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徐州活動斷層探測項目主要斷層活動性研究1

2014-05-05 04:49:20李麗梅許漢剛劉建達李金良顧勤平王金艷
震災防御技術 2014年4期
關鍵詞:活動

張 鵬 李麗梅 許漢剛 劉建達 李金良 顧勤平 王金艷 蔣 新

(江蘇省地震局,南京 210014)

徐州活動斷層探測項目主要斷層活動性研究1

張 鵬 李麗梅 許漢剛 劉建達 李金良 顧勤平 王金艷 蔣 新

(江蘇省地震局,南京 210014)

對徐州市主要可能的發震斷層開展了活動性探測及地震危險性評價工作,這對徐州市開展防震減災工作具有重大意義。根據前人資料,分析了威脅徐州市區安全的主要5條隱伏斷層,它們分別為幕集-劉集斷裂、不老河斷裂、廢黃河斷裂、班井斷裂和邵樓斷裂。同時根據徐州市活動斷層探測項目的要求,針對這5條主要斷層開展了淺層地震勘探、鉆孔聯合剖面探測、野外地震地質調查等相關工作,評價了這5條斷層的活動歷史、活動性質、規模、展布和地貌特征,及其最新活動時代。結果表明,廢黃河斷裂最新活動時代為中更新世中期,邵樓斷裂最新活動時代為早更新世,這2條斷層是目標區具備一定程度發震能力和地震危險性最大的斷層。

徐州 活動斷層探測 活動性 廢黃河斷裂 淺層地震勘探 鉆孔聯合剖面

引言

活動斷層與地震的發生關系密切,城市活動斷層探測及其活動性評價是城市建設和防震減災工作中極其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鄧起東等,2007;任俊杰等,2008)。對徐州市主要可能的發震斷層開展活動性探測及地震危險性評價工作,并作為防震減災的依據,對減輕因城市“直下型”破壞性地震或遠場破壞性大地震對徐州市造成的地震災害損失具有重大意義。由江蘇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承擔的“徐州市新城區、開發區活動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項目(以下簡稱徐州活動斷層探測項目)的目標區,以徐州市為中心、同時兼顧了未來城市重點擴建區的規劃要求,其范圍為南北長約37km,東西寬約46km,面積約1700km2的區域。目標區經緯度范圍為:北緯34°05′—34°25′,東經116°55′—117°25′。

目標區及鄰區位于華北板塊東南緣,東鄰郯廬斷裂帶,南與大別造山帶相望。目標區中部的低山丘陵區是著名的徐宿弧形構造的一部分。徐州丘陵山區以西,上新生界(N+Q)的厚度向西漸增,從小于20m增至100m以上。在丘陵山區以東,上新生界向東增厚,在目標區東部的大廟、賈汪一帶厚度為20—40m左右。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陳希祥等,1988),確定第四紀地層劃分的主要標志為:①全新統連云港組(Qh)上部為灰黃色亞砂土或亞粘土;下部為灰黑色淤泥質粘土、粉砂質粘土,大致以深灰色淤泥質粘土層的底為底界。②上更新統(Qp3)以灰色、黃灰色、褐灰色粘土、粉砂質粘土、粉砂為主,含較豐富的鈣質結核及其富集層。③中更新統(Qp2)以灰褐色、黃褐色、紫紅色、雜色粘土為主,富含鐵錳質結核。④下更新統(Qp1)地層和新近系在目標區大部分地區缺失,僅發育于西北角的鄭集、劉集一帶。目標區內沒有破壞性地震記載。

圖1 徐州活動斷層探測項目實際材料簡圖Fig. 1 Index map of field work in carrying out project of “Urban active fault exploration of Xuzhou city”

據前人資料分析1江蘇省地質礦產局,1984.徐州南部區域地質調查報告(1:5萬)(徐州市幅、大廟幅、桃山集幅、房村幅).,對徐州市威脅較大的主要隱伏斷層有5條,它們在地質地貌上或地球物理探測資料上有明顯的顯示。其次從區域地質資料分析,5條主要隱伏斷層均屬橫切或平行徐宿弧形構造而發育的斷裂構造,對徐宿弧形構造的早期形成或后期改造起到了控制作用。按其斷裂走向可分為兩組,即北東向組和北西向組。5條主要斷裂分別為:北西向的廢黃河斷裂、班井斷裂、不老河斷裂和北東向的幕集-劉集斷裂、邵樓斷裂(見圖1)。

