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你好
十二年寒窗苦讀,終于一朝金榜題名,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愿望,我們離開父母,走進了神圣的大學校園。來自山南海北的同學,更多屬于自己的時間,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你心目中的大學生活是個什么樣?
轉眼望去,高中的生活已經完全消失,不再有枯燥的學習,也不再有老師的嘮叨,奔來的則是大學的生活。
在心中的某一個角落我始終向往著大學,向往大學的自由,大學的開放學習,大學的個性理念。幻想著走進大學將會少些稚嫩,多點成熟;少點抱怨,多點感激;少點頹廢,多點進取。可是這些我有時一點也感覺不到,反而來的都是副作用。可后來我發現……
當踏進學校的大門,迎面而來的都是成熟的大學生,和他們相比,我們顯得好渺小,沒有他們的素質,沒有他們的才能,更沒有他們的知識,我們身上處處散發著稚嫩的氣息。一點成熟感都沒有,這讓我很擔心。我應該向他們看齊,用我的所得所學去提升我的素質和能力,正視眼前所發生的一切,用行動去證明自己是最棒的。我覺得不成熟的人隨時可以把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看成缺陷,是障礙,然后期望自己能受到特別的待遇;成熟的人則不然,他們不限于自己的困難之中,而是勇敢地去面對和接受它,然后想辦法去克服和解決,他們不會去乞憐,不會絕望,也不會去找任何的借口去逃避。要明白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擺在幸運與不幸運之間,沉沉浮浮的模式里。要想擺脫稚嫩,你只有這么做,才能讓你的成熟感完全地表露出來,做最勇敢的你,做最自信的你吧!這時我發現了這么做對的。
當踏進宿舍的第一步,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可謂是“色香味”俱全啊!垃圾堆如山,味道熏遍天,雖然有點夸張,但這是事實。當老師把我們幾個同學安排到宿舍時,我們從里面打掃出一大堆垃圾。每個同學都很抱怨,這跟以前向往的大學完全不一樣啊,沒有潔白的墻體,也沒有干凈的地板,那是叫一個絕望,哪還來的感激啊!無奈的心情涌向心頭卻吐露不出來,只能聽老師的安排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發現大我們一屆的學長們經常幫助我們,把宿舍打掃了一遍又一遍,反而感謝他們的熱情和無私的幫助了。抱怨的越來越少,感激的越來越多,他們在打掃時,還給我們講他們以前所發生的事,比起他們,我們算是幸運多了,我應該為自己能入住到這個宿舍而感到自豪,這時我發現了這么做對的。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都要記住自己該干什么,要干什么。雖然說大學是自由的,開放的,但要學會自制,這是很重要的。在順境中我要居安思危,這是作為大學生的必備條件,這樣我才能茁壯成長,培養出自己的攀登毅力,培養出自己勇往直前的天性。有時,大學生的我找不到自己價值的時候,我就會去問問他們,何不看看他們是怎樣做的那?要想了解一年的價值,那么你就去問問修課不及格的學生;要想了解一個月的價值,那么你就去問問早產兒媽媽;要想了解一周的價值,那么就去問問周刊的編輯。如果你做了這些你一定會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里,在何方。那么,你的心便會多條技能和方法,它將帶領你去尋找遠方的你。
我在大學如果懶惰了,我就會想到我以前許下的承諾。這承諾默默地根植在我的心中,它會成為我的動力,當我違背的時候,這個警鐘就會敲響,來告訴我這是錯誤的,應該怎樣怎樣做。大學生的我不管有多少能力和才華,我將不會安于現狀,如果安于現狀它會成為我的絆腳石,影響我輝煌的道路,永遠給自己打99分,這就像背一個永遠裝不滿的筐,因為裝不滿所以不停的采摘,你采摘到的果實越多,那么就收獲越多,希望越大。
美好的風景將會一直伴隨著你,直到永遠永遠……
在這大千世界中,在我們逐漸長大的憧憬中,哪一幕是讓你久久記在腦海中的?
