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珍
臺灣人愛吃,毫無疑問。因為愛吃,所以有“美食寶島”之譽,不論是自封或他封,橫豎受之無愧;因為愛吃,在經濟低迷的時候,還能自我調侃“窮得只剩下吃”,于是“小確幸”不脛而走,從星級飯店、巷弄私廚到夜市小吃,“口欲”扎扎實實正是臺灣幸福的來源之一。
不過,最近這幸福感狠狠地被掃之不完的劣質油毀了大半。過去,談起黑心食品,臺灣人總還搖頭大嘆“大陸就是品管差。”沒想到一年之內,連續三起重大食安事件,從食用油混銅葉綠素、食用油混餿水油,到食用油混飼料油……全臺傻眼:還有什么油是健康的嗎?
頂新是臺商在大陸發跡崛起的例子之一,早在1998年就并購老字號食業“味全”;“康師傅”從大陸紅回臺灣,2003年在全臺通路販賣時,是成功商人的典范,陳水扁為他站臺;2008年也是馬當局特別招商回臺掛牌上市TDR的指標股之一,2012年馬英九尋求連任,頂新還是馬英九援引為競選政見,印證“兩岸經貿交流的補藥”。
從頂新回臺上市五年以來,不僅僅是食品業,更跨足房地產,魏家自住最昂貴的豪宅帝寶不說,就說他入股臺北最高樓101,就可見一斑。此外,也插手4G電信通訊業,入股中嘉通訊,其產業規模之龐大不言而喻。
油風暴剛起之際,魏家身兼臺灣食品認證的GMP理事長,為了平息社會疑慮,他請辭理事長。當時,檢調偵辦魏家以重金(1500萬臺幣)交保,并另組食品安全促進會,甚至還是“行政院”食安會報成員之一;餿水油風暴再起,一路往回追究,“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因此請辭丟了官位,魏家還是沒事;這一回,飼料油事件頂新再次卷入風暴核心,怎么解釋再無法說服人心,幾乎到了全民皆罵的地步,不只是民間團體,連知名作家張大春都在臉書發起或響應“全面抵制”頂新活動。
全民一怒吼,力道還是驚人,馬當局為此召開“國安會議”,結論是:成立食安辦公室,呼吁全民抵制。馬英九開口,除了民間的拒買行動之外,頂新魏家想插手電信業的500億銀行聯貸案立刻生變;而101董事長職務明年到期,看來續任無望;甚至和頂新合作的大專院校,除了私校還在觀望外,臺大、政大的獎學金和產學合作計劃全部叫停;老字號味全食品連沒問題的牛奶都滯銷。
眼看著風暴愈演愈烈,頂新請出潤泰集團董事長尹衍梁出面,并捐出30億臺幣作為食品安全基金,宣布全面退出臺灣油品市場……然而,就在記者會之后的隔天,魏應充隨即聲押獲準。尹衍梁知道靠自己捐出“唐獎”的聲望依舊不夠擺平風暴,還請出“中研院長”翁啟惠“協助”,同樣未能禁絕罵聲,至于臺灣油品市場,不需頂新宣示,他已然無法繼續立足了。
民情激憤,連濟世救人在臺灣聲望頗高的慈濟,為頂新說兩句話也被罵到臭頭;平常頗有同情心的臺灣人,似乎不再愿意搭理老字號味全再倒一次后數萬員工生計該怎么辦的問題。
跡象上看,頂新退出臺灣油品市場還算最小的,眼看著,退出101經營勢所必然,退出電信通訊行業在所難免,甚至頂新味全食品業本行,都得想頂讓給肯接手的人。誰能扭轉乾坤?頂新在臺的賺錢和信用額度即將告罄。以同業而言,不論是統一或以臺灣為主力市場的義美都有自己的實驗室,不待當局查驗,自己把關就比當局更嚴格,頂新油風暴一起,義美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在臺大規模展店,這就是嚴酷的競爭。
那么風暴還有可解套的辦法嗎?對魏家而言,只要大陸根基不倒,從臺灣各行業市場能全身而退,還算是好的。但魏家連兩架私人飛機飛到大陸都硬生生被逼著飛返臺灣,可想見這回當局是鐵了心要辦到底。
更值得研究和追究的是,過去臺灣油品主要從美澳進口,為什么從2008年后幾乎一面倒地轉向越南?而越南正是所有問題油的來源;除了油之外,甚至不時發生越南茶混充臺灣茶的事件,越南戰時污染迄今未清,不從源頭控管,不知到什么時候又會暴發。就這點而言,或許該特別提高警覺的還不只是臺灣,還有大陸。
過去一年,兩次修改食品衛生管理法,加重刑罰,都沒能遏止接連三起食安風暴,食管法勢必還得第三修,能不能遏阻尚難定論,所謂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干,若為富不仁、為商不誠,人生賺錢的額度很快就會用罄,頂新處境若能為食品業警戒,未嘗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