筆者對目標區開展了遙感解譯與地球物理場分析、淺層地震勘探、鉆孔聯合剖面探測、野外地震地質調查等相關工作。本文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對5條主要斷層活動性鑒定成果進行了總結和探討。

1 斷層活動性研究方法

根據徐州市的具體地質條件,徐州活動斷層探測項目主要斷層的活動性鑒定工作分為3個部分:目標斷層的地震地質調查;隱伏斷層的淺層人工地震勘探;鉆孔聯合剖面探測工作。

筆者首先在遙感數據、重力和航磁數據搜集的基礎上,得到了目標區主要斷裂的基本構造特征,并在此基礎上于2009—2011年對目標區主要的5條斷層進行了野外調查工作,調查點共計132個(見圖1)。由于目標斷層基本發育在隱伏區內,因此采用淺層地震勘探方法進行斷層的探測。淺層地震勘探使用S-Land全數字化高密度地震儀,配置28Hz縱、橫波兩用檢波器,同時根據具體條件綜合采用橫波反射、縱波反射及折射波方法,點距為2—4m,采樣率0.5ms,記錄長度1024ms,48道記錄,探測精度為1—2m。共完成淺層人工地震勘探測線26條(見圖1),測線全長58709.5m,其中,反射測線長56132.5m,折射測線長2577m。斷點的判定以同相軸不連續或明顯錯斷為標志,共解釋出斷點30個。對控制性人工地震探測得到的目標斷層的斷點開展了鉆孔聯合探測工作,共計鉆探施工6個場地,39個鉆孔,鉆探總進尺為1386.9m,獲得熱釋光(TL)和光釋光(OSL)測年20件。

2 徐州活動斷層探測項目主要斷層活動性鑒定成果

2.1 廢黃河斷裂

廢黃河斷裂全長約75km,西北起自夾河塞,向東南經蘇山頭、徐州市,沿廢黃河經梁堂至睢寧縣王集鎮以北,整體隱伏于地表之下。總體走向北西西,傾向南西。斷裂延伸方向基本與廢黃河發育方向一致。總體走向呈北東向的徐宿弧形構造體,在徐州市區附近被廢黃河斷裂截切,斷裂兩側山體普遍出現斷頭現象,形成地貌上明顯的斷階帶。沿該區域發育的廢黃河,明顯受到了斷裂帶的控制作用。廢黃河斷裂橫切區內所有復式褶皺,在斷裂兩側的梁堂、褚蘭,不同時代地層不連續,斷裂北側地層在梁堂一帶明顯相對向西移動,表現出左行走滑性質1江蘇省地質礦產局,1984. 徐州南部區域地質調查報告(1:5萬)(徐州市幅、大廟幅、桃山集幅、房村幅).。

廢黃河斷裂自徐州市區向東南方向繼續發育,沿斷裂上展布的6、7個小湖泊呈一條串珠狀,這些小湖泊能間接反映斷層的存在。據前人資料(賈曉娟等,1996;徐智敏等,2006),斷裂帶內巖石破碎,溶蝕孔洞發育,廢黃河斷裂帶中某些層段巖溶率達50%以上,高于斷裂帶外1倍以上,表明廢黃河斷裂帶具有破碎和富水性好的特點(馮啟言,1990)。

在野外調查中發現,斷裂兩側山體未見斷層三角面及斷層崖地貌;山體朝向廢黃河斷裂一側坡度都較為平緩。在閻窩、鄧樓、梁塘一帶,廢黃河斷裂北側的山體中均發育密集的北西向節理。沿廢黃河斷裂分布著張集、七里溝等幾個向徐州市供水的大型水源地,這也從另一方面佐證了廢黃河斷裂帶的導水和富水性。在鳳山南麓見到發育在輝綠巖體與灰巖之間的北西向次級斷層,該斷層早期以左行走滑為主,第四紀以來為張性活動,在地貌上表現為負地形。結合斷層泥膠結程度、測年結果和地貌特征等,可判定北西向次級斷層最新活動時代為中更新世中期。