在我的腦海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生活在自由的校園里,沒有老師的督促,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領域學習,可以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漫步……沒錯,這里有最純真的青春———我們憧憬的大學校園,我們憧憬的大學生活。
每當坐在高三的教室里,那種緊張的氣氛無時無刻不在包圍著我。每當手里拿著筆、眼睛看著考題時,無從下手的慌張總會讓我冒出一陣陣冷汗。每當考完試看著那排名時,我都恨不得讓自己鉆進一個無底洞。在那些充實卻又不免乏味的日子里,我沒有一天不憧憬大學的生活,但是我知道這前提必須是度過高三,跨過高考。
終于等到最后那一天,我坐在考場上,看看四周那些和我一樣略顯緊張的面孔,難免有些難以平靜。我清晰地記得曾有位老師說:“你們要用平常心對待它。”也許吧,我還沒有那樣的境界,只知道把所學的一切發揮到極致就好,哪怕最后的結果沒有那么完美,至少也不讓自己留有遺憾,不讓懊悔遺落在這高中3年的學習、生活中。我要為每門學科都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直到查詢錄取結果時,我才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可以更忘乎所以地憧憬我美麗的大學生活。我想每個高考后的考生都和我的想法類似吧。一定會這樣,因為那是一種“重壓”之后的釋放。
每天我都會思索我的大學生活會是怎樣的。真像學哥學姐說的那樣很輕松?很自由?很快樂?我想未必真是如此。沒有老師的督促和解惑,我們遇到不會的問題要怎么辦?我想,在大學里只有一個地方可以幫助我們解答一切,那就是圖書館。曾經去大學的教室里自習,但是從沒進過圖書館,我想那一定是一個安靜而又美好的地方。想象著有一天我在圖書館里尋找屬于我的知識海洋,然后悄悄地搬開椅子坐下來認真看書會是怎樣的情景呢?是不是所有的學習
大學的生活終于開始了!此時的我正懷著欣喜的心情,在師兄師姐的協助下,一步一步地深入這片我夢寐以求的天堂……
我終于讀大學了,這喻示著,我離我的夢想更近了!我至今仍堅定地認為,大學它就是我實現夢想的跳板,是我樹立美好人格的重要階段,是我向往的能夠展現自己的平臺!
在這新的一個平臺里,我必須時刻告誡自己,不讓自己沉醉于享受中!在我看來,大學是一個新的平臺,既然是平臺,我就要在其上面蓋大樓,其中“學識”、“勇敢”、“堅強”“寬容”就是這幢新大樓每一層的名字。
第一層,是學識。它是根基,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根基建得好,才能讓大樓穩固。眾人均知,學知識容易,學完知識難。所以,要想比別人優秀,就必須學得比別人多,學得比別人精。某著名大學的師兄講過:“要想每次都能捕到魚,那就必須要編織一張足夠大的網,盡管每次網到魚的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網眼罷了。”后來這位師兄成了有名的CEO。由此可見,學識真的很重要。所以,我決定在大學里多看書。
第二層,是勇敢。人常言道:“商場如戰場。”上戰場的那些大將軍大多是勇士,不勇敢的人無法奮勇殺敵,自然也無法建立任何戰績了。“奮進”號所載的女教師(芭芭拉·摩根)是十分勇敢的,她眼見過“挑戰者”號的爆炸,自己的隊友克麗斯塔·麥考利夫的死亡,但她依然堅持升空。只要有勇氣,并且認真地去做,那么就沒有做不好的事情。我深知,機會無限,而機遇只垂青有勇氣、有準備的人。所以,在大學期間,我決定拋掉易臉紅、害羞的自己,打造一個大方、活潑、勇敢的自己。
第三層,是堅強。要打造一個全新的自己,不是件易事,挫折、困難在所難免。不過,我不會被打倒,因為我有著拿破侖那般的堅強。
或者生活真的都是自己安排時間呢?寢室到底是幾人間?學校的食堂會像家里的飯菜那樣可口么?老師上課的樣子又會與高中時候有什么不同呢?……我頭腦里滿是對大學生活的向往。可是再回頭想想,曾經在中學時,有無數雙老師的眼睛緊盯著,在家里有爸爸媽媽在殷切注視著,我沒有一分鐘可以閑下來。在大學里,這樣的日子可能永遠不會再出現了,一切都要靠我們自己的獨立、自覺和自制力。到時,我們的命運是攥在自己手里的,而大學里所學的一切又將影響我們的未來。
曾經的我們,就像站在茫茫大海的這一邊,遙望著海的那一邊,充滿好奇心,憧憬對海那邊的向往。可正是對未知的迷茫與向往,才有了去追逐未來的勇氣。


現在的我們將站到海的那一邊,卻又會向往更遼闊的海域,于是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珍惜曾經那樣憧憬的大學生活,在大學課堂好好學習,擴充知識,積累經驗,才有權力去憧憬那些更向往的地方。《拿破侖傳》說道:“每一次的嘲弄都加強了他的革命情緒,他的自信心也隨著對敵人蔑視的增長而增長。”吳宗憲說過:“努力了就會有結果,但不一定是好結果。”經歷過苦難的人會更加渴望成功,更加愿意為成功付出代價,也更加珍惜自己已有的成功。我感覺到自己的堅強,但我覺得還不夠。因此,我想在大學生活的失敗中讓自己變得更堅強。
第四層,是寬容。我深覺自己犯了女孩們經常犯的大忌——小肚雞腸。一個胸懷寬廣的人在任何時候都會是受歡迎的人,而一個心存妒忌、斤斤計較的人則很難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盛極一時的紅頂商人胡雪巖的處世哲學是: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仇人多堵墻。由此可見,寬容之重要。在大學里,多朋友是對自己非常有益的,所以我一定要在大學里學會寬容,多交朋友。
大學,是一個既讓我憧憬,又助我成長的地方。所以我一定會好好地在大學里表現逐步成熟的自己,將來在社會上干一番大事業,令理工為我驕傲!
編輯/趙維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