見的。教師上課講什么?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師所講述的只是學生想要領悟而領悟不到的,曾經研究不出來的部分。”這也是說,教師應講在“點子”上,要重在引導上,更多的時間應該還給學生,要巧妙地設計,讓學生有機會體驗,有東西探究,從中萌發創新意識。我們設計每一堂課的時候,都要做到教學形式生動活潑,妙趣橫生。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體驗課堂內容,觀察學生的探究動向,善于捕捉學生的思想火花,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們在大膽放手讓學生體驗的同時,強化互動教學,注意引導學生多讀多練,多討論。學生的創新意識往往都是在這種親身體驗中產生的,讓學生有一個自己展示的平臺。我們必須讓學生放開手來,大膽地“動”起來,真正地“活”起來,“亂”起來,敢于標新立異,敢于向權威挑戰,敢于的老師“抬杠”,因為我們都不愿意看到自己所培養出來的莘莘學子只會看人眼色行事,唯唯諾諾,這樣,怎么爆發創新的火花呢?我們還要允許學生“胡思亂想”,“胡說八道”,可以“朝令夕改”。這需要我們有一雙明亮的慧眼,把我們的學生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為他們導引正確的方向。
三、重視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
經常聽到同事們在嘆息,現在的學生難教,現在的學生難管,特別是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難處理。碰到一些頑皮搗蛋的學生生,不管,教師的責任讓我們責無旁貸;管,有時師生關系搞得劍拔弩張。對此,我也深有體會。我曾教過的班上,有一個非常不好教的學生,對學習吊兒郎當,對自己高考也不抱希望,課上不認真聽講,課下不完成作業。如果說得嚴厲了,他還會和教師對著來。在我的細心觀察下,我發現這個學生除了學習之外,還是有很多優點的,比如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活動,助人為樂,熱愛勞動。我也希望他能把這種思想和行動用在學習上,在課下,我有時候會主動和他聊天,談談他感興趣的體育活動,學習上的困難等,慢慢的,他對我態度有了改觀,會主動問問題,課上學習也認真了,成績也有了提高。通過這件事情,我想到對現在學生的教育不能單憑以前的老辦法,需要我們動腦筋思索一種更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假如我一開始暴跳如雷或大聲訓斥,可能彼此會爭執,他從此可能更厭學。它使我感到對待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方法,有時教師也要學會退一步,學會寬容,學會忍耐,學會一種技巧。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和學生接觸最多,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無形之中對學生產生影響,學生也常常因為教師對自己的態度而對學習產生情感,正所謂是親其師、信其道。因此,教師要提高自己的素質,在教學中創建一種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要關注學生的發展,不能對學生進行惡意的責罵、諷刺和體罰,使學生的心理受到傷害。教師也不能因為學生的家庭狀況或者學習情況對學生區別看待,歧視那些后進生。教師要積極進行幫教,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而不是有意進行歧視。這種以退為進的教育方法不但避免了師生之間的正面沖突而且巧妙地改善了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成了我教育生涯中又一個收獲。
總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應教育發展的趨勢,就必須主動調整自己,并對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盡快掌握新教材的教學規律和特點,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質疑、調查和探究,并在教育實踐中善于總結,勤于反思,與學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要促使學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互相配合,主動探究,成為學習的主人、知識的主人。
參考文獻
[1] 馮寶媛.淺談新課標下高中語文的教學體會[J].學周刊,2011(30)
[2] 周華貴.新課標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淺析[J].考試周刊,2011(14)
[3] 王春蕾.關于高中音樂課改的幾點思考[J].文理導航(中旬),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