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海軍“薩默斯特”號兩棲船塢運輸艦正式服役 美國海軍最新一艘兩棲船塢運輸艦“薩默斯特”號已于3月1日在費城正式服役。該艦舷號為LPD25,于2008年夏季開工建造,是美國海軍“圣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的第9艘,其飛行甲板能搭載CH-46運輸直升機和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井型甲板還能下水/回收登陸艇和兩棲戰車。該艦服役以后將駐扎在圣地亞哥。 (志)
法國海軍“阿基坦”號護衛艦已具備反潛戰初始作戰能力 法國海軍近日宣布,其第一艘FREMM護衛艦“阿基坦”號已經具備進行反潛作戰的初始作戰能力,該艦即將正式服役。具備這種初始能力之后,“阿基坦”號護衛艦便可以在法國大西洋海岸執行預警任務,并且還能對海洋戰略部隊使用的核導彈潛艇提供支援,FREMM護衛艦也將成為歐洲最有效的反潛平臺。該艦裝備了由泰利斯公司研發生產的CAPTAS 4型可變深度聲吶和船首聲吶、19枚MU90型魚雷以及NH90 NFH反潛直升機。法國海軍已經開始對NH90直升機與MU90型魚雷的集成進行測試。NH90直升機也將裝備泰利斯公司的FLASH吊放聲吶。 (志)
阿爾及利亞將再次購買2艘“基洛”級潛艇 《簡氏防務周刊》2014年2月26日報道,阿爾及利亞計劃從俄羅斯訂購2艘“基洛”636型級柴電潛艇。 據報道,兩國將于2014年上半年簽訂協議。這2艘潛艇將由位于圣彼得堡的海軍部造船廠建造,并于2018年交付。據俄羅斯相關消息稱,該合同總價值將超過12億美元。2006年,阿爾及利亞已經從俄羅斯購買了2艘同型潛艇,并已于2010年交付。阿爾及利亞海軍還擁有2艘“基洛”級877EKM型柴電潛艇,最近剛在俄羅斯完成升級改裝。這4艘“基洛”級潛艇均駐扎在阿爾及利亞西北部。 (志)
美國“福特”號航母即將開始為期26個月的測試 美國海軍正在積極推進“福特”級航空母艦的系統測試和技術植入測試,這一即將開始的大規模測試將持續26個月。由于“福特”級航母的成本不斷上漲,而技術可靠性也未達到預期。美國國會議員、分析人士和政府問責署(GAO)、作戰測試與評估總監(DOT&E)等政府監督機構都對新一代航母項目提出了質疑,但美海軍官員對“福特”級航母平臺及它采用的許多新技術仍充滿信心。
面對成本增長的批評,美海軍官員強調,該航母是“福特”級航母的首艦,因此,128億美元的總成本中包含33億的一次性和非經常性投入。在建造“福特”號航母的過程中,有許多控制成本的方法和經驗,這些都將應用到下一艘“福特”級航母“肯尼迪”號的建造過程中。美國海軍航母項目執行官、海軍少將湯姆·莫爾表示,首艘航母的測試計劃耗時較長、所需勞動力更密集,因為涉及到許多新系統和新技術的測試,例如新型雙波段雷達、核反應堆、攔阻裝置、電氣系統、自動化系統和電磁彈射系統。在航母服役前,這些新系統和技術都需要經過測試才能安裝到航母上。新系統安裝到航母上之后還需要進行適配性測試,檢查各個系統是否協調。 (志)
美海軍將進一步測試瀕海戰斗艦并研究替代方案 美國國防部長黑格爾在2月24日召開的2015財年預算預覽中指出,瀕海戰斗艦的采購數量將削減至32艘,并要求海軍研究可行的替代方案,包括全新設計的艦艇、繼續建造現有艦艇或者在瀕海戰斗艦現有設計基礎上進行升級。黑格爾指出,非常擔心海軍會用瀕海戰斗艦來實現未來艦艇數量的長期目標,因此國防部不會授予32艘以后的新建造合同。瀕海戰斗艦能完成一部分的作戰任務,例如掃雷和在某些環境中執行反潛作戰。但美國國防部還需就近海戰斗艦是否能夠應對(尤其是是亞太地區內的)更強的軍事對手和新興的軍事技術進行全面的測試。如果海軍按照原計劃購買52艘艦艇,那就代表未來海軍300艘艦艇的艦隊有1/6都是瀕海戰斗艦。
鑒于目前的財政狀況,美國國防部應利用現有的造船資源建造能在所有區域執行各類作戰任務的平臺。黑格爾已經要求海軍提交新的替代方案,希望計劃新造的艦艇是具備強大作戰能力的小型水面艦艇,類似于護衛艦的功能。按照要求,海軍將在2014年底向國防部提交該方案,以便于提交下一財年的預算。 (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