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慕梁
別怕孩子輸在起跑線
■張慕梁

暑假即將來臨,各大培訓機構興趣班、輔導班開始招生。有的家長早早為孩子制定了暑假培訓計劃,并且書法、鋼琴、繪畫、舞蹈……“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很多家長表示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教育不存在“起跑線”一說。
東莞市教育局表示,不主張家長送孩子到輔導機構學習,提倡多開展親子活動,并呼吁廣大家長自覺抵制無證或超范圍經營的培訓機構。
第一個月,9:00~11:00學習書法,15:00~17:00練鋼琴;第二個月,8:30~10:30學習繪畫,14:30~16:30參加少兒舞蹈班,每個周末還要參加英語培訓班……四年級小學生瑩玥的媽媽已經給她安排好了暑假興趣班的課程表。
當問到瑩玥是否愿意學這些課程,瑩玥懵懂地說:“爸爸媽媽要上班,我一個人呆在家里不知道干什么,媽媽就給我報名啦。”瑩玥說,她去年暑假還參加了跆拳道、拉丁舞、做手工等興趣班,“奶奶開玩笑說都快湊齊十八般武藝了。”
瑩玥的媽媽說:“盡管報名費幾乎花掉了一個月工資,但考慮到孩子的全方位發展,還是愿意做這項投資的。”
在暑假還沒有到來之前,已經有家長開始為孩子的暑期班咨詢相關事宜了,而各個興趣班和補習班也在為暑假做準備。
據“1+1”教育培訓機構的負責人表示,他們的暑期班招收初中和小學各個年級的學習輔導。每門課兩小時150元。小學的輔導班,一個班20人,初中的一個班15個人。
康爾德健美健身會所興趣班的工作人員在街頭發送傳單,他們專門推出了少兒跆拳道班、民族舞等適合中小學生的興趣班。
各種興趣班和補習班,不僅種類多,價格差異很大,從1000多元到6000元不等。
日前,東莞某媒體調查稱,東莞七成家長給孩子報了培訓班。“36.2%的家長每月投入200元以內,投入200~500元的有20.7%,千元以上的家長也占到22.4%。”
該調查結果引發網友討論。有網友表示,給孩子報興趣班或者輔導班純屬無奈。網友“紫色海洋”說:我們是雙職工,家中沒人帶小孩,只能考慮報一個興趣班。
東莞陽光網針對培訓班做了調查。52.94%的網友認為報興趣班用處不大,主要讓孩子多學點,總比游手好閑好;26.47%的網友表示,興趣班報多了會影響孩子的成長;8.82%的網友認為,反正小孩的同學都報了班也就給孩子報一個;5.88%的網友認為孩子那么小,學過的東西都忘記了;2.94%的網友認為,有用,不能讓孩子在起跑線上輸給別人。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健康的教育,是完善每個個體的教育,不存在起跑線一說。
“一個學生如果有數學興趣、特長,可以多學數學、學深一些,而如果他沒有數學特長,而喜歡體育,則不應逼著他學習高難度數學,而應該讓其獲得自由發展的空間。”熊丙奇認為,目前存在的問題是,不少家長都以自己的想法要求子女參加興趣班,結果是扭曲子女的身心。
人及興趣類培訓機構274家,中小學生課外輔導機構117家,幼兒早期教育輔導機構31家。
“目前全市除教育局發證的教育培訓機構外,還有人力資源部門發證的勞動技能類培訓機構,工商部門發證的業務咨詢類培訓機構,也還存在一些無牌無證的培訓機構。”東莞市教育局職成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局不主張家長送孩子到輔導機構學習,提倡多開展親子活動。”
對于有接受課外輔導需求的學生,該負責人建議家長認真核對培訓機構的資質。正規教育培訓機構應有東莞市教育局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東莞市民間組織管理局頒發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東莞市技術監督局頒發的《組織機構代碼證》,三證齊全的中小學生課外輔導機構方為正規機構。

我國第一部關于家長教育的學術專著
《家長教育學》出版
2006年,由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社區與家庭教育研究所申報的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科研規劃重點課題——“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家長教育體系的研究”獲批立項,由一些專家學者分別主持各題目的研究,有許多學術工作者和上百所學校的教師參與了實踐。此課題研究歷時5年,獲得了豐碩的成果。這部《家長教育學》就是這一系列研究的總結。
本書特點:
理論實踐結合
在理論上,本書對家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定義、內涵與外延,對家庭教育管理體制和家庭教育立法問題進行了比較周密的論述;在實踐層面,既有對我國家長學校的情況調查,也有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具體指導,達到了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一。
中外研究結合
本著“洋為中用”的原則,本書不僅對國內大陸和港澳臺地區開展家長教育的情況進行了說明,還對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新加坡、前蘇聯等國家的家校合作情況作了比較詳細的介紹。許多研究者既引用了國內專家的學術觀點,也借鑒了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可謂廣征博引,資料豐富”。
歷史現實結合
本著“古為今用”的原則,本書不僅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家長教育的經驗進行了總結,還就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等歷史問題進行了探討,并闡述了新時期“三結合”教育的關系特點和“中國特色家庭教育管理體制的構建思路”,明確了家長教育的發展歷程和努力方向。
一般特殊結合
就一般性而言,本書給學前兒童和中小學學生家長列出了72個指導專題和內容要點,對實施0-18歲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就特殊性來說,本書對獨生子女家庭、離異(單親)家庭、重組家庭、隔代教育家庭、弱勢群體家庭、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特殊兒童家庭、犯罪未成年人家庭和流動家庭等不同類型家庭的家長提供了具體幫助,便于家長各取所需。
《家長教育學》為家庭教育奠基。孩子的問題源于家長,家長的問題源于童年,童年的問題源于家庭。本書以新的視角將人們過去在家庭教育中偏重親子教育(治標)的視野轉移到重視家長教育(治本)方面,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和突破。從這個意義上講,《家長教育學》是家庭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主編:趙剛
開本:16開
定價:50元
出版:教育科學出版社
訂購聯系方式
地址:長春市人民大街5268號家教指南雜志社
郵編:130024
聯系人:張秀燕
電話:0431-8509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