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歷史建筑的色彩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深刻反映了歷史文化背景。城市化的迅猛發展,使建筑的地域特征逐漸消失,但是,目前對歷史建筑色彩的保護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相關的保護措施也不夠完善,此外,目前國內針對歷史建筑色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體系還不完整。基于此現狀,文章總結以往經驗,探索性研究歷史建筑的色彩特征及保護方法,對歷史建筑的保護與修復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歷史建筑;色彩特征;地域特征;研究方法;保護措施
1 引言
不同形態的地域環境必然產生各式各樣的生活方式與習俗,繼而產生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帶有明顯地域色彩的文化景觀。其中,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建筑在地域文化多樣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建筑的色彩,作為建筑最直觀的外在表現,直接反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是文化多樣性的直接體現。但是,高速的城市化進程逐漸改變了這種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與傳統文化也在急速消逝,統一的鋼筋混凝土建筑后面表現的是文化的蒼白。歷史建筑色彩特征不僅僅是地域文化的外在體現,同時還是不同地區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有力見證,是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需要得到保護和傳承。因此,對歷史建筑色彩的研究和保護很有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2 課題背景
經濟的全球化促進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但是隨之而來的是,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對某些地區的地域文化造成了強烈沖擊,使之逐漸消失其原有的色彩,其中重要的體現就是建筑的色彩的地域差異逐漸模糊。
相比與國內,許多國家很早就認識到歷史建筑的色彩在表現地域文化中所代表的重要意義與價值,并在保護歷史建筑色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對國內相關方面的研究和實踐提供了參考。
在法國,從七十年代起,就成立專門組織對巴黎進行色彩研究設計,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對巴黎形成特有的城市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英國,提出了“城市景觀”,以及“色彩景觀”的研究概念,把建筑色彩作為城市景觀中重要的組成因素進行研究,挖掘其中蘊含的歷史、文化、人文、美學。歐洲的其他國家也在該領域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在美國,《三維空間的色彩設計》的作者科帕茨在其著作中,研究了色彩三維感知的基礎理論以及色彩在三維空間上的具體應用,并首次結合建筑材料探索了色彩研究在歷史建筑保存、恢復及休整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在亞洲,建筑色彩研究最先進的是日本,對該項研究做了專門法規,為其提供了法律依據。目前,在我國城市色彩的研究方面,僅有哈爾濱、武漢、南京等少數大城市從城市色彩定位、主色調確定等方面做了色彩研究,并且將城市色彩以各種導則或法規頒布。
隨著城市色彩研究的逐漸深入,國內外針對城市建筑色彩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發展,但尚無針對歷史建筑色彩作具體論述的著作。
3 歷史建筑色彩的特征與研究
3.1 歷史建筑色彩的地域特征
建筑的地域特征的定義為“在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或社會文化意義的空間范圍內,建筑所表現出來的共同特征”。
建筑色彩是建筑材料、建筑表面處理方式、宗教信仰、名俗、氣候等許多要素的綜合作用的結果,其復雜性決定了建筑色彩的地域特色必然存在,建筑色彩的地域性同時受到地域自然環境和社會人文環境的影響,在長期的傳承下,形成相對穩定的色彩風格和工藝,并深刻反映當地的歷史與文化背景。
3.2 歷史建筑色彩的研究方法
通常,歷史建筑色彩的調查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相關歷史背景信息的收集,包括該歷史建筑的基本概況,以及歷史沿革等;二是建筑色彩相關信息的收集與獲取。
歷史建筑背景信息的調查收集包括地理區位,歷史沿革等。上文已論述了地域的差異將必然造成歷史建筑的多樣化。該方面的調查方法是以查閱歷史資料,記錄拍照的方式為主。
3.3 歷史建筑色彩信息的提取與分析
從建成至今,歷史建筑在自然環境下長久日曬、雨淋、風化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褪色、變色、脫落等現象。對歷史建筑色彩的保護,實際上就是在原有建筑色彩的基礎上進行保護、修復的過程。除了需要對文獻查閱、梳理和總結外,還應該對具體的、需要保護的歷史建筑色彩的現狀實地考察,進行現場調查。
4 歷史建筑色彩的保護原則及方法
4.1 歷史建筑色彩保護的原則
4.1.1 真實性原則
對歷史建筑色彩的保護必須遵循真實性,符合其原型,對其的保護也要盡量使其恢復舊貌。否則,若失去真實性,對歷史建筑色彩的保護也將失去意義。
4.1.2 整體性原則
對歷史建筑色彩的保護不僅僅是對某一個單一建筑進行保護,還包括與之相關的周邊建筑與環境。
4.1.3 可持續性原則
對歷史建筑色彩的保護還要體現時代性,保護不僅是簡單的仿制,而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技術,先進工藝來實現。它要求我們要對色彩原型有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尋求新的合適的方法途徑,創造出能夠聯系與傳承原型的新的色彩方案。
4.2 保護方法
4.2.1 建筑色彩的繼承性保護
對于色彩面貌保存比較完好的具有明顯地域特征的歷史建筑和色彩比較容易保存的建筑,通常采用繼承性保護。具體方法是,剔除固有色中不和諧的部分,保留并提取其建筑色彩的精華部分,建筑色彩的保護方案則要從原始建筑的色彩中提取。
4.2.2 喚醒建筑色彩的集體記憶
在人類社會中,不同群體各自的特征大都在長期的歷史發展演變中逐步形成,這些特征以各種不同的形式保留下來,一代代的傳承,成為一個群體的的“集體記憶”,這些記憶構成了一個群體集體認同的基礎。歷史建筑的色彩,也是構保存集體記憶的一個重要形式。地域色彩的消失,相當于將人們關于集體記憶的一部分抹去。對建筑色彩的保護,必須要重視這種內在的因素,喚醒人們對建筑色彩的集體認同感,這也是對建筑色彩地域性保護的根本目標-文化的傳承。
5 結束語
歷史建筑的色彩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它承載了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歷程。對歷史建筑色彩的研究和保護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的理論和實踐還有待發展。文章對歷史建筑色彩的地域性研究及保護方法的研究,盡管存在一定的缺陷與問題,但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馬卓.建筑色彩的地域性淺析[J].陜西建筑,2008,8:9-11.
[2]宋建明.色彩設計在法國[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34.
[3]焦燕.建筑外觀色彩的表現與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3.
作者簡介:徐沛(1980-),漢族,工程師,主要從事建設工程設計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