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碩
分宜夏布:古老技藝 今放異彩
● 劉 碩
夏布是以苧麻為原料編織而成的麻布。因麻布常用于夏季衣著,涼爽適人,又俗稱夏布、夏物。夏布經過獨特的傳統手工工藝績紗、紡織加工而成,是華夏傳統的服裝面料。夏布未經精制稱為本色布或生布,質地生硬,顏色微黃,只能制作口袋、襯料。
江西是中國苧麻四大主要產區之一,苧麻種植加工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江西古越族先民就已經開始從事苧麻耕種和使用手工織布。江西苧麻布為中國古代服飾的上乘面料,唐、宋時期被選為貢品。明、清時期,江西夏布、棠陰夏布更是名聞中外,并遠銷朝鮮、南洋各埠。20世紀 20~30 年代,由于人造絲制品的興起,夏布業日漸萎縮,后來以苧麻為原料的粗麻布,基本不再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布料。
分宜縣苧麻生產始于唐朝,有著悠久的種麻歷史和底蘊,是江西省重要產麻縣之一,明代著名科學家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有關苧麻,夏布方面的內容,其中大量的數據和插圖,就是在分宜實地調查后完成的。盡管夏布粗糙,但苧麻有天然的優點,苧麻纖維中間有溝狀空腔,管壁多孔隙,因而透氣性比棉纖維高三倍左右,同時苧麻纖維含有叮嚀、嘧啶、嘌呤等元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適宜紡織各類衛生保健用品,被公認為“天然纖維之王”。20世紀80~90年代,正值夏布在國內市場日漸萎縮之時,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夏布因其獨特優勢受到歡迎——當時的分宜縣供銷社就和這些國家做夏布貿易。隨著貿易量的不斷增加,夏布這種古老產業,在國內其他產區全面沒落的時候,得以在分宜縣延續并逐漸形成規模,直至發展成該縣的重點優勢產業。
1997年,分宜縣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夏布之鄉”,是國內唯一命名的夏布之鄉。

2006年起,分宜縣確立大力發展苧麻產業的政策,引進技術,積極推動,制定優惠政策大力扶持苧麻產業的發展,構建基礎,因勢利導,苧麻專業合作社順利成立,為該縣苧麻產業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近年來,分宜縣充分發揮龍頭骨干企業帶動作用,以項目為支撐,以民營經濟為主體,大力拓展苧麻紡織產業鏈,初步呈現出產業集聚效應。2013年,全縣擁有苧麻紡織生產企業50多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近30戶,年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企業5戶,全縣從事苧麻紡織生產與銷售人員約10萬余人。2013年全縣苧麻紡織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億元,占據江西全省麻紡行業半壁江山。
為鼓勵和引導苧麻產業做強做大,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和產業集聚水平,推動江西省苧麻紡織產業加快發展,2011年,江西省工信委召開了“苧麻紡織產業基地”評審會。經評估認定,評審會授予分宜縣“江西省苧麻紡織產業基地”稱號。
2013年,經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實地考察,分宜縣列入全國第十三批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并榮獲“中國苧麻紡織名城”稱號,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縣。
在眾多夏布生產企業中,江西恩達麻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最大的一家,它是以麻紡為主導產業的綜合性大型科技民營紡織企業,是集苧麻種植、微生物脫膠精干麻、紡織布、印染、家紡服裝全產業鏈的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也是中國唯一的最大的應用生物技術進行苧麻脫膠的麻紡織產品企業。該公司擁有完整的麻紡產業鏈和價值鏈。具有苧麻微生物脫膠、長麻紡、開松、純麻紡紗織布、麻棉混紡高支紗、時尚面料、手工夏布、夏布床上用品、家居用的紡織、印染、整理、縫制成品、夏布工藝繡品的一體化生產能力及強大的設計研發能力。自2008年起,該公司連續七年躋身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競爭力500強、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出口100強和中國麻紡行業競爭力10強企業。在全國麻紡織行業苧麻夏布生產、銷售、產品研發、出口創匯中連續七年居全國首位。為2010年中國上海世博會家紡類特許產品生產商和零售商,也是中國馳名商標企業。
分宜夏布形成了從苧麻種植到苧麻家紡產品生產的產業鏈,在生產、銷售、產品開發和創匯方面均居全國苧麻紡織行業第一位,產品遠銷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形成了廣泛、穩定的國內外營銷網絡。天然、時尚的麻藝品牌產品,讓古代的粗衣麻布在當今科技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手工夏布、時尚面料、床上用品、服裝等原材料到成品全程取材原生物脫膠苧麻纖維織造,植物染料印染,無任何化學品、甲醛等有害物質為零。低碳環保、健康生態。產品保健性能與普通織物有著本質區別。更具有優良的透氣性、吸濕性、涼爽性、排濕性及抑菌作用。麻紡織家居用品有利改善人體表皮細胞組織吸取營養和氧氣的活動功能,保持皮膚恒定水份,促進血液循環,活化細胞,有助睡眠,延緩皮膚衰老。
夏布,被賦予了時尚、高檔的內涵,成為分宜一張響亮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