人工地震勘探共對廢黃河斷裂布置了13條反射測線和數個折射測線,共發現12個歸屬于廢黃河斷裂的斷點。以下是對該斷裂淺層地震勘探獲得的典型斷點的簡要說明。

f3-5斷點:位于L3-3測線(圖2a)。由圖2a可見,斷點附近基巖反射波組(P2)在斷點處同相軸不連續,南部(左側)整體雙程走時較小,大致在75—90ms左右;北部(右側)穩定在95ms左右。斷點傾向北,視傾角較陡,約60°左右。總體表現為上盤下降、下盤上升的正斷層,視斷距約3m。判斷該斷點歸屬于廢黃河斷裂的南邊界斷裂。

圖2 廢黃河斷裂地震剖面(局部)Fig. 2 Profile of shallow seismic exploration crossing Feihuanghe fault

f3-7斷點:位于L3-5測線(圖2b),由圖2b可見,基巖反射波組(P2)在斷點處同相軸明顯錯斷,南部(左側)整體雙程走時較大,大致在400ms左右;北部(右側)在330—350ms之間,存在60ms左右的時差。斷點傾向南,視傾角較陡,約65°左右。總體表現為上盤下降、下盤上升的正斷層,視斷距約7m。判斷該斷點歸屬于廢黃河斷裂的北邊界斷裂。

經過對所有斷點的分析對比,同時結合廢黃河斷裂的斷裂特征比較,可判斷廢黃河斷裂由南北2條主干斷裂組成:南支斷裂總體走向約北70°西、傾向北東、視傾角約60°;北支斷裂總體走向約北70°西、傾向南西、視傾角約60°。廢黃河斷裂總體上表現為地塹形式,北邊界斷裂視斷距較大,本次揭示的最大斷距為7m;南邊界視斷距較小,不大于5m,斷裂寬度在1—2km之間,東南較窄,西北接近幕集-劉集斷裂處較寬,呈發散狀。

廢黃河斷裂鉆孔聯合剖面(圖3)分布于淺層人工地震勘探測線的L3-5測線上的f3-7斷點(圖2b),其位于徐州市大廟鎮溝西村,共有5個鉆孔控制廢黃河斷裂。綜合這5個鉆孔的巖性和顏色特征,在分層和主要地層界面確定中主要采用了顏色和巖性標志層法。

圖3 廢黃河斷裂鉆孔聯合剖面綜合解釋圖Fig. 3 Correlation of drilling sections around Feihuanghe fault

在項目研究區場地內,地層厚度較薄,沉積物以洪沖積和沖湖積為主。結合前人的劃分方案(陳希祥等,1988),利用巖性標志層和沉積物顏色特征,筆者將場地年代地層和巖石地層劃分為全新統連云港組(Qh)、上更新統戚咀組(Qp3)、中更新統泊崗組(Qp2),基巖為上侏羅統蒙陰組(J3m)火山碎屑巖和震旦系白云巖。場地XZ4-2孔20.5m深度的粉砂層熱釋光(TL)測年數據為59.44±5.05ka(由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測試),與筆者的劃分方案相吻合。上更新統底界深度為25—25.5m,底界埋深基本一致,沒有斷錯跡象。中部出現一層1—1.5m左右厚的粉砂層標志層;底部出現一層1—1.5m厚的砂姜層(鈣質結核富集層)標志層。這2個標志層對比良好,也沒有斷錯跡象。

在中更新統層段,斷點兩側的巖性具有明顯的斷錯特征。斷點南側2個孔的底部為紫紅色粘土,上部為黃褐色夾紅褐色粘土;斷點北側的3個孔僅發育黃褐色夾紅褐色粘土。在中更新統上部,地層在斷點兩側的落差為2.4m,這表明該斷點已進入了中更新統層位的中部。

斷點南側2個孔的基巖為雜色和紫紅色上侏羅統火山碎屑巖;斷點北側3個孔的基巖為灰色震旦系白云巖。其基巖斷距達7.2m,可判斷該處為廢黃河斷裂通過。結合地震剖面和鉆孔聯合剖面綜合解釋判斷,在該場地內廢黃河斷裂斷錯了中更新統層位(圖3),但中更新統頂面未被斷錯。

