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永祥 殷 偉 涂雅珍 徐向上
篩選出適宜在川南丘陵區秋播冬收的中熟-極早熟馬鈴薯品種,比較其產量、熟期、抗病性等,為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由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提供。品種有:川芋56、川芋16號、川彩芋1號、米拉、川芋10號、中薯5號、川芋117、黑美人(本地專業戶提供)。
試驗地位于自貢市鼎新鎮鯉魚村8組,處中丘地形丘頂平臺區位置,山頂上坡度平緩,面積廣闊。成土母巖為白堊紀夾關組紫紅色砂巖,由其發育成酸性紫紅色沙壤土,適合馬鈴薯種植。自貢西南部地區本類土壤分布范圍廣泛,秋播馬鈴薯或春播馬鈴薯大多種植在本類土壤上,但以秋播為主。長期以來馬鈴薯多與花生輪作,是川南丘陵區傳統經濟作物之一。
本試驗為大區對比試驗,試驗地塊土壤肥力均勻,各部位差異小,降低了各小區土壤誤差,便于品種比較試驗,可減少重復設置,增大各小區面積,既能基本滿足要求。
設置8個小區,一個品種一個小區,小區長14.5 m,寬2 m,種植3行,順序排列,每個品種種植3行,周圍留1行以上保護行。行距67cm,窩距28cm,每行52株,每小區共156株,小區面積29 m2,折合每畝播種3588株,
1.整地除草 耕地前清除田間土邊雜草,然后用微耕機翻耕平整土地。
2.播種 9月23日統一播種,種薯已是萌發狀態,選芽壯(豌豆或綠豆大小)、40 g以上(約乒乓球大小)的薯塊切薯,小薯整薯播種。播種時在地邊用高錳酸鉀對水成1%~2‰的溶液浸泡切好的薯塊1分鐘以上(邊切邊浸泡消毒),撈出瀝干水后播種,深度10cm以上,適當深播,盡量做到深度一致。
3.施肥和防病
(1)施肥 開溝后采用集中溝施肥料,在溝內漫撒,相對集中又適當分散,利于根系寬范圍吸收養分。肥料為控失型顆粒復混肥,硫酸鉀型,N+P2O5+K2O≥40%,比例為17-6-17,養分控失劑含量≥5%;鋅、鎂、硼含量≥6%,其中Mg SO4占絕大部分,鋅、硼微量。復合肥一次性底肥施入,以后不再追肥。
(2)預防晚疫病 出苗后10月18日、10月30日、11月25日共進行3次施藥,預防晚疫病。藥品為“百泰”、“凱特”,巴斯夫生產。
4.起壟蓋土 10月23日、11月8日兩次起土蓋窩,保證匍匐莖薯塊有較厚的土層履蓋,也有利于預防雨水沖刷,不使薯塊暴露,不產生綠皮薯。

2013年秋薯生育期內(9月23日至次年1月上旬),總體氣候條件良好,風調雨順,10月、11月、12月馬鈴薯生長重要時段基本上雨水充沛,肥料養分釋放充分,光照較往年充足,因而最終獲得較高產量。其它大面積馬鈴薯種植區2013年豐收,商品薯價格較理想。由于氣候良好和進行了預防性施藥,未發生晚疫病,也未見蟲害發生(氣溫由高到低,漸入冬季,蟲害不易爆發)。
1.試驗結果 各品種出苗較整齊,10月8日全部出齊,平均高度達10cm,10月4日70%以上冒出土面,為出苗日期。11月26日時,中薯5號莖葉明顯枯黃,因為該品種是極早熟品種,生育期60天左右,其它品種仍翠綠正常。川芋117病毒病嚴重,七成以上分枝莖葉全身感病毒病。從癥狀觀察,可能是卷葉病毒病或皺縮病毒病。2014年1月3日全部挖薯收獲,此時,川渝56、黑美人、川彩芋1號、米拉的莖葉大部分未枯黃死亡,其它品種主要的莖葉都已衰亡。可見,在川南氣候條件下,種植品種的熟期由極早熟到中熟均可,若合理布局不同熟期的品種,收挖時間由種植大戶根據市場行情靈活掌握,可由12月初直到1月份不斷上市,拉長上市時間,能獲得更好效益。
2.各品種綜合評價
(1)川渝56 生育期(由出苗到收獲)90天左右,屬中熟品種。生長勢較強,株型直立,無病害發生,產量較高,商品薯率高(不用大中薯率表示,稍小的薯塊也能銷售,僅小薯不能賣),芽眼較深,商品薯外觀較好。
(2)川彩芋1號 中熟品種,芽眼周圍及薯塊表面的部分位置紫紅色,這是其主要特征。生長勢中等偏強,莖直立,無病害發生,薯塊較大型并且整齊度高,外觀好看,僅芽眼稍深,商品薯率高,是高產優良品種。
(3)川芋16號 中早熟品種,生長勢中等,莖直立,較少病害,薯塊大小很不整齊,商品薯率低,芽眼較深,產量最低,種植價值低。
(4)米拉 中熟,株型松散半直立,較少病害,薯塊大小很不整齊,芽眼深,商品薯率較低,產量低,是一個老品種,現在比它好的品種較多,應予淘汰。
(5)川芋10號 中早熟品種,生長勢較強,莖直立,較少病害,薯塊表面有位置不定的少部分紅斑著色,這也是該品種的主要特征。薯塊大小較整齊,但總體是中等大小薯塊,大薯少,芽眼較深,外觀尚可,產量較高。
(6)中薯5號 極早熟品種,出苗后60天左右莖葉即顯著開始枯黃。生長勢中等,莖直立,無病害,薯塊大小中等,較整齊,芽眼淺少,外觀好看,產量中等偏低,但作為生育期很短的極早熟品種,也算不錯,可作為秋播品種最先上市者來安排種植。
(7)川芋117 中早熟,生長勢較強,莖直立。嚴重感染病毒病,如果是生長期間外部傳染,鑒于其它品種都未感染病毒病,可見該品種極易感病毒病,或者是種薯自身帶毒在生長期間爆發。雖較早時段就已顯著發病,但最終產量仍很高,排名第一,證明川芋117屬高產品種,該品種薯塊大小不整齊,芽眼深,使商品薯率降低。鑒于該品種易感病毒病,雖產量高,但示范推廣仍要慎重。
(8)黑美人 是典型紫色馬鈴薯品種,薯皮薯肉完全深紫色。生長勢中等,株型略偏小而直立,少病害發生,薯塊總體較小,大薯塊不多,薯形長橢圓,表皮較光滑,芽眼淺而少,產量中等。生育期應當較長,本次是作秋播,莖葉大部分未衰亡即收獲,作為特色薯來生產,應當有其特殊市場需求。
綜合觀察,“川芋”系列品種有一明顯特征,即芽眼都較深。種植大戶和其它農戶認為芽眼淺而少、外觀光滑的品種在市場上最受歡迎,望在這方面適當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