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孫洪偉 黃書滿
發現神秘機器人王國
本刊記者:孫洪偉 黃書滿
2014年10月22日,記者來到位于沈陽渾南區的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有幸走進神秘機器人王國,領略了這家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致力于數字化智能制造裝備的高科技上市企業的風采。
貼心送餐員:萱萱
“我叫萱萱,很高興為您服務,希望您在這里消費愉快!”萱萱是一個機器人,這是它在餐廳里服務的開場白。
目前,這款機器人已在北京一餐廳投入使用。在智能系統的操作下,萱萱具有自動送餐、空盤回收、菜品介紹、自動充電等功能。當系統起動以后,萱萱就會舉起托盤,按照程序命令完成一系列工作。在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拿出一個手控平板,說:“所有指令都儲存在這里,萱萱會按照指令完成一系列的動作,差錯率幾乎為零。”經過調試,記者看到萱萱的表情就有四五種,樣子極為可愛。萱萱進入工作狀態時,自己能識別出當前所在位置,并自主完成遙控器下達的任務,還能自行充電,縮短了人工干預的時間。
大力碼垛手:阿巧
“你們別看我樣子長得有點笨,干起活來可快了,只要主人一下命令,我馬上就變成了大力神,瞬間完成碼垛任務。”阿巧不僅力氣大,行走速度也很快,每分鐘可達400米。在倉儲車間,如何將沉重的貨物碼起來,有效地利用空間,一直是機器人工程師們研究的重點。而碼垛機器人的產生,大大節約了人力資源,并有效完成倉儲工作。碼垛機器人采用夾抱式貨叉,存取速度快,夾持寬度可調,極大地提高了倉儲的靈活性。同樣一批貨物,如果利用碼垛機器人就能大大地節約空間和時間,為企業發展贏得機會。
勇敢巡檢員:松松
在條件惡劣的環境下,如何完成巡檢工作呢?新松研制的巡檢機器人就派上了用場。在變電站、地下隧道等場所,人工作業十分危險,但又必須進行巡檢,于是“以機代人”就成了發展的趨勢之一。在第一代巡檢機器人的基礎上,新松又研發出第二代產品。相比之下,后者的外觀設計更完美,驅動方式更靈巧,應用的穩定性更高。“大家好,我叫松松,是一名巡檢員。我常年在隧道里工作,雖然見不到陽光,卻能享受黑暗中的靜美。我主要負責安檢,查找工程中存在的隱患,哪里出了問題,我一眼就能看出來,并向主人報告。主人很信任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問題,減少了事故的發生率。”在未來,巡檢機器人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陽光迎賓員:陽陽
“您好,歡迎光臨本酒店!請問您需要哪些幫助?我可以向您提供線路導航、套房介紹、價格提示等方面的服務。”每當步入豪華賓館或酒店時,一進大門就會看到迎賓員的熱情服務,使人如感春風拂面,一片溫暖。多年來,新松一直著眼于智能服務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而迎賓展示機器人也應運而生,并投入使用。這款機器人首次采用塑料工藝外殼,優化設計多關節手臂,不僅美化了外觀,還增強了機器人的作業能力。而且,還可以通過觸摸屏為客人播放音樂、視頻,拍攝照片,還能和客人進行語音交流。說不定哪一天,你步入賓館就能看到陽陽,和它來一次零距離接觸。到時候,別忘了和它合張影喲,它可是個很受歡迎的迎賓員。
神秘制造者:工程師
相比之下,研發機器人的工程師就更為神秘了。鄒風山,一個36歲的中年男子,是研發機器人的高級工程師,也是新松的技術骨干。“在這里想干好,得有創意和想法。”采訪中,鄒風山道出了新松對工程師的要求。
據了解,這里的碩士畢業生占員工總數的50%左右,每年通過校園招聘,沈陽工業大學、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等高校的自動化、機算計專業研究生會進入新松,成為初級的工程師。4個月之后,新松人事部門會根據這些工程師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基礎上,是否有獨特的創意而為他們定崗定薪。通常情況下,工程師的薪酬在6000元到8000元之間,這將意味著這些年輕的碩士生正式成為中國機器人家族的一員。當然,在這里工作的還有本科生和藍領工人,藍領工人的起點也比較高,一般是沈陽職業技術學院的大專生,但所學專業均與自動化相關。
神奇大長腿:冬冬
“雖然從外表看不到我的大腿,可走起路來速度超快,一眨眼就移到另一個工作空間了。因此,有人給我叫‘大長腿’,其實我并不喜歡這個名字,還是叫我AGV好了。”AGV是自動導引車的英文縮寫,屬于移動機器人系列,目前已在國內市場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重型機器制造和組裝、大型飛機組裝線、船舶生產和核燃料儲存等行業,更需要重載自動導引車的界入。為了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新松研發出40噸重載AGV產品,其可在狹小空間內,平穩轉運重載物件,完成大型物件的精密對接裝配,以及高精尖機器設備的檢修等。在新松車間,記者看到工人正在為AGV組裝電路,完成最后一道工序。一位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說:“AGV被應用到鐵路機車的制造維修、模具輸送、物流倉儲系統等領域,是未來工業自動化行業的重要基礎設備。”