綜合以上證據,可判定廢黃河斷裂最新活動時代為第四紀中更新世中期。

2.2 邵樓斷裂

邵樓斷裂處于目標區的中南部,北部自大廟鎮向南延伸,經柳集、棠張鎮,到達永安鎮附近,長約60km。該斷裂是潘塘中新生代斷陷盆地的西緣斷裂,自北向南由55o逐漸轉為10o,呈弧形。斷面傾向東南,傾角大于45o。斷面西側為淮河群及寒武系組成的弧形山體;東側為潘塘斷陷盆地,其內堆積900m厚的白堊系火山碎屑巖。該斷裂是隆起和坳陷同時生成的同沉積斷裂(江蘇省地質礦產局,1984),斷裂兩側航磁異常差異明顯。

邵樓斷裂在晚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早期,作為大型徐宿弧形推覆構造的次級派生構造而生成,在推覆過程結束后,沿早期的推覆擠壓面反向運移,形成晚侏羅—白堊紀的陸相拉伸半地塹盆地——潘塘斷陷盆地。從野外地質考察來看,邵樓斷裂作為盆地邊界的同沉積斷裂,上部為第四系所覆蓋。西側的弧形山體中普遍發育與其平行的老斷裂。

該斷層上盤(東側)以王氏組(K2w)砂巖為主,下盤(西側)為震旦系白云巖。據區域地質資料分析,斷層具有多期活動的特性,早期為壓扭性,后由于受構造應力作用,上盤產生大幅度斜落,故推測斷層為一壓扭性的同生正斷層。

從野外調查結果來看,邵樓斷裂全段為第四系所覆蓋,西側的山體中普遍發育與其平行的老斷裂,邵樓斷裂對斷裂兩側各級地貌面發育無影響。

針對邵樓斷裂布置了6條測線,共發現6個斷點,測線位置見圖1。現將該斷裂淺層地震勘探獲得的典型斷點簡要介紹如下。

f5-1斷點:位于L5-1測線(圖4a)。由圖4a可見,f5-1斷點附近基巖反射波組(左側為P2波組,基巖巖性為灰巖;右側為P1波組,基巖巖性為白堊系砂巖)在斷點處同相軸不連續,兩側雙程走時差異較小。但同相軸的整體形態差別較為明顯,左側呈穩定的逐步下傾狀,右側則較為平坦,在斷點處同相軸形成轉折點,轉折點附近有同相軸能量減弱特征,符合斷裂破碎帶特征。斷點傾向東,視傾角約65°左右,總體表現為上盤下降、下盤上升的正斷層,基巖面視斷距約1m。縱波折射勘探時距曲線反映出斷點兩側基巖折射波速度差異大,左側約4300m/s,右側約2800m/s,表明斷點兩側巖性不同。

f5-2斷點:位于L5-2測線(圖4b)。由圖4b可見,f5-2斷點附近基巖反射波組(左側為P2波組,基巖巖性為灰巖;右側為P1波組,基巖巖性為白堊系砂巖)在斷點處同相軸不連續,斷點附近具有斷裂破碎帶特征。縱波折射勘探時距曲線反映出斷點兩側基巖折射波速度差異大,左側約4200m/s,右側約2600m/s,表明斷點兩側巖性不同。斷點傾向東,視傾角約65°左右,總體表現為上盤下降、下盤上升的正斷層,基巖面視斷距約2m。

淺層地震勘探表明該斷裂總體走向約為北30°東,呈自南向北逐步向東偏轉的弧形展布特點,傾向南東,視傾角約65°,視斷距約1—2m。斷裂最大特征就是斷裂兩側巖性不同,西北側為寒武紀灰巖,東南側為古近紀砂巖。

圖4 邵樓斷裂地震剖面(局部)Fig. 4 Profile of shallow seismic exploration crossing Shaolou fault

邵樓斷裂鉆孔聯合剖面(圖5)分布于淺層人工地震勘探測線L5-2測線上的f5-2斷點(圖4b),該測線位于徐州市銅山經濟開發區東部,畢莊以東。共計實施了6個鉆孔的探測。結合前人的劃分方案(陳希祥等,1988),利用巖性標志層和沉積物顏色特征,筆者將場地地層劃分為:全新統連云港組(Qh)、上更新統戚咀組(Qp3)、中更新統泊崗組(Qp2),之下為震旦系白云巖及上白堊統王氏組(K2w)。

