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苗
摘 要:鍋爐是廣泛使用的特種設備,鍋爐用水水質的好壞,對其安全運行及能源消耗有很大的影響。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的實踐經驗,對目前鍋爐使用中水垢的危害進行了探析,并就其預防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鍋爐;水垢;危害;防治
作為特殊的設備,鍋爐的安全運行受水質較大的影響,且關乎能源消耗問題。若用水與規定要求不符,則水垢將在鍋爐受熱處生成,是燃料的大大浪費與運行安全的嚴重隱患。當前,紹興有6000余臺鍋爐,由于結生水垢,燃料浪費驚人。不僅如此,根據資料我國鍋爐因水質不良,水垢嚴重引起的事故超過事故總數的20%,并造成幾億元的經濟損失。
1 水垢的產生與性質
形成水垢的物理化學過程非常的復雜,分為內因與外因。首先,因為水中存在鎂離子、鈣離子與另外的重金屬離子,這些離子是水垢產生的內在動力或稱根本原因。其次,爐水因為過度飽和而將固態物質析出沉淀,同時在受熱金屬面將其粘貼,這為水垢產生的外在原因。詳見以下具體介紹:
1.1 濃縮蒸發:因為爐內存在受熱面不均衡原因,各面蒸發強度也就存在不同,這使得爐內局部的爐水具有較高的濃縮程度。為此,鎂離子、鈣離子與其他陰離子結合,這樣,其溶度積大于相應沉淀物,沉淀物被析出。
1.2 高溫沉淀:通常情況,溫度的升高會提高物質的溶解度,此類物質的溫度系數為正。但也存在升高溫度,物質溶解度卻降低的情況,此類物質溫度系數為負。
1.3 高溫分解:比如,加熱鎂與鈣的碳酸鹽,則會出現熱分解反應,出現沉淀物析出,因水中溶解碳酸鎂,水解過后,生成的氫氧化鎂沉淀的溶解度將更小。
1.4 表面結晶:爐水中某些難容物質的離子濃度非常大,常常大于其溶度積,為過飽和的溶液狀態,并未出現沉淀。但是,若鍋爐內壁金屬表面或爐水存在一些誘因,比如,金屬表面條件的不同、物理化學作用的發生、形成結晶核心等,沉淀物則會大量的析出。
爐水在加熱過程中逐漸蒸發,沉淀物則不斷濃縮,在濃度一定時,那么析出物則演變為固定沉淀析出,在水冷管、爐筒的內壁等加熱面附著,時間一長,逐漸出現“膜”狀,不利于熱量傳輸,水垢也就是該層“膜”。構成水垢的化學成分相當的復雜,并非單一化合物,而多種化學成分的組合。比如,以水垢化學成分劃分,有含油水垢、碳酸鹽水垢、混合水垢、硫酸鹽水垢、泥垢、氧化鐵水垢等。
2 鍋爐運行受水垢的影響
水垢具有非常差的導熱性,結生在鍋爐內部鋼材上,阻礙了熱量的傳導,浪費著能源。在常見水垢類型中,硅酸鹽型水垢是最為堅硬水垢,其導熱性非常的差,在鍋爐上最強受熱面的蒸發部位是其附著的常見處,其危害性較大。通常,水垢對鍋爐的危害有幾點:
2.1 鍋爐熱效率的降低與燃料的大量浪費。熱效率與鍋爐里水垢的厚度有關,結生水垢厚,則熱效率差,也就造成更多燃料浪費。根據實驗數據顯示,若存在1.5mm的結生水垢,則會造成6%的能源增加消耗;若達5mm,則造成15%的能源增加消耗;若達8mm,則造成34%的能源增加消耗。當前,我國鍋爐數量超過40萬臺,即使少數鍋爐或多或少結生水垢,那么燃料的浪費難以估算。
2.2 導致金屬積熱,降低強度,存在安全隱患。碳素鋼是鍋爐底的鋼材料,通常燃燒使用中,金屬壁溫應不超過450℃。當鍋爐運行正常時,其金屬壁溫通常不超過280℃。若鍋爐底無結生垢,那么水將會快速接收到金屬的熱傳遞,二者溫差大概在30℃。但是,若受熱面存在水垢結生,則情況大有不同。比如,若鍋爐受熱面存在1.25Mpa的工作壓力,且混合水垢為1mm,那么爐水溫度與金屬壁溫度差可達200℃,但此溫度尚在允許的金屬壁溫內。但若為3mm水垢時,金屬壁溫度快速達到580℃,金屬壁溫允許值早已被超越。所以,鋼材抗拉強度會快速降低,由3.92Mpa降低為0.98Mpa,同時因內壓作用,鍋爐元件出現變形、鼓皰、泄露,嚴重的會發生爆炸。