機器人種類繁多,上面只介紹了一部分,你對哪一類感興呢?為此,記者做了一次抽樣調查,發現很多中學生比較喜歡服務機器人,并想和它做朋友。
劉菲菲(初一學生):我希望自己能擁有一臺娛樂機器人,它不僅可以供我觀賞,還能提供一些娛樂項目,會使我的生活變得絢麗多姿。比如:廠家可以結合童話人物、科幻主角等來設計機器人的外形,使它會說話、會行走、會跳舞、會唱歌,并有一定的感知能力,甚至可以和我打撲克、下象棋。這樣一來,即使沒有朋友光臨,我也不會感到寂寞。如果它具有講故事的功能就更好了,最好能自編自講,超越現實生活的。聽我這么一說,你期待嗎?呵呵……
陸宇航(初二學生):如今,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人社會,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的比重越來越大,而當子女的又無暇顧及他們,這時,是否可以用機器人來取代呢?有人說,機器人是沒有感情的,可總比沒有人陪著聊天好吧。其實,老人陪護機器人是未來社會需求的一個方向。所以,我建議相關企業側重這方面的研發,優先占領市場,發展空間無限。說不定若干年后,我還會用上呢。目前,日本已經研發了一款陪護機器人,它不僅能自行判斷,繞開障礙物,還可以扶老人起床,完成送飯、喂飯等工作。老人在起床之前,只需說一聲“扶我起床”,它便伸出雙手把老人扶起來,并幫老人坐到輪椅上。這樣的機器人很實用喲!
李子健(初三學生):在未來社會,我希望能研制出一款監考機器人,因為考試就一種機械化的模式,老師沒有必要寸步不離學生。與其時刻盯著學生,還不如好好研究教法,為提高學習成績另辟蹊徑。如今,機器人是一種高科技,能通過指紋識別、金屬探測、智能門禁等系統,核實考生身份,監督考生入場,并進行全過程的監控。如果研制出監考機器人,其將極大地減輕老師們的工作量,還能極大地消除作弊行為,提高考試的公正性。
吳美楠(高一學生):我曾在電視上看過烹飪機器人,它出現在上海世博會的展館里,外形像冰箱,頭戴廚師帽,樣子十分可愛。于是,我就想將來自己能否也有這樣一位朋友呢?它個子不用太高,模樣不用太帥,會說幾句中文就行。但是,它要為我烹飪好吃的食物,成為我的私人廚師。早上,我將定量好的主料、配料和作料準備好,然后放在它的“肚子”里,再加入適當的水,插上電源,它就能會為我做出可口的飯菜了。這樣多好呀,自己不用下廚了。這樣具有烹飪功能的機器人不僅我需要,很多獨居老人也需要,所以很有市場的。
周丹丹(高二學生):現在,很多家庭都雇鐘點工,來打掃室內衛生,人工成本很高。如果家里“引進”一臺電器機器人,效果會如何呢?首先,這款機器人要有吸塵功能,并安裝超聲波監視器來避免撞壞家具,也要增設紅外線眼避免失足跌下樓梯。除此之外,它還要具備燒水功能、吹風功能、制冷功能等,可以取代燒水器、電風扇、冰箱等,為家庭提供更多的方便。如果這款機器人還能提供照明功能,那在停電的時候便可發揮作用了。
鄭美琪(高三學生):人總要衰老的,而記憶也會隨著時光流逝而變得越來越少,如何真切地記錄昨天的故事,記憶儲存機器人將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這款機器人可采用人機對話的方式,將人的語言錄入程序系統,并對其進行識別和分類。若想了解自己在過去某個節點上做了什么,可輸入類別與時間,就能進行準確查找。
如今,機器人產業正走在研發與應用的最前沿,為制造業、加工業、服務業等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作為該領域的領頭羊,新松正以高端的技術和飽滿的熱情,迎接未來的挑戰。采訪中,新松總裁曲道奎說:“機器人是由機器向人進化的一種高端機器,它具有人的某些特征和功能,甚至能完成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機器人技術是顛覆世界的12項技術之一,已經在機械加工、服務、養老、助殘、國防安全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如何使本土機器人企業快速成長起來,曲道奎建議:一定要找準定位,不能面面俱到,而要精益求精;二是轉變企業發展模式,不能閉門造車,要學會整合資源。雖然我們有自身的優勢,但也要看到國際先進水平,洋為中用,中西合璧,才能使企業可持續發展。
走進機器人王國,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也是一個大科技園。工業機器人、潔凈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它們的出現加快了生產節奏,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使世界變得豐富多彩。與此同時,企業發展也為科技人才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新松不僅合理配置人員,還提供豐厚的待遇,立足于人才的培養。作為一家民族企業,今天的新松已不是往日的科研院所,而像一個機器人巨無霸一樣,傲然屹立于璀璨的沈陽,以“點”輻射全國,以“面”影響世界!