圖5 邵樓斷裂鉆孔聯合剖面綜合解釋圖Fig. 5 Correlation of drilling sections around Shaolou fault

在項目研究區場地內,上更新統底界深度為17.3—18.3m,底界埋深基本一致,沒有斷錯跡象。上部有一層1—1.5m厚的砂姜層(鈣質結核富集層)標志層,對比良好,也沒有斷錯跡象。中更新統底界深度為20—23.8m,斷層西側基巖為震旦系白云巖,東側巖性為王氏組砂礫巖(圖5);基巖落差和巖性差異明顯,但因中更新統較薄,難以判定上斷點是否進入了中更新統地層。各鉆孔的基巖巖芯除XZ6-1、XZ6-2鉆孔較為完整外,在XZ6-3、XZ6-5、XZ6-6和XZ6-4鉆孔中,基巖中夾有大量雜色斷層物質,含有泥質、角礫巖等,且發育透鏡體及片理。這表明XZ6-3、XZ6-5、XZ6-6和XZ6-4鉆孔,均位于邵樓斷裂形成的斷層破碎帶和影響帶之內。鉆探所揭示的物質表明,2個斷點共同組成了邵樓斷裂寬約30余米的斷層帶。巖芯中所見破裂面為泥質所充填(圖6),斷層泥未完全固結。邵樓斷裂錯距為2—2.2m,斷錯的層位為基巖面頂界,中更新統頂面未被斷錯(圖5),表明該斷裂晚更新世后未有活動。由巖芯中斷層物質膠結程度判斷,邵樓斷裂最新活動時代為早更新世。

綜合以上證據,判斷邵樓斷裂最新活動時代為早更新世。

圖6 XZ6-6孔中的巖芯(側面)Fig. 6 The core sample in XZ6-6 borehole(from side view)

2.3 幕集-劉集斷裂

幕集-劉集斷裂延伸于徐州弧形構造西北邊緣,走向約北45°東,總體傾向北西,斷層經歷了多期正斷活動和逆沖活動。該斷裂向南至蕭縣孫圩子鄉一帶,向北至微山湖西南側,總長度約65km。幕集-劉集斷裂在目標區內均為第四系所覆蓋,對地形地貌無控制作用。淺層人工地震勘探結果表明,該斷裂由東、西2條邊界斷裂組成,斷裂寬度自南西向北東方向逐漸變窄,邊界斷裂外側附近發育有次生斷裂。斷裂帶內基巖為二疊紀煤系地層,兩側基巖巖性為古近系砂巖。斷裂帶總體表現為中間抬升,兩側斷陷,呈地壘狀。基巖頂面視斷距較小,表明斷裂形成后已經歷長時間的風化剝蝕,雖然兩側基巖巖性不同,但頂面已經基本夷平至同一高程,表明其第四紀以來無活動跡象,該斷裂對第四系層位無控制作用。針對該斷裂的鉆孔聯合剖面探測結果也表明,該斷裂未斷入上更新統。綜合分析認為,幕集-劉集斷裂活動性較弱,是一條前第四系斷裂。

2.4 不老河斷裂

不老河斷裂在徐州以北,大體沿北西西向的不老河延伸,主斷面傾向南,自西部張谷山,經茅村延伸到上店子,總體走向約285°,總長度約7km,為一條南盤下降的左行張扭性隱伏斷裂。該斷裂在地形地貌上表現明顯,不老河北側的北東向山體向南西延伸到不老河附近突然消失成平原。不老河斷裂雖然切斷山系,但沿不老河北岸未見斷層崖、三角面山等斷層地貌。現今沿不老河的小山山頂圓滑,呈饅頭狀,山坡平緩。在不老河斷裂兩側山體中的各考察點所見斷層走向以北東向、北北東向為主。目前所見兩條同方向斷層均規模很小,且為基巖內老斷層,說明不老河斷裂主體隱伏于不老河中,其規模和對兩側地層的影響范圍都不大。經過控制性人工地震勘探和鉆孔聯合剖面探測,在可能存在的區域內未能發現該斷裂主斷面的直接證據,且該斷裂向東未延伸至目標區東北部的青山泉鎮附近,為小規模的發育于基巖中的前第四紀斷裂。這些現象都說明,不老河斷裂活動性較弱,為一條前第四紀斷裂。

