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潔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傳家寶,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一以貫之地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把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
堅持相信和依靠群眾。人民是決定我們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只有堅定地相信和依靠群眾,黨的事業才會興旺發達。現階段,黨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要破解發展難題,實現改革攻堅,順利爬坡過坎,就必須緊密地依靠人民群眾,從人民群眾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離開了人民群眾,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不可能取得成功,作為黨員干部,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要放下架子,自覺地拜群眾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要善于激發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尊重群眾的創造性,及時總結和推廣群眾創造的經驗;要常懷敬畏之心,尊重群眾的需求、認識、參與和創造,時刻接受群眾的監督;要充分尊重群眾所表達的意愿、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特別要珍惜人民給予的權力,用好人民給予的權力,自覺讓人民監督權力,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使我們黨的根基永遠堅如磐石。
堅持一切為了群眾。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人民群眾有許多新要求新期待。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僅是一種工作流程,而且是我們黨依法執政、民主執政和科學執政的保證。在今天的改革攻堅階段,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層出不窮,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最重要的是要堅持深入群眾,帶著深厚的感情關心群眾,特別要關心困難群眾的疾苦,及時把握群眾思想和生活實際,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從根本上說,黨的宗旨就是解決立黨為誰、執政為誰的問題。只有解決了“為了誰”的問題,才能夠正確解決“怎樣為”的問題。就黨員領導干部而言,對人民的利益負責,最關鍵的是要擺正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視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個人利益服從和服務于人民群眾的利益。
堅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毛澤東同志說:“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我們要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真正落實到每個黨員行動上,下最大氣力解決黨內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人民群眾不滿意的問題,使我們黨永遠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標志。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面對人民對過上更好生活的期待,我們不能有絲毫自滿和懈怠,必須再接再厲,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我們的事業崇高而神圣,我們的責任重大而光榮。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就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離開改革開放,也沒有中國的明天。因此,我們要勇于攻堅克難,敢于迎難而上,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廣闊的前景。通過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解決影響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問題,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思考題:
1、 堅持相信和依靠群眾的重要性?
2、 如何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
(本欄編輯/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