隨著機器完成到人的進化,中國傳統職業中,只有靈活使用手的行業和大腦高級創意的行業不會被機器人替代。這是10月24日,記者在新松公司采訪中獲悉的。
“未來機器人將顛覆人類的生活模式”,采訪中,新松公司總裁曲道奎概括了機器人在未來社會帶給人類的重大影響。這就意味著,將來絕大多數的行業都將被機器人占領。目前,新松公司已研制一款送餐機器人,餐廳服務生已被替代。其實,在此之前,已有許多崗位悄悄地被機器人占領,只是我們沒有敏銳地發現而已。在深圳、廣州等地,一些企業“以機代人”,既節約了人力成本,又提高了生產效率。在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記者見到了代替人類的胳膊托舉和腿搬運的機器人正在大量生產,一些干更精細的打磨工作的機器正在進行性能測試,測試性能穩定后即刻發給訂戶,代替人類工作。車間里,此起彼伏地響著《變形金剛》等電影里“滋、滋……”的機器人變形的熟悉聲音。機器人正在一步步占據著人類的工作崗位。
新松公司高級工程師鄒風山介紹說,他們生產的機器人,已涉及到了人類的多個行業,剛剛記者看的車間里正在生產的機器人,就代替人類胳膊的托舉和腿搬運重物等工作的,是較初級。未來,機器人將代替絕大多數人的“簡單而有規律”的工作,包括刺繡這樣古老工藝。但是,涉及手的靈活運用和大腦的高級創意的行業,機器人近期將無所替代,至少在20年左右無法實現這樣的技術革命。
科技主導著時代,也引領社會不斷向前發展,而以此為內容的文章或話題也備受中高考命題者關注,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在試卷中。以現代文閱讀為例,2014年中考題出現的《3D打印機的革命性》《黑匣子在,希望就在》《“玉兔”自述》等,便屬于這一類。
其中,山東聊城卷的現代文閱讀就涉及到機器人,文章的標題是《昆蟲般大小的機器人》。如今,這種昆蟲般大小的機器人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主人公,而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與大型機器人相比,這種微型機器人的造價更便宜,所能從事的工作也給人類生存帶來很大影響。比如:這種微型機器人能沿著患者的血管,進入變窄了的冠狀動脈去排除血管壁上沉淀的膽固醇,從而解除病人的危險。不過,將其在現實生活中廣泛應用還需要克服一系列技術上的障礙,比如:機器人所用的齒輪、杠桿、曲柄、彈簧等,都要縮小到比頭發絲還要細才行。但是,這種微型機器人若能批量生產,將在科研和生產中起到無法估量的作用,比如清潔高層建筑外部的玻璃等。
機器人有力大無比的,也有細小如針的,真是太神奇了!
不僅如此,由機器人引出的科技話題也出現在2014年遼寧高考試卷上,占60分。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原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夜晚,祖孫二人倚窗遠眺。
“瞧,萬家燈火,大街通明,霓虹閃耀,真美!”男孩說,“要是沒有電,沒有現代科技,沒有高樓林立,上哪兒看去?
老人頷首,又沉思搖頭:“可惜滿天繁星沒有了。滄海桑田,轉眼之間啊!當年那些祖先,山洞邊點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漢燦爛,他們欣賞的也許才是美景。
對于這則材料,你有何感受、聯想和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這道遼寧高考作文題角度靈活,含義豐富,頗有特色。男孩贊美了現代科技帶給當代生活的豐富色彩,而爺爺的話讓人看到了現代科技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如霧霾天氣。一方面是科技進步,另一方面是懷念一塵不染的空氣、月華和星光……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前者是科技美、創造美、都市美,是科技進步帶來的繁榮與先進;后者是自然美、原始美、山野美,是原生態帶來的舒心與暢快。若是兩者能夠兼得,那該有多好啊?具體地說,考生既可以贊美現代文明的進步與輝煌,也可表達懷古之情,還可以從“發展與保護”的角度入手,寫科技文明之中的珍惜與保護。
總之,科技就在我們身邊,大到機器人小到手機,處處都隱藏著技術。
好了,我們的神秘機器人王國就參觀完了,同學們是不是對數理化更感興趣了呢?

1000T液壓機自動搬運系統

打磨機器人

一汽鑄造有限公司成都鋁鑄造項目

工作人員講解送餐機器人

移動機器人

年輕工人正在組裝機器人

廣東富華2500T底板熱模鍛生產線

第二批水果筐機器人搬運系統

重載移動機器人

雙臂大氣機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