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虹 王巧瑛
摘 要: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作為一種更加趨于市場化的計價模式,與以往廣泛使用的定額計價模式有著許多的不同,其中較為明顯的區別之一,就是所謂的“明標”招標,即投標控制價(攔標價)是公開的,在招標過程中,對所有的投標人均不保密,投標報價如果高于投標控制價,即為廢標。而定額計價模式下的標底是保密的,投標人套用定額報價,報的高還是低自己是不清楚的,在評標過程中,各投標人的報價得分差別較大,招標人和投標人在招標過程中所處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權利和義務也不是均擔的。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招標人和投標人的權利與義務趨于平等,改變了以往投標人處于絕對弱勢的地位,也使招標人能夠更加合理的分擔項目建設的風險。從市場經濟的角度分析,理論上,清單計價更加符合市場要求。
關鍵詞:清單計價模式;工程招投標;攔標價
工程計價的模式分為定額計價模式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傳統的定額計價模式計價過程繁瑣,企業按這種計價模式就得被迫吃大鍋飯因為它只能反映“社會平均水平”;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計價過程相對簡單,企業按按這種計價模式可以依據自身管理水平高低進行差異化報價,它能很好的反映市場經濟下的“社會平均先進水平”。 為了實現“公平競爭,由市場來形成價格卻又使項目風險可控”的目的,廣大房地產開發企業提出了在定額計價模式向清單計價模式平穩過渡的階段,實施定額計價的模式下在招投標工作中實施借鑒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中的“攔標價”,使兩種計價模式在實際運作中相結合共同發揮其優勢。
所謂“攔標價”,就是工程招標過程中的最高限價,是招標人期望的價格,也是工程投標報價時設置的“高壓線”。攔標價可以有效防止“哄抬”投標價現象的發生,使得串標和圍標失去了實質上的意義,最大限度的保護了建設單位的利益和管理水平較高的施工單位的利益,有效的節約了項目投資額度。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自實施以來就以其“量價分離、公平競爭”的優勢成為工程計價模式的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傳統的定額計價模式計價過程繁瑣,企業按這種計價模式就得被迫吃大鍋飯因為它只能反映“社會平均水平”;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計價過程相對簡單,企業按按這種計價模式可以依據自身管理水平高低進行差異化報價,它能很好的反映市場經濟下的“社會平均先進水平”。在清單計價模式下的招標過程中,建設單位多數不具備自行招標的專業力量,大量委托招標代理機構進行代理,投標控制價也由招標代理機構確定。建設單位由于自身原因,往往無法對投標控制價進行有效的復核,不能在招標階段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化解投資失控的風險。鑒于建設市場運作尚不規范,如果投標人和招標代理機構相互串通,招標代理在計算投標控制價時,刻意提高控制價,根據清單計價特點,中標價會隨著控制價提高而提高,工程造價虛高將是必然。基于以上分析,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建設項目招標,需要更多地關注投標控制價,要對它的計算過程、最終結果進行仔細審核,剔除其中不合理、虛高的成分,保證它的客觀、真實性,避免建設資金的損失、浪費。在招標過程中可以引入以下做法:
一是同時委托多家中介機構,獨立計算后匯總校對。建設單位在招標過程中,可以分別委托2-3家中介機構,各自獨立計算投標控制價。在各中介機構完成工作后,由建設單位組織,各中介機構參加,將他們計算的結果進行匯總,對各工程量清單單價進行逐項對比、分析,確定一個相對合理的單價,最終形成一個合理的投標控制總價。
二是審計機關提前介入項目進行跟蹤審計,對投標控制價進行審核。對一些重大政府投資項目進行跟蹤審計時,在招標文件編制過程中,審計提前介入,對招標代理機構確定的投標控制價進行審核。在現有投資審計力量不足的條件下,可以聘請社會中介機構參與審核,財政應給予適當的經費保證。
在定額計價的模式下實施借鑒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中的“攔標價”,就是在定額計價的模式下把傳統意義的標底,在開標前3-5天向投標單位公布,把“暗標”變為“明標”。具體步驟可分為三步:
一是,在開標15~20天,組織有關人員集中對施工圖進行研究,依據地方的消耗量定額、政府發布的信息指導價格和地方規定的取費標準及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計算出價格。
二是,在開標前3~5天,對此計算得出的價格進行公布,該公布價格,就是此工程的“攔標價”。
三是,評標,在定額計價模式下按照公布的“攔標價”和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辦法進行商務標得分計算,商務標得分加上技術標得分,按投標單位得分的順序,列出中標候選單位。
這種定額計價模式下攔標價不僅有意義地控制了造價管理中的風險,更重要的是杜絕了暗箱操縱,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因素對招標工作的干擾。歸納起來,其意義和效果有四點:
一是,定額計價的模式按照統一的定額和取費標準,有利工程風險因素和動態因素的把控,減少工程結算糾紛。
二是由“暗標”變為“明標”,傳統意義上的標底,一般由造價咨詢公司編制,在開標前保密,過程中操作即使不泄密,也很難引起投標單位的猜疑,而實行“攔標價”不存在保密問題。標底編制過程,開標,一切都在公開進行,中標不中標,全在投標單位的實力。因此,招標結果不容易發生糾紛和投訴被人們稱贊為“陽光招標”。
三是,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傳統意義上的標底編制只是1—2個專業人員操縱,對有疑義的圖紙,沒有辦法廣泛地討論,只能憑著經驗操作,而實行“攔標價”以后,預算的編制是一個部門在進行,對有疑問的施工圖招標方,投標方設計單位可以廣泛地進行討論,最終達成共識,這樣使編制出的預算更加符合實際情況。在施工過程不容易發生變動,造價更容易控制。
四是,可以有效地防止投標單位串標,圍標。由于實施了“攔標價”,徹底阻塞了原來招標的串標,圍標的可能性。“攔標價”即“參考價”,使投標單位有序競爭,一般不會出現惡意提高或壓低報價的現象,最終維護雙方的利益。因此“攔標價”競爭是有序的,造價是合理的。
現階段鄭州市很多項目廣泛推行了定額計價模式下的“攔標價”招投標,這種“攔標價” 結合了定額計價的模式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中優點,成為定額計價模式向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過渡的一種新舉措。
參考文獻
[1]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M].中國計劃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