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孩子的人生榜樣

在各種對父親角色的詮釋中,“父親是孩子的人生榜樣”最值得推崇。傾聽了智慧爸爸們的育兒心得后,我們邀請數位專家,多角度、全方位解讀——在物質發達、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我們該如何做父親?父親的榜樣力量,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出場專家:楊慜,BTV生活頻道特邀專家、百誠釋心 (北京)心理咨詢中心特約心理咨詢師。

我接過一個10歲小朋友的個案。他有嚴重的驚恐癥,經常在夜晚入睡時被噩夢驚醒,有一點兒光亮或聲響都會讓他受驚嚇,從床上跳起來跑到黑暗角落里抱著雙膝捂著頭躲避起來。治療過程中,我發現孩子的父親幾乎很少在家,身為企業家疲于事業。我要求父親必須在治療期間伴隨孩子,特別是晚上。大約三個月后,孩子的驚恐反應明顯減弱了。有一次,我刻意安排父親來到咨詢現場,讓孩子說說為何不再害怕了,孩子說:“夢里醒來發現爸爸在,我覺得他能保護我!”這句話,讓父親淚如雨下。在生活中,大部分的父親都是如此,一心想著如何給孩子們提供更多的物質條件,卻忽略了將自信、勇氣、責任等強有力的精神財富傳遞給孩子。他們也忽略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有何等重要的精神地位,能給孩子們帶來多大的精神支持。所以,當孩子逐漸遠離他的視線,各種問題不斷迸發時,爸爸們會感到很驚訝——我給了他最好的,為何他還會如此?而留給爸爸們的只有茫然和惆悵。
在如今這個競爭強烈的社會,孩子的教育已不僅僅停留在智力教育階段,能讓孩子脫穎而出的是心理智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商教育”。而在孩子的情商教育中,最為重要的角色來自于父親,因為情商中的自信、責任、勇氣、原則等幾大核心元素都來源于父親的言傳身教。
如果你已然是一名父親了,希望你能為此做出一些調整。
首先,即使你的忙碌狀態無法改變,也有機會對孩子內心情感培養進行補救。如果每天只能在他入睡后才回家,你可以在孩子臨睡前,給他打一個電話,能聽到你的聲音,孩子會覺得很踏實。請不要小瞧這些簡單的舉動,這是父親給孩子最為獨特的力量,它叫安全感和責任心,這兩樣東西你無法說給孩子聽,但他卻能從你的行為中感受得到并內化到心里。
其次,你給孩子的承諾的事情,請一定嚴格執行。因為在孩子心里,父親所說的每一件事都是認真的,象征著原則和真理。你的每一次履行承諾都會給孩子增加一份做人的原則和自信,而這是孩子將來面對社會所必須的心理能量。
最后,不要用你的父權的控制欲習慣性地去安排和評判孩子所經歷的一切。當孩子在你的面前流露出他所有的問題和缺陷時,你要相信他能處理和面對這些問題。當你能冷靜地陪他面對困難,給他溫暖而富有智慧的支持時,孩子的內心會種下一顆特殊的種子,那叫勇氣。所以,請奔赴在生活沙場的父親們,稍稍放緩一下自己腳步,想想你們一生都在為誰而奮斗,別讓生活的忙碌迷惑了你們的勇敢的心。
出場專家:里克·約翰遜, 《媽媽如何幫助男孩成長為男人》等多部暢銷書作者,北美地區深受歡迎的演說家, “更好的父親”項目的創始人。
根據我個人經驗,全世界的父親都是一樣的。美國的父親也被視為家庭中的權威。
在美國,一種比較流行的管教孩子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自己承擔行為后果。孩子們的靈活性很強,但需要一些準則和限制。對孩子們有所限制,反而會更激發他們的興趣。它同時讓孩子們意識到在生活中,要獲得成功,必須學習。家長們如果沒有勇氣給孩子們限定規則,其實是害了孩子。如果孩子們想要什么都可以得到,反而不懂得珍惜——他們永遠不會感到滿足和幸福。他們為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付出的努力,恰恰是人生中重要性格培養的基礎,比如:勇氣、正直、自律和忠誠。父親有義務教會孩子們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幫助孩子取得未來的成功。
尤其是男孩,父親們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最重要的榜樣作用。父親通過陪伴以及行動,教會兒子自律的價值以及基本的道德。如果一個父親不教兒子自律的價值,孩子就會深受其害。
如果讓一時的興致(心情、食欲、欲望)控制了你,生活就會失控。散漫的男人會成為他們的食欲、心情,以及欲望的奴隸。真正的自由來自于自律。自律,需要你客觀、冷靜地對待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被一時感覺所控制。