2.5 班井斷裂

班井斷裂位于徐州南銅山縣漢王鄉一帶,西起班井以西,經三堡至褚蘭以北,走向北西,全長約50km,為一條左行張扭性質斷層。班井斷裂在地形地貌上有一定反映,如沿斷裂在地貌上表現為北西向寬谷,北東向的山體在班井斷裂附近突然中斷形成溝谷。班井斷裂作為中生代巖體侵入的通道,控制了北西向巖體的分布(林景仟等,2000),其主斷面被巖體所覆蓋。班井巖體在形成后被風化剝蝕,巖體與灰巖的接觸帶未再遭受明顯的構造運動改造,表明班井斷裂在被巖體覆蓋后未有明顯活動。班井斷裂的淺層人工地震勘探結果和鉆孔聯合剖面探測結果也表明,斷裂兩側灰巖和閃長玢巖頂面經長時間風化剝蝕后已基本夷平至同一高程,基巖面視斷距很小,僅在主斷裂南側的灰巖地層中探測到小規模斷點。綜合判斷,班井斷裂為前第四紀斷裂。

3 討論與結論

徐州活動斷層探測項目目標區的北東-北北東向斷裂構造走向與徐宿弧形構造的弧形褶皺平行,多具壓扭性活動特征,主要發育在背斜、向斜的翼部和向斜的核部。中生代,沿北東向邵樓斷裂東側發育了潘塘斷陷盆地,盆地內沉積了巨厚的青山組(K1q)和王氏組(K2w)地層,沉積厚度自東向西加大,表明邵樓斷裂在形成后又發生了強烈的繼承性活動,控制了潘塘斷陷盆地的發育。幕集-劉集斷裂也控制了古近系地層的發育。

北西-北西西向斷裂力學性質則為張性、張扭性(楊柳,1989),以垂直升降運動為主,兼具左行走滑活動。北西向斷裂為弧形構造的配套構造,與弧形構造同期形成,并在后期活動中左行錯斷了弧形構造。目標區的北西向斷裂基本隱伏于第四系之下,地表形跡出露不好。據煤田物探資料及1:5萬航磁資料推斷,廢黃河斷裂及班井斷裂切割了潘塘斷陷盆地,表明北西向斷裂具多期活動性質。

目標區古近紀以來以上升運動為主,局部出現差異性斷塊沉降。晚新生代以來總體以不均衡的升降運動為主,包括繼承性斷陷沉積作用和不均衡的抬升作用。在新構造運動下,廢黃河斷裂繼續活動,斷裂帶內堆積洼地相對緩慢下降,而兩側低山丘陵繼續抬升,沿廢黃河斷裂形成了地塹式的構造格局。

結合野外地質調查、淺層人工地震探測和鉆孔聯合剖面探測的成果,筆者對徐州地區主要5條斷層的性質、規模和最新活動時代給出了如表1所示的總體判斷。其中,廢黃河斷裂最新活動時代為中更新世中期,邵樓斷裂最新活動時代為早更新世,這兩條斷裂是目標區內具備一定程度發震能力和地震危險性最大的兩條斷層。徐州地區為弱地震活動區,主要斷層均為隱伏斷層,斷層活動性弱,地表無出露,地貌顯示差。在這類地區開展斷層活動性鑒定工作是較大的挑戰。筆者采用遙感、物探、地質調查多種手段相結合,尤其在物探工作中用橫波反射方法和折射波方法聯合探測,使斷層的定位最終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并在鉆孔聯合剖面探測工作中得到了驗證。不足之處是,該地區第四系地層以粘土為主,采集適宜的年齡樣品較為困難;且物探反映的斷層兩側基巖面斷距小,第四系薄,對斷層最新活動時代的判定造成了很大困難,其結果尚不能達到較高的定量化的精度。斷層活動性鑒定結果顯示,該地區活動性最強的斷裂是北西向的廢黃河斷裂,最新活動時代為中更新世中期,這與徐州地區所處的地震構造背景是吻合的。該結果可為徐州市進一步開展防震減災工作提供重要依據。

表1 目標區主要斷裂特征表Table 1 List of parameters of faults in the target zone

致謝 野外工作中得到了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汪一鵬研究員、向宏發研究員,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田勤儉研究員,江蘇省地質礦產局第五大隊房尚明老師等許多專家的指導幫助,在此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陳希祥,韓志剛,張道政等,1988.江蘇省徐淮地區第四紀地質.北京:海洋出版社.