2.3 擾亂水循環。強迫與自然水循環為鍋爐水循環的兩種方式。但不管何種水循環形式的存在,都在嚴格設計計算后生產的,流通截面積有足夠的保證。但是,水垢結生于爐管內壁,那么水垢則占據了水的應用容量,流通截面積被縮減,流動阻力被增加,對正常水循環造成一定程度破壞,無形中增加了向火面金屬壁的溫度。若管路被水垢堵死,水循環則終止,爐內因無冷交換,金屬壁出現溫度聚集,時間一長,管路因過燒發生爆炸。管壁內均勻布置著水冷壁管,對輻射熱進行吸收。水果如果結生在離聯箱400mm上下的高溫火面區,那么泄露、彎曲、鼓皰、爆炸事故將發生。
2.4 檢修量增加,資金大量浪費。當鍋爐結垢,是必須馬上清除的,否則將會危害到鍋爐的運行安全。通常以化學劑清理水垢,比如堿、酸等。結生水垢厚度越大,藥劑用量則越多,資金也就相應的增加。所以,不管是購買材料維修或是化學除垢,財力、物力、人力都是不少的花費。
2.5 縮短鍋爐的使用期限。在正常條件下使用鍋爐,可以連續使用20左右。但為何使用單位并沒有創造鍋爐使用奇跡呢?其中影響因素自然非常的多。但最重要的要數水垢的影響了。當鍋爐因水垢出現了鼓皰,在挖補修復之后,要在降壓條件下使用,保證運行安全。但是,某些單位對蒸汽壓力有非常高的要求,修補使用不現實,必須購買新的鍋爐。酸洗過于頻繁或者酸洗方法錯誤也會縮短鍋爐的使用期限。此外,因鹵素因子的存在,鍋爐加熱后,會腐蝕鐵,降低金屬內壁剛度,同時抑制延伸到金屬壁深處,出現完全的金屬壁腐蝕。
3 預防、處理水垢
3.1 處理結生后的水垢并不是保障鍋爐安全運行的有效方式,而應該做好預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處理鍋外水,各種鍋爐皆可使用這種辦法。當前,石灰加純堿軟化法在處理鍋外水時效果非常可靠,也就是適量的將純堿與生石灰加入到已經澄清的水里實現軟化目的。另外,也有離子交換軟化法,原理是鈉離子交換器中交換樹脂有軟化作用。交換樹脂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可將鎂離子、鈣離子都游離離子吸附,實現鍋爐水有合格的硬度標準。離子交換水處理法可因預處理水的特性做選擇,由此實現各種水質均可在爐中無垢加熱要求。
3.2 處理鍋內水。該法即將化學藥品加入鍋爐中,鎂鹽、鈣鹽與鍋爐中結生垢發生化學反應,得到疏松沉渣,隨后以排污法排走爐內沉渣,實現爐內結垢的減少或防止。小型低壓火管鍋爐更加適用于爐內加藥法。在加藥時,要將藥品配置為溶液后再倒入鍋內。蒸汽鍋爐適用連續加藥法,因為這可確保藥液在爐內的均勻。凡是在國內進行加藥處理的,要做好爐內污水排放,保證泥垢、泥渣等快速排出,確保處理效果性。
3.3 其他新型的水處理方法。反滲透技術: 因為水中的雜質一般都比水分子大,因此選擇一張正確的半透膜與適當的壓力(半透膜上有眾多的孔,這些孔的大小與水分子的大小相當)便能將雜質和水相分離。
超聲波防垢法:任何物質都有自己固有的頻率,水垢反無機鹽類,各類換熱器設備都是金屬材料,水垢和鋼材振動頻率不同,超聲波振蕩器釋放的振蕩信號對于附著在鋼材壁上的水垢產生共振,即擊碎剝離,由表及里,循環進行,從而達到除垢效果。同時根據水分子運動特,控制正負離子與酸根結合,防止水垢產生。
綜上所述,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為保證鍋爐安全正常運行,排出結垢現象,則要做好水垢的預防處理,以減少能源的浪費,資金的過大投入與延長鍋爐使用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