出場專家:李文道,首都師范大學教科院副教授,著作有 《拯救男孩》 《拯救女孩》等。
有一種現象:很多爸爸都會在女兒小時候,全力陪伴她們。但隨著女兒的成長,尤其到青春期,爸爸們卻開始退位,將孩子全然交給媽媽。
青春期是一個人發展親密關系的重要時期,許多在成年期構建親密關系所需的能力和才能,都是在青春期逐漸獲得的。所以,爸爸應該像兒時一樣,陪伴在孩子的身邊。青春期的女孩,尤其需要爸爸的支持。
父親是女兒生命中第一個異性榜樣。女孩對異性的了解,往往是通過父親這個窗口。女孩將來的婚戀,還有家庭性別角色的建立都受到父親的影響。
爸爸首先應該以欣賞的眼光來看待青春期女兒的變化。日常生活中,如果需要給女兒一個擁抱,不用刻意回避,不要讓女兒覺得有疏遠感。
父親可以發揮男性的天性,比如愛運動、對外部世界更感興趣、對孩子更強調獨立性,在這些方面來影響女兒,讓女兒更了解男性。
父女可以一起做運動,一起旅游,看一場比賽,就同一個問題發表看法。在這個過程中,女孩就會了解到男性的思維、男性對待人際關系和事業的特點等,會對異性有積極而正確的看法。
因為男性不太善于表露情感,喜歡通過行為來表達,但未必會被女兒完整解讀出來。所以,鼓勵爸爸們能多說一點。在女兒面前,爸爸需要多表達自己的看法,多表達自己的情感。比如表達對女兒的愛,比如坦誠地跟女兒溝通她喜歡的男孩。充足的愛和足夠的理性,會讓女兒在對待異性關系上更理智。
希望孩子幸福的爸爸們請自己先成為那個幸福的人
出場專家:溫志剛,父親參與促進中心負責人。
爸爸們都知道,自己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所以我們知道,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自己要傳遞給孩子什么樣的知識、能力、道理、價值觀;我們甚至還知道,和妻子的關系也很重要,因為只有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孩子才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但這并不是全部。在家庭中,男人的角色是多重的——對孩子而言你是爸爸,對妻子而言你是丈夫,同時你還是你自己,還是一個社會人。而孩子是透過感覺來學習的,我們就像孩子的一面“鏡子”,他們在觀察你如何扮演這些角色的過程中,學習未來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
當你在爸爸這個角色當中時,孩子除了在享受和爸爸在一起的親密時光之外,男孩還在學習“我要做一個怎樣的爸爸”,而女孩則學習“我希望我的孩子有一個怎樣的爸爸”。
我們都希望孩子未來擁有幸福的家庭生活。那他們從哪里學習到夫妻相處之道?就是從我們的家庭中。爸爸就是丈夫的榜樣,媽媽就是妻子的原型。你和妻子相處的方式,孩子會照單全收。你們把爭吵當做解決問題的方式,或用冷戰來回避問題或懲罰對方,孩子也會照做;同樣的,如果你與妻子之間能夠有效溝通,關注并照顧到彼此的需求,相互關愛和支持,那么孩子必定會從中學習。
除了做爸爸和做丈夫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就是,你是你自己。你能不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的關系?面對困難和挑戰你是迎面解決和接受它,還是回避它?你和什么樣的朋友交往,如何和他們相處?你有沒有愛好?有沒有信仰?你能不能照顧好自己?這些都在向孩子展示,你是如何與自己、他人和環境相處,如何經營著自己的人生的。
我們并不只是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才參與了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帶來影響。當然,我們不可能也不需要成為全能的、完美的爸爸。只是當我們清楚了自身的角色之后,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多一種反省,更加妥帖地養育孩子,也更加善待我們的妻子和我們自己。這是為了孩子,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希望孩子幸福,我們自己先要成為那個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