鄧起東,盧造勛,楊主恩,2007.城市活動斷層探測和斷層活動性評價問題.地震地質,29(2):189—200.

馮啟言,1990.徐州弧形構造與地下水.中國礦業大學學報,19(2):87—91.

賈曉娟,韓寶平,1996.北西向斷裂對徐州市巖溶水的控制作用.徐煤科技,4:25—26.

江蘇省地質礦產局,1984.江蘇省及上海市區域地質志.北京:地質出版社.

林景仟,譚東娟,厲建華,2000.華北陸塊南緣帶早侏羅世徐州班井侵入雜巖體.長春科技大學學報,30(3):209—214.

任俊杰,張世民,冉洪流,2008.活斷層定量資料在大震年發生率評定中的應用.震災防御技術,3(3):282—291.

徐智敏,孫亞軍,劉沂軒,2006.徐州廢黃河斷裂帶對區內巖溶地面塌陷控制作用研究.能源技術與管理,(3):54—55.

楊柳,1989.徐州地區北西西向斷裂及其富水性初探.江蘇地質,1:25—28.

Identification of Fault Activity in“Urban Active Fault Exploration and Seismic Risk Assessment in Xuzhou City”

Zhang Peng,Li Limei,Xu Hangang,Liu Jianda,Li Jinliang,Gu Qinping,Wang Jinyan and Jiang Xin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0014,China)

Identification of fault activity and assessment of seismic risk to the main seismogenic faults of Xuzhou c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 Xuzhou.The previous studies suggested that there exist five buried faults which have greater threat to Xuzhou:Muji-Liuji fault;Bulaohe fault;Feihuanghe fault;Banjing fault and Shaolou fault.In carrying out the project of “Urban active fault exploration and seismic risk assessment in Xuzhou city”,we conducted field geological survey,shallow artificial seismic exploration and drilling joint profiling work,and analyzed the active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the distribution,the topography features and the latest active times of these five faults.Our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 that Feihuanghe and Shaolou are two faults which have higher degree of seismogenic capability and greater seismic risk in the target zone with the latest active time of Q1and Q2respectively.

Xuzhou;Active fault exploration;Fault activity;Feihuanghe fault;Shallow seismic exploration;Composite drilling section

張鵬,李麗梅,許漢剛,劉建達,李金良,顧勤平,王金艷,蔣新,2014.徐州活動斷層探測項目主要斷層活動性研究.震災防御技術,9(4):801—812.

10.11899/zzfy20140407

徐州市政府項目“徐州市新城區、開發區活斷層探測與地震危險性評價”資助

2013-12-14

張鵬,男,生于1981年。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構造地質學專業博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構造地質與地震地質。E-mail:zhpnju@163.com

猜你喜歡
活動
大型活動
“六小”活動
少先隊活動(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動隨手拍”
演出活動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牛年到,節日活動可以這么“牛”
少先隊活動(2021年1期)2021-03-29 05:26:36
“拍手歌”活動
快樂語文(2020年30期)2021-01-14 01:05:38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海峽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活動掠影
活動掠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亚洲欧美h| 经典三级久久|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制服丝袜亚洲| 中文字幕在线看|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亚洲av综合网| 九一九色国产| 午夜不卡视频| 97se亚洲| 国产麻豆另类AV|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无码人妻热线精品视频|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欧美一级爱操视频| 啦啦啦网站在线观看a毛片| 国产色伊人| 欧美劲爆第一页|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午夜国产理论|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天天色天天综合| 成人久久18免费网站|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日本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激情在线网|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啪|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狠狠干| 天天色综网|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semm亚洲国产|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国产男人天堂|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开放后亚洲|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亚洲中文制服丝袜欧美精品|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国产正在播放|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欧美日韩专区|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天天摸夜夜操| 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69av在线| 99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aⅴ影院| 伊人大杳蕉中文无码| 色AV色 综合网站|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在线网站| a网站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视香蕉蕉|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内精品免费| 五月婷婷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