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居霞
記者第一次看到楊春燕,是在“信仰的力量”演講比賽上,比賽由滿洲里市委組織部和滿洲里邊防檢查站共同舉辦。第一個上場的就是楊春艷。她一身警服,落落大方,軍帽上、國徽下是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紅撲撲的臉上洋溢著熱情與真誠:“爭當口岸發展尖兵,努力讓跨越時空的邊防外交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這是滿洲里邊檢人的鏗鏘誓言!”銀鈴般悅耳的聲音,征服了評委和聽眾,熱烈的掌聲中評委們打出了高分,后邊十幾位演講者的分數始終沒有超過她。
看著國門邊檢驗證臺前的楊春燕,天使般的微笑掛在臉上,她用俄語、英語與不同國籍的旅客打著招呼,眼和手準確、麻利地檢驗著證件的真偽,天使與威嚴、熱情與縝密那么完美和諧地體現在她的身上。為把好祖國的第一道大門,楊春燕十幾年如一日,練就了這身熱情服務、“火眼金睛”的硬功夫。
今年32歲的楊春燕于2000年9月入伍,現任內蒙古總隊滿洲里邊防檢查站機場業務科副科長,上尉副營警銜。她給記者講起十幾年的心路歷程。那是她剛上驗證臺時,一名俄籍旅客問她一個通關問題,英語過硬的楊春燕沒能答上俄語問題。旁邊的一名中國旅客小聲說:“這么簡單的俄語也不會說怎么當檢查員!”楊春燕的臉一下子紅了。從此,她下定決心攻克俄語。她抓緊一切時間刻苦自學,上俄語補習班強化口語,主動與外籍旅客交談,把聽不懂、不會說的詞句記在本上,下班后再去請教。8年來,她整整記了19本學習筆記,還學了朝鮮語,終于突破了語言障礙。
而查驗證件真偽則更是一個綜合性硬功夫。經常在滿洲里出入境的客流來自80多個國家持260多種護照、400多類簽證,需要掌握各種證件的防偽標識以及各個國家的人文地理等綜合知識。為了掌握更多國家的各種知識,她的學習可謂“如饑似渴”,就是生了孩子抱著寶寶的時候也要啃書本。她逐漸探索出“一摸二看三詢問”的識別辦法,幾年來共檢查出入境旅客20多個國家36萬余人次,查獲各類手續不符、違法違規人員400余人次,保持了執勤“零差錯”、“零事故”、“零違紀”,旅客滿意度100%。
2010年10月12日,她發現8名操南方口音的旅客神態不自然,仔細查看,幾名旅客來自同一地區,簽證號碼相連,卻不承認彼此認識。經過她巧妙詢問,這伙人的心理防線終于被攻破,交代了企圖花費十多萬元以俄羅斯為跳板偷渡到德國、西班牙的事實。
對正常出入境的旅客,她像“春風天使”,發自內心的笑是那么真誠、燦爛,她把中國籍旅客當作親人,把外國籍旅客當作遠來的賓客,“從點滴做起、為旅客著想”,每當有旅客物品遺留在檢查臺上,她總是溫柔地提醒;每當有傷殘旅客過境,她總是第一個跑上去幫扶;每當有旅客面露焦急,她總是第一個上前詢問。尤其對出國打工、在國外受了委屈、心有怨氣的同胞,她以真誠的微笑和暖心的問候,讓回歸者感受到祖國的關懷和溫暖。2011年4月23日,首次出境務工的張愛麗,發現護照沒了,邊哭邊翻看行李。楊春燕上前安慰她“別著急,大家幫你找。”經過她和戰友們4個多小時查找,終于為張愛麗找到護照。張愛麗激動地握著楊春燕的手不停地說:“謝謝,謝謝了……”
楊春燕擔任副科長后,感到肩上多了份責任,她率先垂范,把自己多年的經驗和資料與同事交流共享,細心幫助每個科員,把春節、休假的機會讓給年輕科員。小李2011年入警后,面對邊防檢查陌生而復雜的工作一籌莫展,想調離崗位。楊春燕找她談心,幫她制定學習推進表,每天和她共同學習、共出現場,經過半年傳幫帶,小李已能獨當一面。
楊春燕的愛人也在邊檢站工作,他倆在事業上比翼雙飛。為支持小兩口工作,老父親只身到滿洲里為她帶孩子。孩子有一次發高燒40度,老父親又急又無助,只好叫了120,當他們下班趕到醫院看到孩子燒紅的臉蛋和老父親驚恐癱軟的樣子,心里別提有多難受。
楊春燕在站里的歷次業務考核都是第一,2012年在全區邊檢業務網絡考試競賽中再次奪冠。她先后榮獲公安部、自治區頒發的多個獎項,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她如同國門下一顆閃亮的紅星,用微笑與忠誠守衛著祖國的北大門、展示著中國軍人的風采。
(本欄編輯/霞光)